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北京醫院大火奪29命 網友:這事居然是從CNN得知

2023年4月19日,北京市召開長峰醫院火災事故情況通報會,截至今早9時,經轉院救治無效,29人不幸死亡。

官媒的低調和對民間消息的壓製引發網民憤怒。有人說:“居然沒有一個熱搜,控製輿論有一套”、“可笑至極……這件事居然是從CNN得知”,有人稱,這是“新聞史上的奇跡”,還有人說:“他們眼裏人命輕賤,那我們便更要自重了”。

一名網民總結當局應對這場大火的方式時寫道:“第一時間封鎖消息,第二時間刪除痕跡,第三時間滅火救援,第四時間撤掉熱搜。”

一位知乎用戶指責官媒在報導這場大火時遠沒有展現對報導美國負麵新聞的積極度,該用戶寫道:“俄亥俄州火車側翻都開始報導動物傷亡了,國內燒死21個人了各大媒體別說頭條,轉載都不肯點一下。”

1f65270ae6ad9adc39585c4f811884a6

▲長峰醫院發生火災,許多人爬窗逃生。(圖/微博)

0224299beaddf96708bdf68392869084

2bc0361fa95c8cfb8a0e38ca784250a5

新聞鏈接>>

三聯生活周刊|長峰醫院火災後24小時

今天(2023年4月19日),北京市召開長峰醫院火災事故情況通報會,截至今早9時,經轉院救治無效,29人不幸死亡。

焦急等待的家屬

本刊記者是在4月19日淩晨1點左右在301醫院遇到張平平的。她頭發淩亂,眼圈發紅,和她在一起的,是一群同樣焦慮的家屬。他們都是來這裏尋找自己的親人的。2023年4月18日12時57分,北京長峰醫院住院部東樓發生火情。截至發稿前,29人不幸死亡。今天中午,北京市舉行的長峰醫院火災事故通報會上,北京市消防總隊副總隊長趙洋通報了此次火災的事故原因:經初步調查,事故係醫院住院部內部改造施工作業過程中產生的火花引燃現場可燃塗料的揮發物所致。包括北京長峰醫院院長在內的12名人員被刑拘。

張平平的父親住在住院部7樓,今年76歲,是一位長期住院的失能老人,沒有辨別和運動能力,已經在長峰醫院住院兩年時間。張平平是在4月18日下午7點左右,收到護工的通知,說“醫院出事”了。她趕到醫院,家屬招待室有人告訴她,“患者已被轉運到以上醫院”,張平平聽說,這些醫院包括右安門醫院、301醫院、玉泉醫院等多家醫院。

經過長時間的等待,她的情緒看起來挺低落。但當跟本刊提到她聽說的住院老人和下午的火情時,她難掩激動,“據說起火時樓裏隻有護工在搶救”。張平平焦慮地尋找和等待著,一直到4月19日淩晨1點半,她和其他家屬才接到12345的電話,讓他們趕往301醫院。我見到他們時,他們仍在等待下一步辨認,才能夠知道親人是否還幸存。

一位在301醫院控製現場的工作人員告訴本刊,火情發生後,有些住院患者被送到他們所在院區,但由於事發突然,轉運入院的患者均未辦理正規入院手續,需要上報指揮部後再進行逐個查詢。這位工作人員安慰患者家屬,“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一定比你們還著急。耐心點再等等吧。”

12621ee6c66d1d19d54017a6f27fd797

長峰醫院背麵牆體有大量剝落痕跡(魏倩 攝)

雖然工作人員再三勸他們回家等待,張平平等人依然沒有離開醫院。他們擔心,自己的家人在昨天晚上提到的21人死亡名單內,他們跑到醫院維持秩序的警車前急切詢問什麽時候能夠拿到確切消息,對方安撫他們,“政府正在以最快速度排查,耐心點”。但警察的一句話讓她心裏有些隱隱地不安,“我十幾年都沒見過這樣的事,這應該是(我經曆的)最大的醫院火災了吧”。

