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80後、90後太難!中國老年人又多又長壽

本期精彩看點:

1.如果按60歲算老年人口,我國從今年起已經進入了中度老齡社會。到2054年會達到峰值,5.2個億,老齡化水平超過40%,進入超級老齡社會。換句話說,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數量和老齡化水平基本都要翻一番。

2.1980-2021年之間,我們國家的男性比女性多出生了3364萬。換句話說,中國至少有三千萬男性如果想結婚,會缺失與之匹配的女性。這也是婚姻競爭性增強、結婚成本持續高升、彩禮不斷上漲、家庭不穩定的重要原因。

3.養老產業市場是一個藍海市場,目前占GDP的8%左右,約10萬億。到2030年大概能占到GDP的20%左右,到2050年大體能占到GDP的30%以上。

4.80後、90後為啥難?他們出生時是我國第一代獨生子女,他們成年時又恰恰是我國主動少生的第一代人,而他們對應的老年人,一是多,二是壽命長,三是多代際,同時,他們自己又是壽命更長的世代。

5.年輕人在“就業”這件事情上,一定要活躍,絕對不要躺平,更不能佛係。就業是最好的養老保障。

6.80後、90後在生育的問題上也不要躺平,該結婚的結婚,該生育的生育。在你掙錢的青中年時期,一定要為你不掙錢的老年期做一些準備,這個準備是廣義的,包括組成家庭、養育孩子、親屬關係、物質儲備等等。

7.建議有能力的年輕人都去開一個個人養老金賬戶,因為每個月就1000塊錢放進去,積少成多,積攢上10年、20年、30年、40年,至少幾十萬就出來了,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更有保障。

8.現在教育的發展,延遲了人們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年齡,但退休年齡沒有變。這在無形中,反而縮短了用來生產的時間,這是不合理的。因此,延遲退休是一條必然要走的路。

本期策劃為《經濟大家說》第018期

本期嘉賓|原新 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老有所養》特邀推薦人

文|祝玉婷

“我們來看勞動年齡人口,15-59歲這個年齡段的人口是持續性地在減少。2020年是8.9億人,到2035年會減少到8.2億人,到2050年會減少到6.5億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將從63%以上降到50%。這樣一個數量和比例的下降,導致勞動力的稀缺性增強。”

近日,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原新在談及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特征及發展趨勢時,列舉了這樣一組數據。

他指出,整個中國未來社會需要適老化的變革或者說適老化的轉型。未來的老年人將逐步從社會舞台的邊緣走向C位,從邊緣群體變成主流群體,從社會的客體變成社會的主體。

“延遲退休是一件社會公共政策安排,它的推出應該對整個社會的穩定影響越小越好,所以是‘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此外,當前中國人口結構從年齡、性別上的特征、我國老齡經濟發展現狀、老年產業市場空間、未來發展建設的建議、如何預防“老後破產”、如何有效安排自己的養老資金、年輕人是否該躺平等話題,原新都一一分享了他的觀點。

到本世紀中葉,我國老年人口數量基本上要翻一番

1、目前我們中國人口的結構現狀是什麽樣的?有哪些重要特征?

原新:從人口科學的角度來理解,人口結構既包括人口的自然結構,也包括人口的空間結構,更複雜的是人口的經濟社會結構。所以這個問題要談的話是一個非常寬泛的一個選題。

性別和年齡,我們把它們稱之為人口的自然結構,因為性別是與生俱來的,年齡則是每生存365天長一歲,這些都是自然規律。

從人口的年齡結構來看,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可能是人口老齡化。根據2021年的國家統計資料,我們國家的總人口是14.13億。其中,0-14歲少年兒童人口大概是2.47個億,占總人口的17.5%。15-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有8.98億,占總人口的63.6%。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2.67億,占總人口的18.9%,其中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超過2億人,占總人口的14.2%。

如果按照65歲來算老年人口的話,我們從2021年起已經進入了中度老齡社會;如果按照60歲來算老年人口的話,則在2023年進入中度老齡社會,二者差別不大。根據未來的人口發展來看,人口老齡化的步伐不但不會停止,而且還在不斷地加速。到2025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數量會超過3個億;到2033年,老年人口的數量會超過4個億;到2054年會達到最高峰值,5.2個億。換句話說,從現在到本世紀中葉,我們老年人口的數量基本上要翻一番。

另外一個衡量老齡化的指標,是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即人口老齡化的水平。按照60歲來算,2023年老年人口的比重會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社會;2035年會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社會;到2054年超過40%,進入超級老齡社會。這樣看,人口老齡化在中國是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

在當今社會,最老的國家是日本,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約35%。但是,我們國家在本世紀中葉將要遭遇到的一個人口老齡化和老年人口前景,可以說在當今世界沒有任何案例,一切都是新生的。

如何綜合地看待中國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呢?我用了五個“超”字來形容它的變化。

第一個是超級規模。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從現在的2.67億到本世紀中葉達到5.2個億,將近翻一番。規模一直為世界之最的狀況會保持到2070年左右。

第二個是超快速度。老年人口翻一番的同時,老齡化水平也將翻一番,達到40%以上,這樣的速度比任何一個發達國家都要快。可以說中國達到這樣一個老齡化的速度,跟相同增長幅度的老齡化水平的其他國家相比,我們大概隻用發達國家的一半、甚至1/5左右的時間,就完成了一個超級老齡社會的跨越。

第三個是超高水平,也就是到本世紀中葉,我們的老齡化水平會達到40%以上,我們也就躋身於全球老齡化水平最高的國家行列。

第四個是超穩形態。本世紀中葉以後,我們將會進入一個深度老齡化的一個穩態結構。少年兒童人口比重基本上穩定,老年人口和勞動年齡人口基本上都在45%左右。這是一個超穩形態的老齡結構。

第五個是超大差別。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人群之間、省際之間,存在的差距非常巨大。這樣的差距,實際上給我們將來應對人口老齡社會也帶來更多的挑戰。

在這樣的基本特點之上,如果說要從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角度來闡釋的話,我們要特別關注到人口老齡化的階段性。從現在往後走的30年,也就是我們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建成中國式現代化的階段,是處在一個人口負增長的早期階段與人口老齡化加速階段的交匯期。

