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長峰醫院火災,公眾需要知道發生了什麽

image 1682121407436

火災發生於中午12點57分,但直到晚上8點49分,我們才看到報道。

中間硬生生拉出了將近8個小時的空白。

這8個小時的空白,讓報道下那張“最新消息”顯得很可笑。

post 695185 64432453734a7

要知道,這不是發生在偏遠山區,而是在首善之區。

也不是無人員傷亡,而是死了21個人,屬於“重大火災”。

但在官方通報前的這8個小時裏,網上幾乎沒見到此事的隻言片語。

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機,人均社交達人的時代,首都醫院的火災卻在網絡上悄然無聲,這太奇怪了。

不要說公眾了,據媒體報道,出事後,就連家屬,也都是看到新聞後才趕過來的。

別忘了,北京頭條發布的時間是20:49分。

而在“北京頭條”評論區下,有人問:12:57發生的,20:49發出來還能叫新聞嗎?

馬上有人反駁:遇難者人數統計需要時間,像這樣的事故,可能一個房間裏麵的人都燒的粘連了,再加上轉移的,搶救的,統計核對需要時間。

反駁者是在強調新聞的準確性,核實死傷人數確實需要時間。

但問題在於,準確性不是全麵性,準確性是甲醫院著火了你就寫甲醫院著火了而不是乙醫院著火了,不必非得等方方麵麵都弄清楚之後才叫準確性。

在保證這個意義上的準確性之後,要追求的是時效性,可以先來個突發新聞,注明“死傷正在統計中”。

至於傷亡人數和事故原因,完全可以在後續報道中體現。新聞媒體又不是避孕套,隻能使用一次。

而且,我記得以前看電視,遇到大災大難,都是一眾電視台第一時間派記者現場連線直播的。說不定還會做一係列實時播報,經曆過汶川地震的,應該不難明白這種操作。

就是去年,韓國梨泰院踩踏事件,我們的官媒可都是實時報道的,還義憤填膺“十問首爾”,要嚴厲追責呢。

所以,這根本不是一個操作的問題,第一時間讓公眾知道發生了什麽,在操作上沒有任何難度。

但為什麽,我們現在隻能等官方通報?

有人擔憂:從此災禍或許將隻存在於通告之中,僅有一種敘事口徑被允許存在。

有人會問,你知道發生了什麽,又有什麽用?又能幫什麽忙?

救火確實是專業人員的事,旁人很難幫上忙。

但問題不在於能不能幫忙,而在於存在8個小時的空白,這件事本身不正常。

了解真相可能救不了火災,但能抵消這種不正常,能避免整個社會陷入無知的恐慌。

一場21條人命逝去的災難,已經足以讓人悲傷;但這場災難,不應該再帶來額外的恐慌,那是另一種傷害人數更多的災難。

我們的社會,不應該在災難發生後,在無知中玩一種叫“猜猜猜”的遊戲。

疫情中,人們經常引用加繆在《鼠疫》中的一句話:與鼠疫鬥爭的唯一方式,隻能是誠實。

但其實,誠實適用的領域,不止是鼠疫,而是任何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