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當女性主義書籍出版人被曝性侵女員工未遂

昨日,出版了多部女性主義題材的一頁folio出版品牌,在其公眾號上刊發了一則名為“一頁編輯部公開聲明”的告知書,宣布公司核心團隊與品牌創始人範新進行切割。範新從昨日起徹底退出公司全部業務,同步撤除其公司法定代表人身份,並啟動退股流程。

而這份聲明的產生背景則是因為幾年前範新性侵下屬未遂事件在豆瓣上的曝光。該事件曝光後,先是在出版圈內部掀起浪潮,隨後又於25日上午登上了微博熱搜,從而出圈進入了大眾視野。

7a2ec78ac92fb31e8218a4f64d8e5dea

一頁folio(圖片來源:官方微博)

事件:性侵未遂、悔過書和“自我懲罰”

讓這一陳年往事曝光並發酵的契機,是豆瓣賬號“青年編輯們”於23日發布的一則投稿,這則不足百字的投稿提及一篇有同行錘一頁創始人範新性騷擾的文章,隨後,這篇此前小範圍傳播的文章被廣泛轉發。

文章稱,範新幾年前在一次出差時,酒後尾隨一位女下屬回到對方酒店房間,並試圖性侵對方,二人隨後扭打在一起,範新眼鏡被打落,女員工的皮膚和麵部被抓傷。事情發生後,這位女員工並沒有報警,此事隨後被範新當時供職的出版公司內部壓下。在工作群裏,現任一頁品牌總監的恰恰針對該事件要求大家“誰也不能往外說”,範新則在公司內部的飯局上念了一封悔過書。

b6b0521eba47a8ef0465b0e43ff86b82

成立於2019年的一頁folio出版品牌,主要出版方向是社科和藝文領域的書籍,一頁還打造了一係列女性主義題材的作品,如《閉經記》《獻給愛與子宮的花束》等。範新獲得過第八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之年度編輯獎項,恰恰經常在個人賬號上發表支持女性主義的言論,這也是該事件曝光後許多網友覺得反諷之處。

事情擴散開之後,範新於次日晚在豆瓣個人賬號發布了“一個回應”,表示“事情已經發生,已無法改寫”,並稱自己會退出公司品牌運營相關事務。這則回應激起了更多憤怒,被批評語焉不詳、避重就輕,且唯一的“自我懲罰”隻是“回歸一個編輯的本分”。

讓該事件“節外生枝”的,是25日另一家出版品牌“樂府文化”創始人塗塗對範新一事的公開評價。今年2月,樂府因資金鏈即將斷裂而向讀者發起公開眾籌,一時在出版界引發很大震動,許多人購買了樂府文化推出的眾籌打包預售書籍,助其渡過難關。

在對範新性侵未遂一事的評論中,塗塗一方麵認為範新應該有更多反思,隻在豆瓣發布“一個回應”是不夠的;另一方麵又稱其為優秀的編輯,還表示事件發生後他更難過的是沒有多少女性編輯站出來討論。這一言論被部分網友質疑語義模糊,似有為範新站台的動機。至於沒有女性編輯站出來、“女性主義實在是任重道遠”的說法,則被認為過於主觀、不夠嚴謹。

塗塗的這一發言引發連鎖反應,曾在2月購買樂府眾籌包的部分讀者要求退款,據了解目前退款金額已達數十萬。此外,部分作者要求終止與樂府文化的合作,昨日作者童末在豆瓣賬號上發布了與樂府文化終止出版合作的聲明,稱“與樂府文化和塗塗的價值立場發生嚴重衝突”。

同日,一頁在公開聲明中稱,以一頁品牌的名義向讀者告別,品牌總監恰恰也在個人微博上發布了對當年事件的回憶細節。目前關於此次事件的討論仍在進行中,界麵文化采訪了當事人恰恰、範新、塗塗,以及樂府文化與一頁folio的編輯員工二二和泛子,還有其他出版公司的女性從業者小蕃與蘑菇,同時試圖聯係事件中涉及的女員工,但未能成功。

6b2b82ed1d2f0b55cc104877b83dde8a

現狀:一頁辦公室已關閉,外部招牌已拆除

“請她們諒解。我選擇閉嘴。”在電話中,範新對此事隻給出了十個字的回應,便不再多說了。據了解,範新已於4月26日配合公安機關說明情況。

一頁聲明發表後,有人質疑為何未提對恰恰的處理,她是否會同公司做出切割?對此,恰恰在采訪中表示,自己在一頁名下的任何公司都沒有股份,做出離職的選擇是最輕鬆的,“但我有我未完的責任要盡,有合作方的利益必須得交代和保障,尤其目前公司大部分員工都沒有選擇第一時間離職,是否未來會有所考慮我也不做追問。”恰恰還提及,一頁辦公室目前已暫時關閉,外部招牌已拆除。