在這個階段,我們看到的情形是:第一個,人口的規模依然龐大。現在14.12億人,中國已經進入了“人口負增長”階段。2022年,我國出生人口956萬人,死亡人口1041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人口負增長的早期階段,仍處在人口達峰的陰影當中,規模依然是龐大的。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中國人口到2035年之前一直還在14億人口以上,到2050年還在13億以上。即使到本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依然是全球唯一的兩個以十億計為單位來計算人口的國家,一個中國,一個印度。我們國家依然擁有人口規模巨大這一特點。

在未來的三四十年中,我們會看到人口老齡化加速,但是它有典型的一個低齡老齡化的特點。也就是60到69歲的老年人口,從1.6個億左右會增長到2.2個億左右。

社會撫養的主體由養小轉向養老 養老壓力在持續性增加

2、目前我國勞動年齡人口有哪些特征和發展趨勢?

原新:從比重上來說,低齡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總量的比重會從50%以上降到40%左右。可以說,低齡老齡化的特點,為我們開發老年人力資源創造了一個機會窗口。但是這個機會窗口的時間非常短暫,也就三、四十年的時間,瞬間即逝。低齡老齡化之後,緊隨而至的一定是高齡老齡化的特點。

在未來三、四十年中,處於低齡老人的這一部分人,在後麵會變成高齡老人。所以高齡老人以及老年人口當中的一些重點老年人群,比方說空巢、獨居、失能、半失能的老人,他會成為高風險的人口。他對社會服務、醫療、健康的需求,可以說是剛性的。拿80歲以上的老人來說,2020年的人口普查,我們80歲以上的高齡人口隻有3580萬人,90歲以上的長壽老人有459萬人,100歲以上的百歲老人有12萬人左右,2050年時,80歲及以上高齡老人會超過1億人。

與此同時,我們也會看到2020年普查的時候,有一個問題叫身體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這一類人的比重隻占2.3%。但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人比重上升到了8.3%。而90歲及以上的長壽老人比重快速地上升到了17.9%。百歲老人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達到了31%以上。也就是說,隨著年齡向高推進,不能自理老人比例在升高,高齡老人增多、壽命延長會加大整個社會醫療以及養老服務的需求。

同時,在人口結構上還有一個特點,人口老齡化它不僅僅隻是老年人和老年人占總人口比重的一個變化,它是全齡人口的一個變化。在老年人口不斷增加的過程當中,我們來看勞動年齡人口,15-59歲這個年齡段的人口是持續性地在減少。也就是說,從2020年的8.9億人,到2035年會減少到8.2億人,到2050年會減少到6.5億人,占總人口的比重從63%以上降到了50%。這樣數量和比例的下降,會導致勞動力的稀缺性增強。

但是,6.5億的勞動年齡人口相對於屆時的發達國家的勞動年齡人口總和來說,依然比發達國家要多。

再往下去看就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了:勞動年齡人口在持續性減少,而老年人口在持續性增加,相對來說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人口基本穩定。這樣一個變化,它帶來的另外一個結構性的變化就是社會撫養的主體由養小轉向了養老,而且養老的壓力在持續性地增加。

2020年的人口普查顯示,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人口和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量分別是2.53億和2.64億。也就是說,老年人口數量超過了少年兒童人口數量。如果按照撫養比來說的話,老年撫養比是29.5(對應100個15-59歲勞動年齡人口,下同),少兒撫養比隻有28.3。這樣一種現象,結束了幾千年以來中國社會以“養小”為主的社會形態,轉向了以“養老”為主的社會形態。

隨著勞動年齡人口減少、老年人口增加,這樣一個相反的動態過程,造成老年的撫養比會持續性地增加。到2035年左右,老年撫養比會超過50,總撫養比會超過70;到本世紀中葉,老年撫養比會超過80,總撫養比會超過100;到本世紀70年代,老年撫養比就會超過100,總撫養比會超過120。顯然,老年人將會成為整個社會公共服務體係和家庭贍養的主要對象。

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把一個老年人養老送終的社會支出,和把一個小孩養到結婚之前的社會支出相比,養老的社會支出是養小的社會支出的2-4倍。但是這個問題給中國人的話,大概大部分的中國人都會說養小花得比養老多。那麽,我們為什麽有這種感受呢?因為大家感覺到的是家庭支出。

因為從養小來說的話,國家現在除了九年義務教育、減少部分個人所得稅以及很少的一些國家補貼以外,孩子成長“養”、“育”這兩件事的支出,基本上都是靠家庭支出。所以這是我們感覺到養小花得多。但是從社會支出來說,一定是養老比養小花得多。所以在這樣一種情形之下,無論是醫療保險的需要,還是養老服務的需求,都會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直線的上升。

42年之間,我國男性比女性多出生了3364萬人

3、除年齡結構外,我國人口在性別結構上存在哪些特征,帶來了哪些問題?

原新:性別結構。我們國家又存在兩個方麵的特征,第一個,我們有持續40多年的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的這樣一個曆史,從1980年到2021年。40多年了,在這個早期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的出生隊列,現在已經進入了適婚年齡段。由最早的出生性別比偏高,變成了適婚年齡段的性別失衡。

中國的出生性別比,從上個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偏高,正常的出生性別比應該是103-107個男孩對應100個女孩。1982年的人口普查顯示,我們的出生性別比已經達到了107.8左右,高於正常值的上限值。隨後出生性別比一路飆升,到了2004年左右,達到了最高值121以上。在國家綜合治理的背景下,出生性別比逐漸下降,到了2020年的人口普查降到了111.3,2021年的人口統計進一步降到了108.3,越來越接近於正常值。

如果我們按照每一年的出生性別比和每一年的出生人口計算,1980年到2021年我國一共出生了7.9億人。這7.9億人的平均出生性別比是114.4。如果按照出生性別比105的平均值為基礎來推算的話,42年之間,我們國家的男性比女性多出生了3364萬。換一句話說,中國至少有三千萬的男性如果想結婚的話,絕對缺失與之匹配的另外三千萬的女性。有些人說我們可以采取“進口”新娘或者“出口”新郎的辦法,可以適當地吸引一些女性移民,可以遷出一些男性移民。但是我想三千多萬的的確確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靠移民來解決的話,隻能解決其中極少一部分人的問題。

