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 全國多地抗議后,中國釋放調整「清零」政策信號

香港大學病毒學家金冬雁表示,這些進展堪稱迄今為止最明確的跡象,表明中國在堅守之後終於願意變通。
金冬雁稱,「改變可能迫在眉睫。他們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但還沒到成功的地步。」他還說,在消除關於新冠疫情嚴重性和疫苗副作用的虛假信息方面,中國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https://t.co/a39C1fHPpP

— 紐約時報中文網 (@nytchinese)
December 2, 2022

周四,在中國南方城市廣州,解封后的居民數周以來首次返回工作崗位。在西南城市重慶,部分居民無需再定期接受新冠檢測。在北京,一位高級衛生官員淡化了當前傳播的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嚴重性,這對政府來說是罕見之舉。

這些進展表明,面對數十年來對北京構成最廣泛挑戰的大規模抗議浪潮,執政的共產黨可能開始放棄不受歡迎的防疫措施。

出於對國家嚴格封城措施的憤怒,十幾座城市的抗議者在上周末舉行集會抗議。北京起初的應對辦法是動用安全手段,重點圍捕抗議者,並阻止其他人參加集會。如今,在某種程度上以及在某些地方,黨表明了態度,願意疏解公憤的根源所在:侵犯式的防疫抑制了經濟增長,導致無數人長期被困家中,點燃了直到本周還在發生的暴力衝突。

中共仍未對反封鎖的大規模示威活動表態,但高級安全官員警告,當局將堅決打擊「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為」。目前警方已經基本平息了抗議,但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周三去世可能激發更多民眾舉行反政府示威,壓制公眾不滿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

放寬極度嚴格的防疫措施可能有助於緩解民憤。但目前尚不清楚中共願意放寬到何種程度,也不清楚此類轉變是否由國家領導人習近平主導,他一直都是中國新冠「清零」政策的最高指揮者。習近平把中共的執政合法性押在了中國能比其他國家——特別是西方的地緣政治對手——更好地控制病毒之上,任何政策上的逆轉或廢棄都可能削弱他的權威。

即便負責防疫工作的副總理孫春蘭本周承認奧密克戎變異株所帶來的危險正在減弱,中國許多地方仍在繼續實施封鎖。至少,東北城市錦州周四宣稱,準備繼續封城一段時間,因為「能清零而不清零,實在是太可惜了」。

錦州等地的抵制說明,在試圖放鬆直到本周還看似無可動搖的強硬做法時,北京可能面臨挑戰。在官媒在報道孫春蘭對衛生官員的講話時,隻字未提「動態清零」的說法,這引發了關注。

周四,在國家衛健委座談會上,孫春蘭連續第二天強調稱,中國的疫情防控正在進入新階段。

「經過近三年的抗疫,我國醫療衛生和疾控體系經受住了考驗,」孫春蘭說。「群眾的健康意識和素養明顯提升。」

「隨著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減弱,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孫春蘭在周三的會議上說,當時她沒有戴口罩。她還表示,中國要「走小步不停步」,優化完善防控政策。

香港大學病毒學家金冬雁表示,這些進展——特別是孫春蘭的講話——堪稱迄今為止最明確的跡象,表明中國在頑固堅守之後終於願意變通。

金冬雁表示,「改變可能迫在眉睫。他們正在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但還沒到成功的地步。」他還說,在消除關於新冠疫情嚴重性和疫苗副作用的虛假信息方面,中國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許多個一小步可能會帶來大不同,」金冬雁說。

在有1900萬人口的廣州,官方宣布放鬆管控措施后,至少有四個城區解除了封鎖。在周三的新聞發布會之前,官員們陸續摘下口罩,這是與以往防疫規定背道而馳的姿態。但對報告了新冠病例、被判定為「高風險」的社區,限制依然存在。

因居民激烈抵制被封在家裡,廣州受到了巨大關注,其封鎖措施在某些情況下長達一月之久。本周,服裝生產中心海珠區的數百名外來務工者因為持續數周無法工作,眼看著食物供應減少,他們拆除障礙物,向防暴警察投擲玻璃瓶。

政策放鬆后,一些居民一個月來首次上班。還有一些人沉浸在下館子堂食的簡單快樂中。「回到正常生活很好,」廣州一家科技初創企業的銷售經理、30歲的菲·羅(音)周四回到辦公室時說。「這次我希望正常生活能持續久一些。」

在重慶,官員們宣布了限制檢測要求的措施,並防止封鎖擴大到高風險地區以外。北京和石家莊等城市修改了檢測要求,並宣布商場和超市將重新開業。

周四,在社交媒體和中國最受歡迎的通訊應用微信的聊天群里有很多關於各地取消管控的消息,它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樂觀回應。

「昨晚我們都很高興,」一名來自上海的抗議者表示。由於擔心遭到官方報復,她要求只透露自己姓張。「我們開始想象全國放開限制后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

對外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高級研究員黃嚴忠警告,如果地方官員和普通居民將孫春蘭的言論解讀為可以過快放鬆警惕,在沒有適當規劃的情況下,任何突然偏離「清零」的轉變都可能導致大規模感染危機,令醫院不堪重負。

「在沒有一個有序過渡的路線圖的情況下,她的言論可能會在地方層面引發意想不到的反應,從而更有可能在全國範圍內迅速出現病例激增,」黃嚴忠說。他呼籲中國採取更靈活的新冠政策。

出於公共衛生和政治原因,解除中國嚴格的新冠措施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國的老年人接種率偏低,無法抵禦大規模疫情,而且中國的衛生基礎設施在相當程度上還不發達,尤其是在小城鎮和農村地區。

上個月,當局宣布了限制封鎖範圍的規定,並放寬了對感染者密切接觸者的隔離。但由於隨後暴發了一波疫情,許多地方政府恢復了嚴格的封鎖,加劇了抗議者的不滿情緒。

也許更重要的是,習近平把他的「清零」政策作為中國全球優勢的一個例子,而其他國家,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有數十萬人死於病毒。徹底放棄這一政策將破壞習近平作為毛澤東以來中國最強大領導人的無懈可擊形象。

然而,在一個不同意見被審查和監視所窒息的國家,幾天前似乎還無法想象的抗議活動凸顯了無限期維持這一政策的風險。對新冠措施的不滿會迅速發酵,演化為對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共廣泛介入日常生活、管控社會的不滿。

鑒於中國的言論空間不斷縮小,當局也將密切關注,以確保抗議者不會利用江澤民之死重獲聲勢。1989年,傾向於自由主義的中國領導人胡耀邦去世,在天安門廣場引發了由學生主導的民主示威。

到目前為止,江澤民的去世還沒有激起這樣的呼聲。一位要求只透露自己姓葉的抗議者表示:「現在的年輕人對江澤民看法各異,特別是那些有能力按自己的想法行事的人。」這位抗議者說,人們對江澤民之所以有興趣,主要是將他作為批評習近平的襯托。

周三,在抗議者的群聊和中國社交媒體上,一些人回憶江澤民是開放、外向型的中國的化身。也有人指出,他對挑戰共產黨權威的人毫不留情,比如他對法輪功精神運動的鎮壓。

對於中國的官員和官方媒體來說,這位前領導人的去世為修復中共以及習近平的形象提供了機會,習近平是江澤民選定的繼任者。官方的訃告對這位前領導人給予了高度讚揚,中國的主要網站也變成了黑白色,這是重要人物去世后常見的紀念做法。

香港大學中國政治學副教授朱江南在接受採訪時寫道,中共想「把江澤民的去世和對他的大規模哀悼以及他對國家的貢獻作為加強民眾對黨的信仰的一種方式」。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