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印尼央行行長:推進去美元化 已與中國等實現本幣結算

#Indonesia is following the lead of the
#BRICS group in its policy of shifting away from the US dollar
in trade and financial transactions, according to the country’s
central bank.

Jakarta has introduced transactions in the local currency to settle
cross-border trades, the… pic.twitter.com/s0qH3e2dPB

— Resonant News (@Resonant_News)
April 21, 2023

“去美元化”和“本地貨幣交易”近一段時間在東南亞地區成為熱詞。在4月18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印度尼西亞央行行長佩裏·瓦吉約表示,印尼正推進“去美元化”和結算貨幣多樣化進程。

據佩裏·瓦吉約透露,目前,印尼已經與中國、日本、馬來西亞和泰國四國實現本幣結算,同時正在計劃與韓國央行合作以在5月份實現“本地貨幣交易”。此外,印尼還將增加與東南亞地區的本幣結算國家數量。

據印尼媒體“KOMPAS”新聞網報道,在當地時間18日舉行的發布會上,印尼央行行長佩裏·瓦吉約表示,印尼正在繼續努力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推動“本地貨幣交易”進程。

“這是‘去美元化’的工作之一”,佩裏·瓦吉約坦承,印尼決定在國家間的交易結算中,“多樣化地使用美元以外的貨幣”,目前印尼已經發起並實施了這一計劃。

“KOMPAS”稱,自2017年以來,印尼已與馬來西亞、泰國、日本和中國合作使用本地貨幣結算,這意味著印尼在與這四個國家的貿易交易和投資結算中開始棄用美元。此外,印尼銀行正計劃與韓國央行合作,在5月份實現“本地貨幣交易”。

發布會上,佩裏·瓦吉約補充說,除韓國外,印尼還將增加與東南亞地區的本幣結算國家數量。

另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印尼版報道,佩裏·瓦吉約還在發布會上介紹稱,印尼與他國的雙邊投資貿易不需要使用新的貨幣。他提到,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也在做同樣的事情——推動“去美元化”。

印尼央行高級副行長德斯特莉·達瑪揚蒂補充說,印尼商界歡迎本幣結算。截至目前,參與“本地貨幣交易”(LCT)的企業已有2014家,較去年的1740家大幅增長。今年1月和2月,中國、日本、馬來西亞和泰國與印尼本幣結算的交易量約為9.57億美元,這意味著以美元結算的交易量平均每個月減少約4.8億美元。

“如果再加上韓國,‘本地貨幣交易’就能真正幫助我們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印尼曼迪利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安德裏·阿斯莫羅表示,正在多國發生的“去美元化”是一種自然的轉變,否則在美元遭遇衝擊時,其他國家的經濟也會受到影響。

早在去年2月份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上,印尼財政部長絲莉·穆利亞尼就表達了對“去美元化”的支持。她當時指出,實現“本地貨幣交易”對推動印尼的經濟複蘇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全球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的情況下。

一段時間以來,東南亞地區國家不斷討論本國正在進行的“去美元化”進程。各國認為,由於美元持續走強削弱了當地貨幣,該地區的經濟體都在采取各種措施來降低風險。

在今年1月10日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所(ISEAS Yusof-Ishak
Institute)舉辦的一場論壇會議上,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就說:“美元是對我們所有人的詛咒。如果你把國際金融體係武器化,就會有更多的替代品取代它,美元將失去其優勢。”

3月28日,東盟國家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印度尼西亞舉行。印尼新聞雜誌《時代周刊》(TEMPO)報道稱,會議將討論通過“本地貨幣交易”(LCT)計劃減少對主要貨幣的依賴,這也是對此前已在東盟成員國之間啟動實施的“本地貨幣結算”(LCT)計劃的擴展。

4月4日,剛剛結束訪華行程的馬來西亞總理安瓦爾稱,他在中國訪問時公開提出成立“亞洲貨幣基金組織”,因為亞洲國家經濟實力已今非昔比,馬來西亞“沒有理由繼續依賴美元”了。安瓦爾補充說,馬來西亞央行已經就雙邊貿易可用林吉特和人民幣結算一事與中方進行談判。

此外,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等國也正積極推動“去美元化”,在跨境貿易和投資中加強本幣結算。盡管美國仍“嘴硬”稱美元沒有遇到任何實質性競爭,但路透社援引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1月數據指出,美元在國際支付總額中的份額已降至40%。

而早在去年3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副總裁戈皮納特(Gita
Gopinath)就預警,美西方對俄製裁,可能會鼓勵使用其他貨幣的較小貿易集團的出現,從而削弱美元的主導地位。她當時告訴英國《金融時報》,雖然美元仍將是全球主要貨幣,“但出現較小水平的分裂,肯定是很有可能的”。

馬斯克近期也稱,國際社會出現的“去美元化”趨勢“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他分析稱:“美國的政策過於強硬,使得各國都想要拋棄美元……再加上(美國)政府開支過大,這迫使其他國家承受了我們很大一部分的通貨膨脹。”

4月17日,歐洲央行行長克裏斯蒂娜·拉加德指出,隨著更多國家傾向於增持人民幣,對美元和歐元的依賴有所下降,不應再將美元和歐元的國際貨幣地位視為“理所當然”。她還稱,中美競爭“加劇緊張局勢”將動搖美元“統治地位”。“製裁行動當然會使俄羅斯和伊朗等國想要找一種替代貨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