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美國以多極化應對中國崛起?

()林孟編譯報導:美國《亞洲時報》網站發表「國防優先事項」(Defense Priorities)特約研究員康斯坦提尼(Anthony Constantini)的文章說,西方對最近中國廉價電動汽車衝擊的反應,從恐慌到解僱員工不等。美國之所以走到這個懸崖邊,只是因為幾十年來,美國外交政策的製定者們一直沿著嚴重誤導的思路運作,其中有兩點特別使美國走到了這一步。

第一是民主演變論。一位曾在雷根和老布希政府擔任高層職務的人在1999年寫道,中國不再是極權主義國家,民主化不可避免。但事實是中國不僅在1999年是個極權獨裁國家,而且可以說自那以後更加變本加厲。第二是冷戰後美國將能夠無限期地維持一個單極世界。所謂美國軍隊能同時打兩場大戰的實力被大肆宣傳,誤以為歷史已經走到了自由民主的最後一站,最終不會被超越或受到嚴重挑戰,成為30年來美國的信息認知。

尼克森認為,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將不可避免地崛起,為什麼不利用這個不斷增長的巨人作為對抗蘇聯的砝碼呢?同時他對延續美蘇兩極世界相對不感興趣,認為兩極世界太笨拙了,而且對創造一個單極世界的興趣更小。

相反,尼克森出於對兩極世界幾十年來使整個地球處於邊緣狀態的認識,設想了一個權力中心位於美國、蘇聯、中國、西歐和日本的多極世界。雖然尼克森不可能確切地知道單極世界會帶來什麼,但我們知道它需要30年的長期戰爭來維持,甚至這種努力也越來越徒勞無功。

尼克森和基辛格多半將外交政策與尼克森不信任的傳統體制分開。他們卸任後,傳統觀念又回來了。但如果美國堅持多極化更安全的觀念,我們今天可能不會對中國電動車的氾濫感到震驚,也不會對中國仍然是一個極權獨裁國家感到驚訝。

20240506 17150463508445

尼克森(左)和基辛格

相反,建制派堅持單極世界是理想的觀念,但期待兩極世界,將所有努力集中在歐洲。因為在他們的世界觀中,當世界是兩極時,美國的敵人俄羅斯無論試圖做什麼,都必須被阻止。但是,這種對俄羅斯的關注,是以不關注實際上升的兩極化為代價的,因為中國的經濟規模是俄羅斯的十倍。

華盛頓的一些人可能會爭辯說,他們正在兩者兼顧。但最近的一攬子援助計劃證明這是錯誤的——近三分之二的「國家安全一攬子計劃」資金側重於烏克蘭,而只有微不足道的8% 用於「印太地區」。正如前特朗普政府官員科爾比(Elbridge Colby)所討論的那樣,鑑於美國和中國在軍事或經濟上遠遠領先於任何其他國家,世界目前還不是多極化的。但世界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目前為阻止中國崛起而提出的許多解決方案,對於長期規劃來說效率低。前總統川普提議對每輛進口中國汽車徵收100%的關稅,這肯定會將其拒之門外,但這並不能解決中國崛起帶來的更廣泛的問題。

要做到這一點,美國必須先面對問題。如果認真對待中國,並表明願意積極競爭並捍衛美國的國家利益,美國就可以避免戰爭,並向管理真正的兩極世界——美國和中國,或管理多極世界(如果其他國家或國家集團加入)過渡。但如果美國不表明將參與競爭,或者如果不設法解決中國崛起的現實,那麼中國電動車革命的衝擊將不會是中國人對美國人造成的最後一擊。

華客|新聞與歷史:美國以多極化應對中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