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重大信號!李強罕見承認…

1、重大訊號!李強罕見承認…

在中共三中全會前,中國房地產能否止跌企穩備受關注。中共總理李強6月7日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罕見提到“充分認識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的新變化”,要“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港媒直言李強這種表述反映要穩定中國樓市仍然路途漫長。有分析指出,對於經濟龍頭房地產,李強給出的結論是供需關係新變化,換成聽得懂的話就是房地產紅利時代結束了,中國房地產正式進入行政手段去庫存時代。身為中共總理,李強變相承認中國經濟開始低速前進,這個重要訊號值得關注。

據中共官媒報道,李強7日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到”要求充分認識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的新變化,繼續研究儲備新的去庫存、穩市場政策措施。”,以及推進“存量房產、土地的消化、盤活等工作”,又強調“要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海外時評家崑崙在X分析指出,去年對中國經濟的預測,今天由李強親口揭曉:中國經濟,官方正式承認邁入低速區間。去年最後一天,2024年中國經濟展望最重要、最基礎的論點就是中國經濟的寒冬真來了。 2023年,正是這前後兩個時代的分水嶺。 2004年下半年,中共官方就開始想辦法給國人降低對經濟發展的預期,會以特殊方式,半公開的承認,中國經濟正式進入低位運作區間。果然,六月第一周,李強就開始按照劇本開始表態了。對於中國經濟龍頭房地產,李強給的結論就是房地產紅利時代結束了。這也變相承認中國經濟開始低速前進。 「財經真相」在X寫道,6月7號,李強開會明確了“樓市二次去庫存”,這次應該不會是漲價去庫存了。網友跟帖,「經濟好,人民有工作有收入,房子哪來庫存?不改善經濟問題,一昧地去庫存,徒勞無功罷了。」「黨媒動不動就釋放信號,土共的宣傳已經到窮途末路的地步咯。不可少」的評論文章,認為這次國常會的會議公佈中,透視出自5月17日北京穩樓市組合拳推出三個多星期後,還需更多後續政策持續刺激,反映要穩定樓市仍路途漫長。

此外,為了削減堆積如山的未售出房屋,北京又祭出撒手鐧,禁止房屋去化週期超過3年的地方政府,出售土地使用權給開發商。日經新聞報道,超過40%中國主要城市符合此規範限制。根據中共自然資源部公佈的新規,一旦庫存房的去化週期降至低於3年門檻,地方政府就可恢復土地使用權的銷售,若去化週期在2至3年期間,土地使用權的銷售上限,則取決於已出售給買方的現有住房數量。日經認為,北京的最新限制將進一步衝擊地方政府重要的財源,對一些地方政府而言,土地出讓收入與稅收一樣重要。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中國房屋庫存面積年增24%。截至今年3月,中國100大城市中有超過40%,需要3年以上時間去化庫存房,2022年底,數據不到20%。 2023年,中共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讓所得,從2021年的最高點已經下跌三分之一,如果這項限制嚴格實施,2024年該數據將進一步下滑。

對於即將到來的三中全會,獨立時評人蔡慎坤表示,中共推出數不清的政策救經濟,依然沒有什麼效果。不少人對七月召開的三中全會還抱著不切實際的幻想,期待習近平迫於經濟壓力改弦易轍,這是不長記性,早在2012年,就已經是意識形態先行,經濟發展靠後。 12年過去了,許多人還在用慣性思考當下和未來,以為經濟下滑,習近平就要深化改革挽救經濟,這是多麼幼稚的想法! 1962年7000人大會,劉少奇就是以經濟問題逼宮毛澤東,毛澤東乾脆不搞經濟建設狠抓階級鬥爭,億萬中國人誰敢反對每天早請示晚匯報,還不是跟著跳起了忠字舞。十年一代人,當共國官方文件中不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意味著這個時代的巨大變化,等到更多人醒悟過來時,就已經晚了。

2.人民幣兌美元很快就會跌至7.45

先前有消息稱,中共央行在尋求一個最佳的人民幣貶值速度:既有利於經濟成長,又不會引發市場恐慌及資本外流。中共央行的這項讓人民幣逐漸貶值的金融政策,引起國際金融市場注意。有分析指出,由於中國銀行業利率不斷朝向零下降、國內經濟現狀,人民幣貶值的風險真實存在。鑑於中美利率差距,預測人民幣從目前的7.26跌至7.35,到今年9月很快就會跌至7.45。

美國銀行外匯策略師最新一份報告中寫道,有很多原因可以解釋為什麼央行官員和金融從業者願意看到美元不再是世界上唯一的主要儲備貨幣,在亞洲新興市場的情況尤其如此。但現實是,亞洲大部分新興市場近年來都出現了資本流入美國的情況,即使該地區的經濟成長前景仍然相對光明。報告的結論是:不看好包括人民幣在內的亞洲任何貨幣。報告預計,台幣和韓元兌美元將進一步貶值。鑑於中美利率差距,預測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到9月將跌至7.45。