在距離長峰醫院12公裏的右安門醫院,本刊記者看到被送來的患者名單至少有十多位。急診科醫生告訴本刊記者,有兩名患者被登記為“無名氏”,分別是一位約70歲的女性和一位約80歲的男性,均無生命跡象。在門診大樓裏,三位從房山趕來的家屬告訴本刊記者,他們通過12345得知母親被轉運到了右安門醫院,老人已經80歲了,平時由護工照看,現在護工也住在這家醫院,但母親還沒有找到。

 

被占據的消防通道

火是在下午一點左右起來的。長峰醫院對麵有個加油站,一名工作人員告訴本刊,從加油站方向看,長峰醫院東麵住院部樓體已經濃煙彌漫,雖然並沒有看見明火,但空氣裏已經出現濃重的燒焦衣物和塑料的味道。他們即刻按照規程立刻關閉油站。

居住在醫院後側靛廠錦園小區6層的住戶李峰告訴本刊,他當天下午2點在家裏聞到一股煙氣。他跑到陽台,見長峰醫院東樓後側各個窗口都在透出濃煙,有人正借助空調外機平台逃生,因兩樓之間相隔不到200米,他從高層能清晰聽到對麵的“救命”聲和叫聲。另一位住在旁邊的居民王靜告訴本刊,當天有風,濃煙一直飄到她的家裏,空氣裏有刺鼻的燒焦味和劈裏啪啦的聲音。但在濃煙之下,明火並不明顯。

消防車很快就到了,但消防救援沒能即刻開始。王靜說,因為醫院正門過道較窄,大型消防車輛無法進入,所以隻能先拐到她所在的小區,從小區的樓棟裏引水滅火。王靜在家裏聽到了消防隊破窗的聲音,她看到,在起火樓棟,消防隊搭了雲梯,將人一點點往外運。不少年輕人也在自救,試圖跳窗。有人將床單卷成繩狀,順著跳到了旁邊的高台上。有個男士應該在下跳時摔斷了腿,不能動,最後在高台上被救時,“是被消防隊拖著下去的。”本刊記者在現場看到,靠近王靜所在小區的被燒大樓的牆上,窗框已經變得一片焦黑,部分窗玻璃被砸出了大洞。

王阿姨是2005年搬到靛廠錦園的,這是一個回遷小區,就在長峰醫院的後麵。因為隻是一個民營醫院,再加上附近有302醫院等三甲醫院,所以王阿姨平時隻是去長峰醫院拿個藥。在她的記憶裏,長峰醫院最早隻有一兩棟樓,規模很小,後來經曆過多次擴張。她指著醫院內一個灰色的小樓告訴本刊記者,那棟樓的上麵兩三層就是後來加蓋的。發生火災的大樓也是後來才被改建成醫院住院部的,那裏最早是一個酒店,叫西部大酒店,後來又改名叫溫莎堡酒店(音),再後來酒店大樓被推倒重建,變成了醫院的一部分。醫院“天天裝修,天天蓋(房子)。”

f486f7acf1c0cbc138a7b0166715efe1

魏倩 攝

隨著醫院的擴張,周圍也顯得擁擠起來。在王阿姨的印象裏,原本靠近小區的位置,有一個醫院的大門,居民平時可以穿行過去,到對麵買早點,後來也被長峰醫院封上,改造成了一個快遞櫃。

 

被困的失能老人

從外麵看,醫院主要有東西兩棟樓,此次火災發生在東樓,有8層,頂層的9樓(醫院內部沒有設置4樓名稱)建築是白色,不同於下麵幾層的淺灰色。在醫院門口值班的保安告訴本刊,這是因為頂層是後續加蓋,主要供醫護人員居住、活動。

這位保安住在醫院內部的另一棟職工小樓,他在長峰醫院工作了四年,他聽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立了東樓住院部,住院樓前身是賓館。後來,才有了西樓。兩棟樓中間有一個連廊,火災後西樓仍正常使用。