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人群在青少年時代,它不會引起什麽樣的社會問題。比方說小學、中學乃至於高中,男生多一點,女生多一點都不是問題。但是到了婚姻階段,組成家庭的這個時間段,男女性性別的失衡,的的確確會增加婚姻的競爭性,增加婚姻的成本。這也是我們國家近些年婚姻成本持續高升,彩禮等等這些不斷上漲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同樣,在青壯年時代,男女性人口的性別失衡很有可能會引發一些社會治安問題,或者說由”性“引發的刑事案件、社會治安等等這些問題。

同樣,按照中國現在的養老保障體製呢?如果到了60歲以後,這個人終身未婚。也就是說,到了60歲以後旁邊沒有伴兒、沒有子女後代。這一類老人我們現在統一稱之為“特殊困難老人”。特殊困難老人是由國家來統一供養的,所以又增加了養老的壓力和養老的複雜性。

2020年的人口普查數據給出一組數據,20-40歲的“適齡婚姻人群”,其實也就是1980年-2000年出生的人。這一群人群,男性比女性已經多餘了1752萬,所以這是一個問題,他們不是說不想結婚,但是因為女性的缺失或者說在合適年齡段女性的缺失,他們結不了婚,我把他們稱之“失婚人群”。

還有一個雪上加霜的情況,有一部分女性“不婚”,明明有條件結婚,但是不願意結婚。從這個角度來看,問題又變得更複雜了。

實際上,兩組數據比較一下,就能看出來,挺有意思的:女性和男性在中國都同時在延遲結婚。2020年的平均初婚年齡,男女性相比的話,大概是在26歲到27歲之間。和十年前相比增加了3-4歲。但是,我們現在的平均初婚年齡和發達國家在30歲及30歲以上相比,我覺得我們還有上升的空間。盡管現在大家都在提倡適齡結婚、適齡生育,但是根據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基本上發達國家的男女的初婚年齡都在30歲以上。有一些國家,像法國已經達到了35歲以上。

其實晚婚,一方麵壓縮了生育空間,另外一方麵也導致有一部分人可能就終身不婚了。晚婚現象在男女未婚人口的表現上,其實非常典型。比方說在1990年人口普查的時候,男性20歲-24歲沒有結婚的大概占了60%,女性大概占了41%。但是到2020年的人口普查,男性增加到了91%。女性增加到了80%以上。不能說單身人口增加了,這個隻能表現為推遲了結婚。

但是再往後看,這個現象真的在繼續,1990年女性25歲-29歲年齡段沒有結婚的人口隻占4.3%,但2020年增加到了33%,增加得很快,也就是說推遲結婚現象非常明顯。男性25歲-29歲沒有結婚的比例,在1990年是16%,到了2020年為53%。三十年也就是一代人的變化,真的變化非常快!

再往後看,到30歲以上還不結婚可能真的有些人就不再考慮結婚了。1990-2020年,比方說女性30-34歲未婚的比例從0.6%增長到了9.3%,翻了十幾倍;35-39歲,女性未婚比例從0.3%增長到了4.1%,40-44歲從0.2%增長到了2.1%,雖說比例不高,但是增速極快。相應的,男性增加的比例要比女性低得多得多,說明相當一部分選擇終身不婚的人以女性為多。

全世界的研究基本上得到同一個規律,也就是說,未婚的男性或者叫“失婚”的男性多半集中在社會的低層,“不婚”的女性則一般集中在社會的高層。她們的教育自由、經濟自由、職業自由,所以選擇了不婚,這是第一個特點。

第二個特點,不婚的人口、單身人口是以男性居多。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數在減少,但是男性的比例越來越高。我國15歲以上的未婚人口總量有2.2個億,60%是男性,40%是女性。但是如果到了30歲以上,30到34歲未婚的人口當中男性就占到了70%,女性是30%。到了40到44歲,男性占到了74%,女性占到了26%。60歲到64歲大概男性占到了90%,女性隻占10%。所以總體上來看,未婚人口或者單身人口是以男性居多的。

這裏我要糾正一個錯誤,有人說我國單身人口有2.2個億,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表述,單身人口不等於未婚人口,這是概念。按照2020年的人口普查資料,我們15歲及以上的未婚人口總量是2.2個億。2.2個億你不能說這些人都是單身人口,因為“未婚人口”和“單身人口”是兩個概念。“單身人口”是不能結婚或者不願意結婚的人群;“未婚人口”是指沒有在婚姻狀態的人口,這是兩個概念。這跟我們統計這個失業率是一樣的,你沒有就業意願的人,你就不能在失業率當中去做統計,所以我們不要混淆這兩個概念。

無論是男性和女性,40歲以上或者50歲以上還不結婚的話可能他再結婚的概率會很低。因為中國有普婚、普育的傳統文化。現在看起來,有一些人,的的確確不願意結婚,也不願意生孩子。

如果按照2020年的資料來算,40歲及以上依然沒有結婚的人口,隻有152萬人,50歲及以上沒有結婚的人口,隻有83萬人。這和2.2億的15歲及以上的未婚人口相比的話,這個量實際上是非常少的。所以千萬不要把單身人口和未婚人口混為一體來看。這是性別結構的問題。

老齡經濟應當是一個適應老齡社會的全新經濟體係

4、我國目前是處於一個老齡經濟的初級階段嗎?老齡經濟有一些什麽樣的特點?有什麽問題?該怎樣解決?

