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群體免疫可行否?德英與中國的兩種防疫模式

文丨專欄作家 於曉華

   
  
新冠肺炎病毒在歐美開始大規模流行,從現在的應對措施來看,歐美等主要國家(除了意大利)的感染人數處於一個上升階段,他們似乎采取了一種不同於中國的抗疫模式,不嚴格控製病毒的傳播,隻是減緩疾病傳播的速度。德國總理默克爾說德國要有70%的人口會感染;英國首相Boris
Johnson說學校不停課,隻是建議感染了的人在家裏待一周;禁止70歲以上老人公開活動。美國到現在的應對政策也非常寬鬆,雖然在3月13日宣布了國家緊急狀態,但是依然有很多疑似案例得不到有效的檢測。

  中國和意大利采取的是封城和禁止社會流動的策略,嚴格隔離感染者,這樣就控製住了病毒的傳染。中國在17年前發生SARS時就是這樣,每個國家發生瘟疫的時候,都會從過去的經驗中尋找對策,這很容易理解的。

  和中國和意大利的封城政策相比,為什麽這些國家采取了不同的對策?英國首相Johnson在講話中多次強調要形成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

  一個群體,作為群體,要有效阻止病毒的傳播,必須要形成所謂的群體免疫,達到群體免疫門檻。群體免疫門檻的計算是由病毒的基本傳染數R0決定的。R0就是平均一個病人傳染的人數,如果R0<1,這個病毒會越傳播感染人越少,就很難形成大規模的傳染。假設按照新冠病毒的R0=3來計算,那就是一位感染者,平均要傳染3人。理論上,如果一個人群中超過67%的人形成了免疫,這位感染者傳染人數會小於1人(其他超過兩人已經免疫了),這樣會導致R0<1,流行病就得到了控製,群體就形成了免疫。下表是主要傳染病的群體免疫門檻值。

3
點擊觀看大圖

  如果在病毒傳染的初期,采取嚴密的控製和隔離,中國這樣的封城對策是非常有效的。SARS成功抑製就是一個明證。但是,正如英國首相Johnson的講話所說的那樣,當這個第一階段抑製失敗,病毒已經在全世界擴散的時候,嚴密的控製和隔離策略就不一定有效。首先,這個病毒的宿主還不清楚,傳染風險還在;第二,很多人可能還是病毒攜帶者,在條件合適時候就會開始感染別人;第三,在一個全球化時代,海外的感染者會再輸入,重新感染群體。這就要形成群體免疫。

  一個社會,如果不形成群體免疫,病毒就會繼續傳播,傳染病在這個群體社會很難控製。按照中國現在的情況,疫情確實控製住了,但是如果一放開控製,因為這個病毒已經存在,還是很容易再形成大流行。這個社會不可能一直這樣處於一種緊張的控製狀態。

  如何形成群體免疫?有兩種方法:一種是自然免疫,一種是疫苗免疫。自然免疫代價比疫苗免疫要高一點。疫苗免疫就是主動讓人群形成群體免疫,然後達到群體免疫門檻。所以,德國總理默克爾一直說,不管怎樣,德國人群中最終會至少70%人群感染。有了70%的人感染,才能形成群體免疫。如果沒有形成70%的免疫人群,病毒是控製不住的。

  由於現在還沒有疫苗,所以形成免疫群體的方式隻有一種:主動或者被動感染。從統計來看,病毒感染的總體死亡率小於1%,且主要死亡為老齡人口和有基礎病的人口;病毒隻是加快了他們死亡進程,很殘酷但是必須麵對的一個現實。

  所以,英國和德國采取了比較放任的手法。(1)讓抵抗力強的年輕人先感染,老年人待在家裏。保證醫療係統能夠治療重症感染者;(2)通過關閉學校,取消一些大型活動,和個人主動隔離等手法,拉長病毒的感染周期,防止病毒擴散過快,然後對醫療設施過度擠兌,因為醫療資源跟不上而大量死亡。(3)等到整個社會的群體免疫能力形成,對老年人也安全了。

  但是,這樣的政策存在很大的風險,因為這個新冠病毒的很多特性還不知道;這是一場豪賭。第一,病毒對年輕人的殺傷力會不會一直很低?武漢就有不少死亡是年輕人。比如李文亮醫生,隻有34歲。第二,病毒感染速度能不能控製在醫療設施的控製應付能力之下,會不會傳染增速突破醫療係統的負荷,然後造成大量死亡。第三,這是一種RNA病毒,變異很快;獲得性免疫是否對變異病毒有效,能保持多久,現在也沒有一個科學研究結論。第四,現在意大利死亡率已經超過6%,中國的死亡率為4%;即使以0.2%計算,德國要是感染70%人口,也就是5800萬人,死亡人數超過10萬;而且很多感染者在恢複後可能喪失勞動力。這樣的代價,社會能不能承受?

  群體免疫的形成,這是一種理論上的無奈。確實,無論如何,在病毒大規模擴散後,社會必須形成群體免疫,或者是主動感染免疫,或者疫苗免疫。社會不可能永遠處於一種嚴密控製的防疫體製中,社會不能正常運轉。

  中國采取了不同的方法,通過嚴密的控製和隔離,基本控製住了疫情,但是並沒有形成群體免疫能力。現在就是以時間換空間,期待有效疫苗趕緊開發出來。在開發出有效疫苗前,如果放開控製,很可能死灰複燃,整個社會必須一直處於緊張狀態。

  兩種防疫體製,不同的選擇,不同的代價,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隻能期待未來的答案。

 

 

 

 

 

 

華客網:群體免疫可行否?德英與中國的兩種防疫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