昨天兩點左右,站在陽台上,李峰看到,起火的樓從五層開始,藍黑色的煙氣從電梯井和窗戶位置透出,最靠近的窗口有人借助白色窗簾或床單樣繩索逃向兩層樓高處的彩鋼棚頂,“後來都順著床單往下滑”。本刊在右安門醫院見到一位遇難者的遺體,她看起來七十多歲,全身衣物整潔,麵部完整,沒有明顯燒傷痕跡。

這也是孫午覺得頗為痛心的地方。他曾在消防隊工作27年,他告訴本刊,從傳出的現場視頻來看,煙氣顯然已經從起火位置蔓延到樓上的幾層,煙氣的彌漫是很快的,“3到5分鍾就能貫穿全樓”,“一般來說,醫院都有排煙控煙措施,一旦起火有煙霧,就應該啟動。”孫午說,這些措施裏,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常閉式防火門,這個防火門的作用就是控製煙不繼續蔓延到其他樓層。孫午說,煙氣的溫度很高,有的甚至能達到六七百度,有可能引發新的火災。

孫午說,一般建築裏的常閉式防火門都是有閉門器,門推開之後會自動關上。但從目前既有的信息看來,這個門可能一直敞開,才造成起火處的煙霧繼續向上蔓延。很多人對煙氣的危害並不清楚。孫午舉了個例子,假如一間18平米的房子,裏麵有兩個沙發燃燒起來,發煙量足夠貫穿整個樓層。“如果煙灌滿了整個建築,會導致裏麵的人窒息死掉。你看許多人從窗戶往外出,說明他們是從通道裏出不來的。”

一位在火災前一天出院的病人告訴本刊,六樓主要收治血管瘤病人,一個房間兩個人,住幾天就能出院,所以樓層病人很少,“出院前,包括我在內,六樓隻有幾個病人,多數是大人領著孩子來看病。”但五樓和七樓則是人數較多的,“我在七樓做手術時,看到病人基本是歲數大的,看起來活動不便。七樓房間也要多一些,可能有二十多個,有的房間可能有三張床。”一位參與救援的護工對媒體介紹,東樓起火後,樓內一些房間由於空間狹小,有一定救援難度。此外,行動不便的老人,也是救援困難的重要因素。

4月19日中午12時,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長峰醫院火災事故情況通報會,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李昂介紹:截至4月19日6時,71名轉運傷員中,在院治療39人,出院3人,死亡29人。在死亡人員中,男性13人、女性16人;長峰醫院住院患者26人、患者家屬1人、護工1人、護士1人。這些人裏,有26人來自北京,河北、湖南、山東各1人。

據通報,26名長峰醫院住院患者平均年齡71.2歲,最小40歲,最大88歲,其中40-49歲2人,50-59歲3人,60-69歲3人,70-79歲13人,80歲以上5人。在院治療39名傷病員,危重3人、重症18人,病情平穩的則有18人。

孫午說,這次的嚴重情況,暴露的是許多機構對消防管理的重視不足。任職期間,孫午經常被邀請去各單位進行消防講課,他發現很多地方消防基礎設施都是完善的,噴水,報警,消火栓等係統。但對於火災之後如何反應的培訓是不夠的,“火災是個小概率事件,有的地方20年都可能不發生,很多參與培訓的機構都知道理論,但實操起來不行。火災考驗的其實是發生時前三到五分鍾的迅速處理能力。”孫午告訴本刊,一般火災處理需要在場人員迅速作出應變,但“遇到的一般是後勤或者行政人員參加培訓,那些在火災現場的醫療人員很少會來培訓。”

4月19日淩晨,事發的東樓一層入口處,三四個工作人員架起了藍色的鐵皮,封住了一層入口,他們用電焊在一側焊住鐵條,每焊一次,出現短暫的火花,火花在這棟被燒過的樓下一閃一閃。今天早上九點,張平平告訴本刊,她打聽到,父親可能已經不在了。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人物皆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