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俄友好掀疑慮 布林肯:中尚未越線軍援俄

習普會告一段落,恰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赴國會作證。布林肯週三(22日)表示,目前尚未看到中國真的提供致命援助給俄國。他還說,如果容許俄國侵略鄰國卻未遭究責,將對未來可能的侵略者“打開潘朵拉的盒子”。中國對於中俄友好,又是怎麽說的?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週三(3月22日)表示,當前美國正麵臨兩項重大考驗,其中一項正是俄羅斯侵略烏克蘭引發的急迫威脅,以及中國帶來的長期挑戰。布林肯主張,中國和俄羅斯的世界觀與美國迥異,促成了中俄之間有如“策略婚姻”的結盟;在這段關係之中,俄國是中國較次級的“小夥伴”。

據法新社22日報道,布林肯認為中國在推動一種“非自由”的世界觀,欲取代美國主導的國際秩序;盡管如此,布林肯稱俄國總統普京或許根本不想要秩序,他要的“恐怕是世界混亂”。此前,美國及北約盟友多次發出警告,稱中國可能在考慮提供致命援助給俄國。對此,布林肯22日表示,現在“還沒看到他們越過那條線”。

布林肯表示:“我認為他們(中國)對俄國的外交、政治和某種程度上的物質支持,肯定不符我們的利益,我們希望的是停止戰爭。”

美國務卿著眼中俄威脅

習普會落幕之際,布林肯週三分別出席了參院撥款委員會、外交委員會的聽證會,說明美國2024財政年度預算。該預算案於3月初提出,國防預算超過8千4百億美元,還提供資金用於打擊中國在全球所做的“有疑慮的行為”,並加強布局印太地區,反製中國在太平洋島國的影響力。

根據美國國務院釋出的文稿,布林肯說:“後冷戰世界的時代已經過去,嚴峻的競爭已經開始,正在影響、形塑接下來的情勢。美國對未來抱持樂觀的願景:一個自由、安全、開放、繁榮的世界。”

過去一年來,俄烏戰爭掀起了各界反思,擔憂是否影響中國統一台灣的進程。路透社引述布林肯在參院聽證會上的說法,稱若世界容許俄國侵略鄰國卻未遭究責,將對未來可能的侵略者“打開潘朵拉的盒子”,導致一個“衝突的世界”。換言之,烏克蘭的局勢不隻衝擊烏克蘭,“對亞洲也會帶來深遠影響”。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共和黨參議員海格提(Bill
Hagerty)在聽證會上詢問布林肯,是否同意中情局(CIA)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的評估,即中國解放軍到2027年之前將有能力攻台。對此,布林肯表示同意。

中國外長:中俄是“君子之交”

近期中國積極扮演俄烏戰爭的和事佬,並提出12點烏克蘭和平計劃。中國官媒新華社22日公布習普會後的中俄聯合聲明,大致重申該和平計劃的說法,稱應透過政治、外交手段解決問題,但內文卻不見美國與烏克蘭長期的訴求:施壓俄國從烏克蘭撤軍。

麵對歐美對中俄友好的疑慮,中國持續強調“勸和促談”。美國白宮國安會發言人科比(John
Kirby)21日批評中國在俄烏問題的立場“怎麽看都不是公正的”;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2日回應,說中國“沒有私心”,並反批美國:“難道向戰場源源不斷輸送武器才是公正嗎?難道讓衝突不斷升級才是公正嗎?難道讓危機影響外溢到全球才是公正嗎?”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22日說明習普會的情況,則形容中俄之間的“君子之交”與“那些封閉排他、自私狹隘的集團政治形成鮮明對比”,暗批美國主導的民主同盟體係。秦剛說:“當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根本不是個別國家渲染的所謂‘民主對抗威權’,而是發展與遏製發展、公理與強權之間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