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費加羅報:關注中國無人機航母,世界首艘

各位好,今天是2024年5月19日星期日。本週末線上出刊的法國各大報刊繼續涵蓋與中國相關的分析報導。

費加羅報刊登了一篇長江沿岸的中國造船廠所建造的無人機航母的報道,指出,此為「代表中國海軍航空創新的新例證」。

文中指出,美國知名海軍艦艇專家蘇頓與米切爾研究所研究員合作,以空中巴士2024年5月6日提供的衛星圖像為基礎,於5月15日在《海軍新聞》上斷言稱,中國已經下水了一艘某種特殊類型的輕型航空母艦。這艘輕型航空母艦具有特殊之處,它將是第一艘專為無人機任務設計的無人機航空母艦。

美國大型的超級航空母艦長度可達300公尺、排水量超過10萬噸,直升機航母一般也約200公尺。然而中國海軍的這款新艦艇尺寸相對適中,長約100米,寬約30米,與二戰時期的護航航空母艦或現今的小型護衛艦相當。

該航空母艦創新地採用了大間距雙體船船體,費加羅報指出,這種結構經常被提及,常常被放在各類項目中,但從未在海軍航空領域當中實現過,這是第一次。 《海軍新聞》也指出,中國的這一無人機航空母艦高度也非常低,這顯示「駕駛艙下方不太可能有機庫」。 「飛行甲板足夠寬,可以容納翼展約20公尺的無人機,例如美國『掠奪者』無人機的中國同類產品可以在該航母上起飛、降落」。

報告作者強調,這艘無人機航母可以說不是“旨在支持高速率或長時間的空中作業”,但可以“用較低的成本從海岸操作無人機”。這是主要的創新點。費加羅報指出,無人機的生產往往比飛機或飛彈更經濟,烏克蘭戰爭證明了這一點。因此,100公尺長的小型海軍平台的製造成本比重型航空母艦的製造成本要低得多。目前全世界只有美國的航母數量超過十艘,其中11艘為重型航母,其餘10艘為較輕型航母。

費加羅報:關注中國無人機航母,世界首艘

由HI Sutton所揭露的神秘中國「無人機航空母艦」俯瞰圖。 © HI Sutton/Airbus/Naval News供圖-Figaro截圖

費加洛報感慨稱,隨著無人機的普及和部署無人機的海軍平台規模的縮小,我們可以想像,未來戰爭當中,更容易實施大規模無人機群行動。報告作者更表示,中國的這一無人機航母也可能“具有實驗使命”,因為江蘇大洋造船廠過去已經建造了幾艘航空母艦,這些船用於模擬現實的複製品,以在演習期間扮演敵艦的角色。但「現在我們所談論的,是世界上第一艘無人機航母,它並沒有模仿任何已知的西方船艦」。

費加洛報同時強調,雖然土耳其「吹噓」自己在2023年已經推出了世界上第一艘無人機航空母艦,但「TCG阿納多祿」號其實是西班牙胡安卡洛斯一世號的複製品,而且在嚴格意義上來說是一艘直升機航母,並非是無人機航母。無獨有偶,伊朗所謂的「世界第一艘無人機航空母艦」「沙赫迪德‧巴蓋裡」號,其實是革命衛隊重新改裝的一艘加油機。

費加羅報指出,與土耳其或伊朗的上述航空母艦相比,這艘神秘的中國艦艇標誌著海軍航空業的創新。當然,這仍然充滿著不確定性。但考慮到北京在這一領域的進展,這並不令人意外:5月初,中國第一艘配備電磁彈射器的航空母艦開始海試,明年可能服役:這艘8萬噸級的艦艇福建艦,與中國前兩艘舊版重型航母相比,是一次飛躍,使中國更接近美國「超級航母」的標準。中國最近也首次提到第四艘航母的建設,該航母或將是核子驅動。

同樣在今年,中國海軍預計將投用第四艘075型直升機航母,並可能下水第一艘076型直升機航母,這受到國際海軍界的密切關注。該航空母艦也將配備電磁彈射器,其飛行甲板對飛機來說肯定太短,但可以部署更輕的固定翼無人機。

美國前少將米克·瑞安在X平台上感嘆,中國的這一無人機航母「會是21世紀的阿格斯號(即世界第一艘航空母艦)嗎?抑或是能夠類比福特此前在汽車領域的革命性創新? 」 洛伊研究所和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現代與未來戰爭研究》研究員評論認為,「這是非常有意思的舉措,值得中國人民解放軍去探索」。

華客|新聞與歷史:費加羅報:關注中國無人機航母,世界首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