Skip to content

關店數千家,中國餐館在美國開不下去了?!(組圖)

在美國,中餐一直都是除了西洋快餐之外,最受歡迎的美食之一。

75ca7ffcd3cfecfee1a03eee83a09019

TBBT中的中餐外賣

對於紐約,舊金山,洛杉磯這樣的大城市來說,中餐更是霸榜Yelp(相當於外國的大眾點評)的神奇存在。

cb5d424df0361ecc935c2b0cc7506e5b

黑衣人中出現的中餐廳

沒啥吃的就叫個中餐外賣,已經成了很多美國人的習慣,也成為無數華人在海外安身立命的根基。

6ea7ef1ac6687c8e839ddec39978cf9e

愛情與靈藥中的中餐外賣

然而,在過去的5年裏,越來越多美國的中餐廳停止了營業。是火鍋不爽了,還是蓋飯不香了?

都不是,海外“中餐”的衰落,在華人眼裏卻是一件挺好的事…

1a49980168c2eedf6cf5e06be707720d

9f20b8ace5a542456b9571c8bb3a6f91

美國中餐廳的“沒落”

在Yelp的年度數據統計中,美國最大的20個都市圈內,中餐廳的份額一直在下滑。

5年前,這些城市有7.3%的餐廳是華人開的,短短幾年就掉到了6.5%。這些城市5年裏新開了15000家餐廳,但中餐卻減少了1200家。

7f990c438e4692339f6cb474af14d1b2

圖源:yelp

甚至在美國最古老的華人聚居地——舊金山,中國餐館的份額也從10%縮減至8.8%。同時,印度,韓國和越南餐館的比例,正在全國範圍內呈上升或穩定趨勢。

真的是因為中餐不夠好吃,不能滿足外國人的口味了嗎?當然不是。

f73f26d414b7d8689e290d520d972ca3

軟件上統計,人們對中餐的興趣絲毫沒有下降,對中餐廳的評分也一直與往日持平。但仍然有越來越多的店家選擇永久歇業。

無論是選擇營業還是選擇停業,華人終於有了選擇的機會。

66e4f1adfedc168de7a1d10121a213bb

bc7d022cee8ed92a17f75d46785788fd

海外華人之本——中餐廳

幾十年前,當一個中國人想要去海外謀生,他/她的第一個選擇往往就是中餐廳。在美國,中餐廳的數量超過了麥當勞,漢堡王等等最熱的快餐,隻要有華人的地方就一定有中餐廳。

b73a4183b4d5c9c4cd2a185b48efd6cb

在美劇《初來乍到》中,90年代末的華人家庭為了供一家三個孩子上更好的學校,一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

一家五口從唐人街搬出,來到全是白人的社區生活。在影片中,他們首先想到的謀生手段,就是開一家餐廳。(雖然不是中餐,但反映了華人移民對餐飲業的執著)

4d0cfdb29536260fa7fe1e47da0a3aa4

無論是在餐廳端盤子洗碗,做廚師,還是用攢下來的積蓄開一家屬於自己的餐廳,餐飲業就是絕大部分第一代華人移民的立足之本。

0b8c61db6bee94ddd59b6870afa2f510

美國人口調查報告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數據,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在第一代和第二代人的擇業方向上有著天差地別。而第一代華人從事最多的行業就是餐飲業。

5bd20bef340551c59f04235872e6cba4

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

2015 through 2019

1882年,美國排華法案阻止了華裔移民的進入,直到1943年才被取消,隨著1965年其他種族的配額也被取消,華人移民才開始慢慢壯大。

因此,70年代也是中餐在美國最輝煌的時代。陌生的國度,華人們第一次大規模地向當地的居民展示了中餐,驚豔了食客的味蕾。

35114c7ff9adb79bcc8e07b4c5145391

在市場被發掘後,為了能夠迅速安身立命,許多新來的華人移民都投身餐飲業。他們很多並不想做廚師,但烹飪是他們唯一謀生的方式。

門檻低,機會多,隻要吃苦耐勞,至少一定不會被餓死。而華人最不缺的特質就是吃苦耐勞。

d0c3c7af0d41d579a155e58f6203d7cf

不光可以做一手地道的家鄉菜,甚至不斷洞悉美國人的口味,發明了一些美國特色的中餐。最著名的就是中國並沒有的左宗棠雞和幸運餅幹。

f56d3547cff8a8a4b6d22870f74d77b2

左宗棠雞

憑借著這些,很多人從學徒當上了廚師,最後再靠攢的錢,盤下自己的店成為餐館老板。這就是第一代移民最典型的人生軌跡。

在亨德遜河穀經營著中餐廳的薛先生今年76歲,就是中餐浪潮中的第一代移民。他在這家麵積並不大的餐廳裏掌勺了45年。

0a47c654bf0ccf52811af58d3694a8b3

1974年他離開家鄉出來打拚,輾轉在很多地方打工後來到了美國,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選擇就是去餐館打工。

