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官媒高調報道李強亮相 卻難掩尷尬一幕

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4月15日在廣州開幕。連日來,中國官媒力捧廣交會參展商數量近三萬個,中國參展商則說商品價格便宜得好像大白菜,有展商拿不到外商幾張名片。

簡稱廣交會的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本週一在廣州開幕。據官媒報道,有三萬家企業參展,在開幕前已經有來自215個國家和地區,合共144,000名境外採購商申請前往廣交會。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週四在廣交會企業館巡館時說,要深入落實習近平關於辦好廣交會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發展,推動廣交會越辦越好,讓廣交會這個“金字招牌”不斷煥發新的時代風采。

不過,在網友上傳的廣交會現場影片中,一位中國展商在不停抱怨說花了幾十萬元參展,見不到外商前來看貨:「不要擺了,不要擺了,一個展位花了十多萬塊,人都沒有。

另一位中國參展商說:「2024年,我相信是所有做外貿的(企業)最辛苦的一年,奔波於全球各展會之間,每天不停的奔波,但最後得到的結果是希望越高,失望越大。

展商抱怨利潤微薄市場慘淡

根據路透社報道,吳華佔(音)的中國電視機廠過去曾規定最低訂單量,以有效管理生產。但當前市場如此慘淡,有任何訂單都是好的。在廣交會上,吳華佔表示,佛山市逸日盈進出口有限公司的利潤率已從約三、四年前的2%降至微薄的0.5%。他是這家工廠的合夥人,也是眾多對業務感到擔憂的出口商之一。還說:“我們銷售的電器就像大白菜一樣便宜。”他補充道:“如果這種情況再持續一兩年,我們就得改行了。”

資深財經評論人士蔡慎坤週五接受本台採訪時說,受大環境以及中國生產成本上升影響,中國出口商品的利潤愈來愈低:「國際市場競爭導致價格壓得愈來愈低,加上匯率變化,導致出口貿易愈來愈難。

官媒高調報道李強亮相卻難掩尷尬一幕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中)2024年4月18日出席廣交會 影片截圖/CCTV

蔡慎坤認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下行,出口商品的情勢將會愈來愈糟,尤其是美國等西方對中國商品提高關稅,從而壓制中國輸出過剩的產能。

一位網友發文說,廣交會參展商在抱怨參展效果不太好,比如最近的香港燈飾展,好幾個都在說沒人,一天拿不到幾張名片,比如廣交會,說是老外人數看著多,但詢價的人少。

此前,香港大學經管學院金融學教授陳志武對路透社表示,今年廣交會的關鍵字將是「低價」。他說,由於中國國內對商品的需求遠低於往常,而且大多數行業產能過剩嚴重,因此製造商必須降價以實現更多出口。

官媒高調報道李強亮相卻難掩尷尬一幕

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一個問題是產能過剩。圖為2023年4月26日,浙江金華一家工廠的機械手在零跑車(Leapmotor)電動車生產線上組裝汽車。 (路透社圖片)

官媒稱「新三樣」出口破兆人民幣

不過,新華社報導,電動載人汽車(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被稱為中國外貿「新三樣」。金融學者司令認為,此次廣交會經營慘淡一方面與中國產能過剩有關。他對本台說:「說明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關於中國產能過剩,導致全球為之承受巨大災難的論點非常正確。在廣交會出現的情景為中國產能過剩拉響了警報。中國需要調整產業結構,同時停止對外擴張性的貿易政策。

統計顯示,2023年,中國出口機電產品當中,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等「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1.06兆元,首次突破兆大關。

所謂新三樣正是美國等西方國家不滿中國產出的主要商品。資深財經評論者鄭旭光對本台說,中國改革開放數十年,各省政府每年都會到西方國家招商引資,廣交會存在的價值遠不如上個世紀重要。他說:“因為傳統商家有長期聯繫,對中國比較了解的商人也沒必要上廣交會。可能有新的渠道商對這種展會形態有興趣。”

華客|新聞與歷史:官媒高調報道李強亮相 卻難掩尷尬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