原新:“老齡經濟”是新提出來的一個概念,它是對應老齡社會來提的。實際上,我們在談人口老齡化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兩件事情,老齡化不等於老齡社會。人口老齡化是一個少子化、長壽化,也就是低生育率、低死亡率的一個人口發展規律的結果,它隻是一個人口現象。

以人口老齡化不斷加深為背景的經濟社會,它表現為一個老齡社會、老齡經濟的特征。人口老齡化本身就是個人口現象,無所謂是個問題或不是問題。隻有當經濟社會發展與人口老齡化現象不匹配的時候,才會形成經濟社會問題。

所以,老齡經濟並不是在當前的經濟底盤上增加一個服務老年人的新板塊,它是一個適應老齡社會的全新的經濟體係。這個經濟體係包括新的經濟形態、新的經濟結構、新的經濟發展模式,以及新的經濟體係。它涉及到全齡人口和全生命周期,以及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行業。

去年下半年,中國老齡科研中心的黨俊武研究員出版了一本《老齡經濟》的專著,係統性地闡釋了老齡經濟的特點和架構。用他的解釋來說,老齡經濟就是老齡社會的經濟,在宏觀上是指與老齡社會相適應的新經濟形態、新經濟結構、新經濟發展方式以及新經濟體係的總和。在中觀上,是指老齡社會圍繞全生命周期需求的一個產業體係,主要包括六大老年產業體係。在微觀上,指的老齡社會下,生命處於一個漫長、不斷延壽的一個老年期的經濟需求和供給體係,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銀發經濟”和“老年經濟”。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的“老齡經濟”理論和實踐實際上還沒構建起來。應該說我們在漫長的曆史長河中,人類所經曆的主要還是年輕型的人口和成年型的人口。我們所有的經濟思維定式,以及經濟發展的模式,包括社會發展的模式,實際上都是構築於年輕型社會和成年型社會的狀態。

在老齡社會,尤其是壽命不斷延長的長壽時代,新的經濟社會形態之下的經濟思維和經濟邏輯,我認為我們並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從黨俊武研究員的老齡經濟的觀點看,他提出了“老齡經濟”五個方麵的變革和創新:

第一,老齡經濟是人類經濟格局隨著老齡社會深化的一種轉型。這樣一種轉型是整個經濟主體結構的變化。包括供給體係、需求體係、金融體係、公共財稅體係等等都需要隨之變革。在這個變革中,每一個人都是經濟變局中的當事人。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是自己未來長壽生活質量的第一責任人。

第二,我們要摒棄的是什麽?老齡社會的本質問題是一個經濟發展的問題,老年人的本質問題,是一個民生發展的問題。這兩件事不要混在一塊兒。

老齡社會,是關注到整個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如果沒有一個持續發展的經濟做後盾,不能為包括應對老齡化在內的各項社會公共政策做充足的財富儲備,那麽應對人口老齡化不就是一句空話嗎?所以,我們要跳出老齡經濟、銀發經濟的局限性思維來構建整個老齡經濟和老齡產業體係。

第三,要充分認識到老齡經濟是一個複雜性的經濟,它是為長壽做準備的經濟,我們要堅持長期主義的路線。長壽會改變我們一生的消費和生產結構,同時也會改變整個社會宏觀的消費和生產結構。

第四,老齡經濟的演變邏輯,要把握從需求結構的趨勢變化,理解代際更替當中各代人的需求差異。充分認識人口結構及其背後的需求結構變動,重塑整個經濟體係。實際上,你可以想象老年人口占10%和老年人占50%的社會,對整個經濟的影響是截然不同。

第五,要統籌全局,在老齡經濟、產業發展的市場邏輯基礎上,來重塑經濟的格局。

在整個老齡經濟框架下,繁榮老齡產業,實際上成為了一個新的經濟增長動力源,一個新的經濟發展引擎。

這個產業應該至少包括六大類:老齡文化產業、老齡健康產業、老齡宜居產業、老齡服務產業、老齡製造產業、老齡金融產業。

所以我覺得老齡產業,還處在一個塑造老齡經濟新觀念的階段。一定要有這麽一個意識,打破過去傳統的年輕型人口、成年型人口基礎上所建立的經濟範式,走出一條新的道路來。

老齡產業市場是藍海 2050年將占GDP的30%以上

5、在未來5-10年,老年產業會有多大的市場空間?

原新:這是挺有意思的一個話題。首先,關於老齡產業的稱謂本身就太亂。無論是從學界,還是實際工作部門,有老齡經濟、養老產業、老年市場、老齡市場、老齡產業等等。其實這些概念中,本身包含的範疇就不一樣。即便是同一個概念,比方說養老產業,不同的人、不同的學者理解的範圍也不一樣。所以到現在為止,包括養老產業也罷,老齡產業也罷等等,這些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所以不同學者,不同的單位有不同的理解,也就有不同的估算。不過這不影響我們對未來市場的一個大致判斷。

大致有兩套數據可以來說明問題,市場普遍認為2022年我們養老產業市場規模約有10萬億人民幣左右。到2025年,大概會增長到12萬億,到2030年,大概會增長到20萬億左右,到2050年會增長到48萬億以上。這是一個相當大的產業結構。

另外一種表述,養老產業的市場規模沒有給出一個具體的絕對數字,給出來的是一個比例,目前占到GDP的8%左右。現在我們的GDP是114萬億,8%的話大概就是10萬億。到2030年大概能占到GDP的1/5,20%左右。到2050年,大體上能占到GDP的1/3,30%以上。

所以,養老產業市場是一個藍海市場。我個人主張,不主張叫“養老產業市場”,這太狹隘了,我主張叫它“老齡產業市場”。

未來,5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障金才能對應一個領取養老保障金的人

6、從數據看,未來“老齡產業市場”的發展空間非常大,還需要做哪些基礎設施、政策落實方麵的建設?