那時餐館還是屬於其他老板的,他也是個新手,在廚房其他廚師的教導下學習做湘菜和粵菜。

2d9cb1f717f4538aa1368a5b9c484bdd

薛先生45年的工作生涯中,每周開業七天,每天工作12個小時,每周至少工作80個小時。直到今年,妻子強烈反對他再這樣耗費身體,他才同意每周休息一天。

一切已經形成了習慣,他在沒有找到好的接手者之前,不打算從這家餐廳退休。這是他一輩子奮鬥的曆史,交手理應要慎重些。

717e6e88f0966e7ecc58e95bb8bba4ba

ee04f0b214fb976540c79a61b8001a22

底層華人的爬升之路

經常有人開玩笑說,判斷一家中餐正不正宗,要看這家店的構成。

如果是媽媽在前台收賬管理,父親或其他親戚在後廚做飯,收銀台後麵還有個寫作業的孩子,那這家中餐一定好吃。

3b62d85eb0c17ac29ea5bf187898cd39

這雖然是一句調侃,卻道出了美國底層華人移民,兩代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

父母從打工開始攢錢,然後用半輩子的積蓄把未來押在餐廳上,希望他們的孩子能夠讀書賺大錢,不用再受這樣的苦。

e5e6e508e28850d5ad83b86c0ba83216

外國網友拍攝的在中餐廳寫作業的孩子

而孩子們呢,成長幾乎時刻寸步不離餐廳。

嬰幼兒時父母在餐廳裏邊做生意邊育兒,小學時就在餐廳裏做作業,在餐廳跑來跑去地玩耍,在餐廳的電視裏看動畫片,比較忙的時候他們也會幫著點菜或上菜。

c3077f821c60c285e481dc06156f7197

賓州一家中餐店裏的孩子們

中餐廳既是工作的地方,又是家庭生活的地方,是遊樂場,還是補習班,是一切未來夢想的基石。

就像薛先生一樣,從青年到老年,一直在同一家餐廳,靠著沒日沒夜的準備食材,燒菜做飯,供幾個女兒讀書。

c2e347ae8b64905dba5e38722660ad96

而孩子們就每天在餐廳裏寫作業,他們接受著完全不同於父輩的高等教育,在父母的忙碌間,尋找自己未來的方向。

7848b179dcacf3f074d69807a3219f06

賓州一家中餐店裏的孩子們

當然,大部分亞裔家長對孩子的期待都一樣:律師,醫生等等,社會地位高還賺錢的工作最好。

薛先生的女兒們都很爭氣,都從名校畢業找到了高薪工作,並且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她們不需要父親再為生計發愁,當然,也不會再去繼承餐廳,興許也不會和餐飲業有任何的瓜葛。

a27162c7aea7a8e967d4516f481c026e

賓州一家中餐店裏的孩子們

在全美國範圍內,有無數像薛先生這樣的中餐館老板正準備退休,並且永久關店。原因就像剛才的故事裏一樣,孩子們有出息了,再也不用靠繁重的體力活才能維持生計。

餐廳的結局往往是關門大吉,或者賣給新來的移民,繼續另一個爬升的故事。

32b6c4cb07aa1451ed7edc3e012f2004

賓州一家中餐店裏的孩子們

這就是數十年間美國華人生存狀態的變化,從體力勞動者到智力勞動者,一步一步從底層往上爬。第二代華人的經濟來源向上流動,曾經作為家庭支柱的中餐廳,不再是生存唯一的選擇。

這怎能不是一件好事?

c0251f04018d8a9be39f509e9dd4ec88

賓州一家中餐店裏的孩子們

《幸運餅幹實錄》的作者曾在書中說:“他們來做飯,就是為了讓他們的孩子不用再靠做飯賺錢,現在,他們的孩子的確不用再做飯了。這些餐廳的關閉,是成功的象征。”

中餐廳在美國的減少,代表著越來越多新一代華人移民不用再像以前那樣,坐在吵鬧的大堂裏讀書學習。

c4fdab2160350b96fe3487e24eeb1ced

移民種族和個體戶經營的變化趨勢

在未來,也許櫃台後藏著寫作業的小學生的美國中餐廳會越來越少,而在高新技術產業,影視娛樂界,甚至商界政界的華人麵孔都會越來越多。

acf5b9f3cb4fc08ec47e0ea56fdfc221

一家位於賓州的中餐

一切起源於狹窄的餐廳,如今他們有了更寬廣的選擇。美國中餐廳的興衰,值得感慨太多…

8cd18e279dd37e59001f278541a046a0

一家位於賓州的中餐

Source:

https://theoutline.com/post/4263/chinese-restaurant-kids-photo-essay

https://www.nytimes.com/2019/12/24/upshot/chinese-restaurants-closing-upward-mobility-second-generation.html?smid=tw-nytimes&smtyp=cur

華客網:關店數千家,中國餐館在美國開不下去了?!(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