塗塗在接受界麵文化采訪時表示,他在朋友圈發布對範新一事的評價時,完全沒想到會變成一個公共事件。他覺得範新應該要有擔當,但自己在表達時有某種怯懦在裏麵——“我既想批評他,但又希望自己這個批評像某種好人的感覺,後來我和很多朋友都說了,我覺得我是活該。”談及如何看待有作者發表同樂府解約的聲明時,塗塗表示:“我們理解並尊重各位作者的一切決定,如果你們希望和樂府解約,我們將無條件接受。如果你仍然覺得樂府可以信任,並且願意留下,那麽我們會竭盡全力,努力盡快出書,把書做好。”

波及:兩家出版公司員工應對謾罵與攻擊

受到該事件影響的,除了當事人,還有樂府和一頁的員工們。“公司的損失非常大,”樂府文化的員工二二說道,爭議發生後,樂府內部一直忙著處理此前預售的退款要求,“前後加起來的眾籌退款可能有幾十萬。”此外,還有很多合作對象要求中止合作。

二二提到,他們整天都在麵對讀者退款留言中的語言暴力,“這幾天我們一直在應對謾罵和攻擊,感覺像陷在黑壓壓的人群裏,卻發不出一點聲音。”二二也提到,團隊中男性比例很小,“我們有兩個年紀很小的女生,跟我說這些消息一直看到晚上,心髒狂跳,覺得很難受。”

一頁員工泛子提到,自己已經連續幾天沒有睡覺,“承受的謾罵實在是太多了
,有人來罵我們全體員工都是強奸犯。”提及接下來的打算,泛子表示會留下來繼續做書,“我當然希望同事們願意留下來一起堅持,但說實話確實需要扛住太大的壓力,而且經過這麽一個撞擊,也不知道公司能不能重新振作起來。”

某出版公司編輯小蕃認為,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業內沒有處理性別事件的經驗,“如果是一個外國出版機構的話,我覺得範新這樣的人可能第一時間就要走了,或者可能說這個機構會向公眾承諾說我們會內部改革,要做哪些努力,然後如何杜絕這樣的事情,這樣可能還會贏回一部分讀者的信任和期待,否則的話,之後的路其實蠻難走的。”

討論:明星編輯光環下的時代變化

事情發生後,有讀者開始為兩家卷入爭論的公司圖書打一星,這些做法也引起了一些爭議。豆瓣網友AT認為,這些書也有大量的女性參與,書不“屬於”品牌和老板,它屬於勞動者,包括作者、譯者、編輯、設計師、印廠工人等,也屬於讀者。資本隻是一個中間環節工具,老板才應該是那個工具人。豆瓣網友Simonoth則反對這一說法,認為“這種道德中立的邏輯不適合販賣價值的行業……隻要買書的錢有一部分會到老板手裏,至少那些女性題材的書我沒法買得下手”。

“書籍與品牌創始人是否可以分割?”“書到底‘屬於’誰?”等話題漸漸進入了社交網絡的討論。

9d7bbd9e2d7503e42f20850470efd38c

在一則被廣泛轉發的豆瓣廣播中,網友鬆如提及自己多年來一直拒絕與範新合作,但更傾向於將範新的錯誤與品牌區分,此外她也提及了書籍自身蘊含的、對舊有所屬關係的反抗潛能:“品牌用女性主義選題滋養了讀者,日後讀者識破範道歉信的語焉不詳和避重就輕,說明品牌在這個選題上的成功,實屬善事一樁。”

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見解。出版編輯蘑菇認為,二者的關係應該參考出版機構的運營模式。比如對品牌化運營的出版機構來說,如果圖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借力於老板一手打造的品牌,讀者消費的是品牌價值觀,老板和品牌、圖書和品牌是難以切分的,老板和書就沒法分開看。但同樣的情況放在一個傳統出版社可能就完全不同。作者水木丁也在微博上表達了類似看法,她認為今時已不同於以往,讀者以前買書,都是因為書好,不會注意哪個出版社出的,哪個編輯做的。“多少老編輯幹了一輩子,出了那麽多好書,也沒半個粉絲。”但如今時代不同了,因為加大宣傳,打造IP,還有很多粉絲崇拜因素,“所以賺錢的時候不分開,出了事也分不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