原新:整個中國未來社會需要適老化的變革。

“適老化”這個詞,出處是老年人的居住環境,宜居環境的適老化改造是這麽出來的。比方說老舊小區加裝電梯、樓道加裝扶手、輪椅的坡道、衛生間加裝防滑的把手、地麵,以及老年人專用的床,還有一些生活用品等等。

這樣的改造,我把它稱之為老年人宜居的物理環境的適老化改造。這個容易做,隻要錢到位了,思想認識到位了就可以去做。實際上,我們現在對於新的小區建設,對適老化的宜居要求都已經有一些標準化要求了。關鍵就是老舊小區的改造上,可能還得做很多工作。這可以把它列為屬於基礎設施的適老化的改造方麵。

如果把“適老化”這個詞再拓展出去到社會環境的適老化改革,我就把它稱之為“社會環境的適老化轉型”。我們現在所建立的社會管理、社會服務、社會治理體係,這些基本上都是建立在成人型、年輕型人口基礎之上的。老年人逐步從社會舞台的邊緣走向C位,從邊緣群體變成主流群體,從社會的客體變成社會的主體。他們對社會保障、社會服務、公共安全、健康、醫療、權益維護、平等參與、文化娛樂等等各方麵的訴求會越來越強烈。

但是,我們國家對於老年人的社會管理、社會治理服務這方麵,基本上還在一個真空的狀態。怎麽能讓這樣一個社會服務、社會管理、社會治理,在社會治理體係和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構造過程中,充分體現老齡社會的特征。避免因為老年人社會脫離的現象,而帶來的一些社會不穩定的狀況。這樣的挑戰,並不是一種理論意義上的,它是實實在在的挑戰。

舉個例子,就拿基本養老保險的潛在繳費人群和潛在領費人群的變化,和養老金的可持續性關係,就能看到這樣一種變化。

聯合國最近這幾年喜歡用的一個指標叫“潛在供養比”,英文叫potential support
ratio。“潛在供養比”和“老年撫養比”正好是個倒數,它的意思就是平均每一個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所對應的15-59歲的勞動年齡人口。按照養老金的領取的年齡來說,60歲以上的人口,顯然就是潛在的養老金的領取者,15-59歲的是養老金的潛在的繳費者。

為什麽是“潛在”的呢?15-59歲的人口既包括了高中人口、大學人口、研究生人口,這些都是不就業的,不就業沒有工資,他就不可能繳納養老保障金嘛。所以他不是實際的養老保障金的繳費人群,實際的養老保障金的繳費人群隻是就業者。還有一部分是可以就業但不願意就業的人;還有一部分殘疾或者有其他疾病不能就業的人,這些都要刨除。所以叫“潛在”。

即便是把這些人群都包括在內,按照年齡來算,60歲的人和15-59歲的人的比值即潛在供養比,2020年一個老年人對應3.6個勞動年齡人口;到2035年就變成了,一個老年人對應1.9個勞動年齡人口;到2050年就變成了1.3個;到2070年以後,就變成了1:1。

7、如何理解“潛在供養比”的概念?1:1的背後意味著什麽?

原新:我先講另外一個故事,我們現在的養老保障金實際是由兩個賬戶組成的,一個叫個人賬戶,一個叫部分積累。個人賬戶和部分積累按照我們養老金的繳納辦法,最高累計繳納到你基本工資的20%,這是繳費標準。

拿2020年來說,我們潛在的繳費人群是3.6個,潛在的領費人群是1個。到2050年以後,我們潛在的繳費人群就變成了1.3個,潛在的領費人群就變成了一個,顯然這個代際矛盾是在加劇。

我們還要看退休金,也就是現在的養老保障金,不叫退休金了。如果按照過去的退休金來推算的話,我們的退休金的標準是多少呢?是你退休前的工資的80%-90%。這個比例是很高、很高的。

換句話說,繳基本工資的20%,領取的是退休前工資的80%-90%。我們就算平均數,假如80%的養老金的費用參照標準,也就是工資標準,和我們就業的人的繳費人群的工資標準是一樣的話,意味著5個人繳納的養老保障金才能對應一個領取養老保障金的人,問題是我們的分母變得越來越少。這樣就會引起的一個潛在繳費者和潛在領費者的巨大矛盾。

怎麽解決這個問題?要不然提高繳費者的繳費標準,但是已經繳到基本工資的20%了!別忘了,基本養老金隻是“五險一金”中的一項。或者降低老年人養老金的標準?工作了一輩子,最後要降低收入標準,這也是不現實的。

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國家注資、轉移支付,“十四五”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講很清楚,“完善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製度,優化做強社會保障戰略儲備基金。”無形中加大了政府財政補貼的壓力。

綜上,老齡社會適老化的改革不僅僅局限於基礎設施的適老化改造,更主要的還是社會政策以及社會製度以及公共服務各個方麵的適老化轉型,這非常重要。

80後、90後所對應的老年人:多、長壽、多代

8、對80後、90後這兩代人有什麽樣的建議?他們是解決人口問題或未來養老壓力問題的關鍵嗎?

原新:80後、90後的的確確是很關鍵的一代。人口學家說事情總是需要拿數字來說。為啥80後、90後這麽難呢?有兩個因素導致的。第一個就是說80後、90後是我們國家第一代獨生子女。這個出生隊列的獨生子女的比例非常高,即便不是獨生子女,也是少生孩子的這一代人。

第二個問題,這一代人又恰恰是中國主動少生的第一代人。他們難在什麽地方呢?他們的上一代人正好是在出生高峰中出生的。換句話說,他們的上一代變得“更老”的時候,他們正好在“變老”。從曆史來看,有37年我們的出生人口是超過兩千萬的。如果以超過兩千萬的年份來作為嬰兒潮的話,中國大致有三個嬰兒潮。

1950年-1958年是第一個嬰兒潮,這裏麵有個別年份出生人口不到2000萬,一共生了2.06億人,平均每年出生2068萬人。這一代人到2018年以前全部變成老人了。

1962年-1975年是第二個嬰兒潮,這個嬰兒潮一共出生了3.64億人,年均出生2581萬人。

1981年-1997年是第三個嬰兒潮,一共生了3.75億人,平均每年出生2209萬人。從1997年以後,中國出生的人數就再也沒有超過兩千萬。

這樣的背景下,當80後、90後變成勞動年齡的時候,恰恰是在2001年-2056年之間。這是什麽時間點呢?2000年中國正好進入老齡化社會,2054年我們的老年人口達到最高峰值。這就意味著80後、90後處在勞動年齡階段時,恰恰趕上中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時期,前兩個“嬰兒潮”出生的人變成了中齡老人和高齡老人。這樣看來,80後、90後所對應的老年人,第一個是多,第二個是長壽,第三個是多代,他們的父輩、祖輩、甚至個別的曾祖輩依然健在。也就是說,他們還趕上了一個延壽的時代、長壽的時代。

有一組數字很說明問題:1950年,男女合計60歲人的平均餘壽,是11.4年。1950年我們的平均預期壽命是多少呢?44歲。到2020年,我們的平均預期壽命增長到了78歲。我們60歲的平均餘壽增長到了21.6年。基本上比1950年延長了一倍,延長了十年。換句話說,如果在上個世紀50年代,60歲的老人,無論是國家、家庭還是個人隻需要養11年,現在需要養將近22年。

這個“養”是誰在供給呢?當然又落在了現在的勞動年齡人口的身上,還是80後、90後。從家庭養老的範疇來說,中國人傳統的養老模式,就是家庭養老,5000年的曆史就是家庭養老走過來的。而這一代人,他又不願意生孩子了。將來他們變老了以後,誰來養他們呢?這就是一個矛盾。

一方麵,他們麵對的老年人的數量在增加;另一方麵,他們麵對的老年人的壽命在延長。數量增加、壽命延長就變成了一個乘數效應,老年人被養的時間實際上在加長。

當然,我相信80後、90後會比60後、70後的壽命更長,也就意味著他們自己將來變老以後,生存周期也會更長,但他們又不願意生育下一代,或者生育下一代生得更少,這樣“家庭養老”的一個人口學的基礎基本上就瓦解了。在此背景下,社會化養老、社會化服務也就應運而生了。

換句話說,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去問你的爺爺奶奶,現在把他們送到養老院去。他們無論從文化上、觀念上都接受不了,絕對不去;你再去問你的爸爸媽媽,他們在思想也接受不了,因為他們接受的教育也是家庭式養老,但是他們開始認可養老院;但到了80後、90後這代人,輪到你們自己養老時,就會乖乖地主動去找養老院。因為社會化養老已經成為80後、90後的必然選擇了。

就業是最好的養老保障 年輕人絕對不要躺平

9、針對80後、90後的養老壓力逐漸加大,給年輕人什麽建議?

原新:第一個,就業。現在的年輕人很多變得佛係、喜歡躺平,我覺得有些事情可以佛係一點,有些事情也可以躺平。但是在“就業”這件事情上,一定要活躍,絕對不要躺平,更不能佛係。為什麽?我認為,就業是最好的養老保障。因為你就業,無論是在政府機關、事業單位,還是進入了企業。根據國家的法律規定,隻要就業,五險一金就有了保障。換句話說,你就進入了整個社會養老的體製內了,體製和製度就會覆蓋到你,至少一點,你的基本養老保險就得到了保障。怕就怕在年輕人啃老,已經啃到骨髓裏去了,這太可怕了。

我遇到過一些啃老家庭,被“啃老”的父母還很自豪,“我養得活,不就一個孩子嗎?”但我就問:“你先走還是他先走?從規律上當然是父母先走,你走了以後他再啃誰?”他告訴我啃房子,還留兩套房子給孩子。我說那沒辦法了,我沒法跟你溝通了。

第二個,生育的問題上也不要躺平,該結婚的結婚,該生育的生育。畢竟我們都是一個社會人,結婚了至少有一個支持你的另外一半,大家老了相互照顧;如果再有了後代,相互支持就維持住的。選擇單身,選擇丁克,我也不是反對,隻是將來沒有另一半或後代的支持,這是個人的自由。當然,也有人說沒有孩子,經濟更加寬裕,老了可以有更多的經濟能力來通過社會化服務購買服務,當然這也是一條選擇。

但總體來說,社會多元化了,個人選擇多元了,無論結不結婚、要不要孩子,在你掙錢的時候,一定要為你不掙錢的老年期做一些準備。

要延長生產性年齡段,盡量縮短老年期消費年齡段

10、日本、韓國等比較早進入老年社會的國家,普遍有“老後破產”的焦慮。怎麽理解“老後破產”這個概念?

原新:老後破產,我理解有兩個焦慮:

第一,時間焦慮。從你繳納養老保障金開始到領取養老保障金,從時間跨度來說,是一個超長周期的跨度。養老金的繳費積累是從就業開始,到老了才能領取,要跨越幾十年的兌現周期。

在此期間會經曆很多不確定性,比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2021年的俄烏衝突、歐洲的能源危機、2022年美國持續加息導致歐洲、日本以及全世界多個國家通貨膨脹、糧食危機、能源危機等。因為通貨膨脹、糧食危機和能源危機導致物價上漲,就意味著繳納的養老保障金保值、增值的壓力在不斷增加,拿到的養老保障金的實際購買力在下降。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錢在變毛”。養老金的貶值,養老金兌現的難度以及養老金的替代率的下降,是時間跨度大方麵的焦慮。

第二,長壽焦慮。人類發展到今天,從來沒有一代人像現在這一代人活得這麽長。舉個例子,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在1950年的時候隻有59歲,2020年的平均預期壽命是84.7歲。根據聯合國的預測,到2050年,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會超過88歲。如果按照65歲的平均餘壽來看。1950年日本人的餘壽是12年,2020年已經漲到23年,2050年要漲到25年以上。換句話說,65歲以後開始領養老保障金,要領取的時間在加長。積累的養老金是固定的,但是花費養老金的時間在增長,這個錢一樣是在貶值或縮水。

在這樣一種情形之下,一個時間焦慮,一個長壽焦慮,這兩件事都是我們沒法改變的事情。

11、為了預防“老後破產”,我們現在可以提前做哪些準備?

原新:我認為要構築一個完善的、可持續性的養老保險體係。同時,養老服務體係也要不斷完善、加強。再有一個,我們在延壽的過程中,如何能把老年期延長的這部分壽命轉移到中年期?也就是說,在延長壽命的同時,還要延長生產性年齡段,盡量地去縮短老年期的消費年齡段。

比方說延遲退休,增加工作的時間、創收的時間、掙錢的時間。因為在延壽的過程中,我們的健康條件也在不斷改善。實際上,從60-69歲的低齡老人來看,不健康、生活不能自理的比例隻有0.98%,也就是1%,100個人裏麵隻有一個;不健康但生活能夠自理的占6%,加起來也就7%;那麽,93%以上的人都是健康的。這就是開發老年人力資源,能夠把老年期變成生產性年齡段的一個基礎。你不可能把80歲以上的人再拉出來就業,就業隻能是針對“低齡老人”的。

在能掙錢的時候,一定要為不掙錢的時候做好準備

12、2022年上線了中國老年人才網,有一些企業也開始為低齡老年人提供了再就業機會。在應對老齡化方麵,企業、政策方麵有哪些可發揮的空間?

原新:應對老齡化得是全社會的應對,包括政府、社會、市場、家庭、個人…要把它們組合起來形成拳頭,集中力量來對付“老齡化”。

我們就要分清楚各方麵的責任和義務。政府,要為老年人提供最基本的養老需求,以及特困老年人的兜底需求,政府就是保基本,普惠製。

社會要營造尊老、敬老、養老的社會氛圍,塑造老年友好的社會環境。

市場幹什麽?市場要為老年人能更好地生活提供各種各樣的產品,包括硬性產品、軟性產品。硬性產品是物質資料的生產,軟性產品是養老的各項服務,比如養老的金融服務、養老的健康服務,這樣使我有餘錢可以買到市場化、商品化的金融產品,養老服務,為養老做進一步準備。

家庭方麵,盡管我們家庭養老的人口基礎在變弱,但現在中國70%-80%的老人還是依靠家庭養老,中國這樣的美德不能丟,還要繼續發揮。中國家庭內部的代際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精神和物質方麵的養老保障。

最後,是個人自養能力的提升,來自兩個方麵:

第一,健康。老年期的健康狀況是終身的健康行為、健康素養的一個結果。所以我總開玩笑說:老年人跳廣場舞晚了,廣場舞應該是年輕人跳的,一直跳到老年的時候,就會健康。套用一句話,健康要從“娃娃”抓起。保證自己的健康、中老年期的健康,實際上既減輕了國家的負擔,也減輕了家庭的負擔,自己也活得更滋潤。

第二,在能掙錢的時候,一定要為不掙錢的時候做好一定的準備。在資產的配置上,提高自己養活自己的能力。

我母親曾在我上學時跟我說,一個人活一輩子,至少做到的一個標準,就是永遠活在“手心向下”的狀況下,這樣活著就自在了。手心向下是什麽?是拿,拿自己的;手心向上是什麽?要,你問誰要都是要。如果老年期想過得好,能繼續“手心向下”,那麽在掙錢的時候,就一定要為不掙錢的老年期做好一定的儲備,配置一定的金融資產。

總結起來就是:政府保基本;市場提供多元化、多樣化的產品;家庭養老的美德繼續堅持,盡管它在弱化;個人的養老能力、個人自養的能力一定要加強,這樣形成合力來共同應對未來的老齡化。

建議年輕人都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 頂格存養老金

13、從全生命周期看,老百姓應該怎樣安排自己的養老資金?

原新:單純地從資金的角度考慮,我覺得國家提出了一個非常好的東西,就是多層次、多支柱的養老保險體係的建設要完善。所謂多層次,我剛才說的政府、社會、市場、家庭、個人,這些層次都得為養老做貢獻。

多支柱指什麽呢?三支柱。第一個是政府的基本養老保險金,第二個是企業的職業年金,第三個是個人養老金賬戶加商業保險。

政府的基本養老金,實際上就是六個字“保基本、廣覆蓋”。你是國民,不因為富裕或貧窮,基本養老保險製度應該覆蓋到所有人,保障老年期基本生活,這是廣覆蓋和保基本的,這是政府的責任。

職業年金,有點類似於住房公積金,也就是在你就業的時候,你的就業單位、雇主拿出一部分錢來,你自己拿出一部分錢來,這個錢進行市場化運作,到你退休的時候連本帶利全部給你。這是作為政府基本養老保險的一個補充,體現了企業或就業單位的養老社會責任和貢獻。

個人養老金製度,是有資質的金融機構設計出來的金融產品,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你有權利自由選擇是否開戶,但一旦開設,這個個人養老金賬戶每個月存多少錢、什麽時候能支取,那是強製性的。當然,第三支柱還還包括商業保險、置業、投資等多樣化方式。

比方現在規定,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每個月每人最多可繳納1000元,一年12000元,這是上限值。什麽時候能領呢?三種情況:第一,到國家規定的領取養老保障金的時間、年齡;第二,在規定年齡前,要出國定居、移民,可以提前全部支取;第三,如果不幸身故,繼承人可以繼承。

在西方發達國家,政府的基本養老金大概占養老金的30%-40%,企業年金占30%-40%,個人養老金占20%-30%。換句話說,養老的雞蛋放在不同的籃子裏。

而中國現在的現狀是怎樣呢?10.3億人基本都進入了政府基本養老保險的行列。職業年金大概現在覆蓋了七千萬左右人群。個人養老金剛剛建立起來。所以,我們現在幾乎是95%以上都在依靠政府的基本養老金在養老。

有人說我為什麽要開設個人養老金?我自己儲蓄不是一樣的嗎?沒錯,自己儲蓄也是一樣的,但是個人養老金和個人儲蓄還是有些差別的,個人儲蓄是隨意存取,個人養老金是一旦進去後,取出條件有限製。實際上,人們有一些儲蓄行為是非理性的,另外,個人養老金有保值增值的基本保障作用,至少要跑得過CPI。

當然你如果覺得個人有更好的本事,比方股市、樓市、理財等,如果你騎著小黃進去了,開著奔馳出來了,那是你的本事;但現在的股市,好像大部分人都是開著奔馳進去了,最後開個小QQ出來了,那就麻煩大了。所以我覺得個人的養老準備,一方麵要考慮到資產的保值增值,另外一方麵要考慮到資產的安全問題。

所以我建議年輕人,隻要是能參加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都去開一個,因為每個月就1000塊錢放進去嘛,積少成多,你積攢上10年、20年、30年、40年,至少幾十萬就出來了。

再說,這個賬戶有安全性保障,又有保值增值的保障,能開就盡量去開。而且我建議頂格去存,國家讓你存多少,你就可以存多少。把養老的雞蛋分散放在不同的籃子裏,這樣使我們的老年生活更有保障。

延遲退休是一個必然要走的路 但要讓年齡、工作時間、地點、性質相對“彈性”起來

14、現在的年輕人應該要提前儲備一些什麽樣的技能,未來可以更好地選擇再就業?

原新:有一個普遍性的規律,盡量在腦力方麵去多儲存,比如教育、培訓、技能技術,這些方麵盡量去多掌握。

因為體力勞動肯定會受到年齡、體力的限製,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特點,比如職業農民,其實現在農民的年齡都偏大,因為農民的第二代、第三代很多已經進城了,不可能再回去種地,但職業農民的培訓,會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還有建築行業有對年齡的具體要求:60歲以上的人不要再幹,存在著安全風險。但是,建築行業的工作並不都是搬磚,並不都是鋼筋工,也有看工地的,所以,60歲以上有些工種還是可以做的。

總體來看,老年人再就業是非常重要的話題。2020年的“十四五”規劃綱要裏明確提出,要落實漸進式推遲法定退休年齡。

為什麽呢?因為它的的確確和現實不匹配了。中國的退休年齡是1951年製定的,1953年做了修訂。當時是女性職工和幹部50歲退休,男性職工和幹部60歲退休。在1978年,對女性的幹部做了個調整,女職工50歲退休,女幹部55歲退休,男職工、男幹部60歲退休,沿用至今

上個世紀50年代,我們的平均壽命隻有40多歲;上個世紀50年代,我們的家庭要生六個以上的孩子;上個世紀的50年代,小學畢業就是知識分子;上個世紀的50年代,城鎮化率隻有13%,上個世紀50年代,多從事體力勞動……

因為當時的“退休”隻是針對城市就業者,上個世紀50年代,絕大多數的勞動都是重體力勞動。所以當時製定的男女有別的退休年齡政策,實際上是讓女性既兼顧家庭,又兼顧社會勞動,是一個照顧性的政策。

但是如今我們的女性和男性接受的教育都是平等的,從事的職業隨著科技的進步、數字化社會的到來,重體力勞動越來越少。很多工作隻需要操作一些機器,比如70歲的人,隻要那個按鈕按不錯,就可以做,現在的職業對年齡的要求其實也在降低。

有兩個“化”是並存的:一方麵是整個人口在老齡化,老年人口越來越多,老年人口的比例越來越多,壽命越來越長;另一方麵,年輕化也存在。相同年齡截麵,比如60歲、70歲,我們這一代人比上一代人要健康得多,能力更強,下一代比們會更強。一代比一代,在60歲的時間節點上的健康狀況越來越好、能力越來越強,那就意味著他越來越能勝任很多的工作。

還有一個現象,隨著教育的發展,延遲了人們進入勞動力市場的年齡,增強了個人的知識和技術能力儲備,但是退休的年齡沒有變,退出勞動力市場的年齡沒有變。在無形中,你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反而在生命周期中用來生產的時間在縮短,養老的時間長了。這是不合理的。

因此,我覺得延遲退休是一個必然要走的路。延遲退休是一件社會公共政策安排,它的推出應該對整個社會的穩定影響越小越好,所以是“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15、除了延遲退休、人才網招聘,還有哪些是健康老年人可以為社會經濟出力的?

原新:我認為,在鼓勵老年人社會經濟參與的大框架下,要做好正式的社會經濟參與的製度安排。比如延遲退休、返聘、延聘、老年人創業、老年人繼續勞動,以及臨時性的老年人招聘,都屬於“正式參與”。

另外,還要給“非正式參與”站台,比如老年人做社會誌願者,例如北京的朝陽群眾,整個朝陽街道的穩定、社會治安的維護,和這一批老年人作為誌願者、社工,日常的巡邏是分不開的。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工作”,就是家庭內部的隔代交流—在家帶孩子。中國50%-70%的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參與帶的。如果家庭內部能把孩子的托育工作做好,不就減輕了對社會托育的壓力嗎?

還有,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互助養老”模式也廣泛存在:小老人養老老人,老年人參與社區的一些文化、體育活動,保持自己的活力和健康,不依賴或少依賴於別人,這也是對社會的貢獻。

實際上,從政府的角度看,要給老年人創造正式的經濟社會參與、非正式的經濟社會參與的機會,或者是打造平台,讓他們能展示自己的能力,能繼續為社會做貢獻。

所以,延遲退休一定要讓退休的年齡、工作的時間、工作的地點、工作的性質相對“彈性”起來。讓人們有權利選擇早點退或晚點退。比如,雖然規定65歲可以領取全額養老金,但是63歲就想退,應當也可以,提前了三年退,是不是可以按照每一年來減扣一定的養老保障金,然後到65歲的時候,實行全額發?如果單位也需要,身體也好,願意幹到70歲,到70歲退休後,是不是在全額養老金的基礎上再加發、獎勵一部分養老金?這不就彈性起來了嗎!

現在互聯網時代、數字化時代,很多工作不需要朝九晚五,非要跑到辦公室裏待著,有些工作在家裏也可以做,通過互聯網傳輸,所以工作地點、工作時間、工作性質都可以彈性起來,這樣就給老年人再就業創造了更好的機會、更靈活的機會。

在國家的製度安排上,一定要為正式的參與提供保障,比如現在的勞動法對退休以後再就業,是不在保護範圍內,我認為這得改。

對非正式參與來說,既然他們為社區的安全,為家庭的養育後代都做出了貢獻,釋放出了安全的生活環境,釋放出中年人、年輕人的安心工作的條件,應該在製度等各方麵給這些人一定的獎勵和肯定。

我認為,任何一個老人,他退休的時候其實是他一生中經濟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知識儲備、生活閱曆、技能等等這些方麵都最豐富的時候,不要讓他戛然而止,要給他提供一些機會,讓他慢慢地能夠再多釋放出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