報告分析,川普可能重新選選的可能性也引發了對匯率穩定的擔憂。川普一再敦促國會共和黨人接受債務違約是美國政府可以接受的選擇。此外,據悉他的經濟顧問正在製定讓美元貶值以促進出口的計劃,同時還計劃對用其他貨幣進行貿易的國家進行懲罰,並提出限制美聯儲獨立設定利率權力的建議。然而,整體而言,所謂的「去美元化」看起來仍遙不可及。雖然一度看起來人民幣可能挑戰美元作為全球主要儲備貨幣的“過度特權”,幾年前其他央行似乎熱衷於將人民幣納入其外匯儲備,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但如今這些興趣已經大大減弱。部分原因是人民幣可兌換性障礙上升,而不是預期般下降。這反映了北京當局逐漸內向和政治化的趨勢。一位對北京非常了解的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官員表示:“中國今天不像過去那樣是一個技術官僚治理系統。大門正在關閉。”

如今,北京決定防止資金流出意味著放鬆資本管制在短期內不會有任何進展。而作為衡量中國資本外逃的重要指標,國際收支中的「誤差與遺漏」這一類別在最近幾個月急劇減少。此外,北京尚未完全放鬆在疫情期間對其公民國際旅行的嚴格控制。至少部分原因可能是,當一個人在國外而不是在國內時,轉移資金要容易得多。能夠離開中國的人都盡可能地帶走他們的錢。種種跡像都表明,美元的王者地位在短期內不會消失。

另據報道,在本週由中國人民大學組織的研討會上,中共專家業認為,一旦特朗普在11月美國總統大選中獲勝,以及整體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將會增加外匯市場的波動性,並在未來幾個月給人民幣帶來進一步貶值壓力。最近幾週,由於美元的強勢,人民幣再次面臨貶值壓力。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徐奇淵表示:「今年下半年一個重要的不確定因素是美國總統大選。如果川普勝選,市場可能會預期美國經濟將得到提振,這也可能延遲聯準會的降息進程,從而維持中美之間的巨大利差。在匯率和貨幣政策之間,不是一個無痛的選擇,總是會有利弊。

3、 1257分行退市 銀行破產潮要來?

在中國大陸銀行壞帳飆漲的同時,銀行分行也加速退出市場。中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6月7日公佈的金融許可證資訊顯示,今年前五個月,全中國共有1,257家銀行業分行退出市場,比去年同期暴增30.41%。民眾感慨,“銀行破產潮要來了。”

據官媒澎湃新聞報道,在上述退出市場的銀行分行中,農商行有527家,佔比達41.93%;農村信用社及其分行266家,佔21.16%。兩者合計佔比高達63.09%。其中,部分農商行成批地關閉了下屬分公司。此外,退出市場的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村鎮銀行分行的數量分別為227家、94家、82家、34家,佔比分別為18.06%、7.48%、6.52%、2.7% 。另有16家外資銀行分行、6家政策性銀行分行退出了市場。

同時,全中國的銀行新設機構數量也在減少。金監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前五個月,全國總計僅有894家銀行分行設立。陸媒分析,目前銀行業淨利差處於低位,獲利能力下降,增加資本補充壓力,需要透過優化經營管理來降低成本。但實際情況恐怕遠遠不這麼簡單。

隨著中國大陸的經濟惡化,銀行的問題越來越多。除了分行退出市場外,銀行的壞帳也越來越多。 《經濟學人》稍早前的報告指出,中國有數百家銀行壞帳飆升,這已成為不定時炸彈,一旦爆炸,後果難以設想。中共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5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國銀行業利潤成長下滑,淨利差降至1.54%,再創歷史新低,獲利能力也明顯下降。而且先前發生了河南村鎮銀行暴雷事件,儲戶維權時遭到中共暴力鎮壓。旅美華裔經濟學者李恆青分析指出,與房地產泡沫破裂後緊密相連的金融體系的崩潰、垮塌的過程就在眼前。像河南村鎮銀行這樣的中小型銀行在中國大約有4,000家以上,下一步很快將衝擊到這些銀行,類似河南村鎮銀行的事件將陸續爆發,中國版雷曼時刻進入讀秒階段。

4.止不住了 多省房價跌破千元/平方米

隨著中國經濟持續衰退,房地產危機深重,鶴崗房子「白菜價」正向全中國各省的中小城市蔓延,急著出手的售房資訊顯示,多省房價已跌破千元。有網友感嘆:急了,這次真把房子當高麗菜賣了!有分析指出,樓市對中國經濟來說已成為一個黑洞,房價下跌遠未探底。

近期,貝殼找房網掛牌了大量低價房源,在河北張家口市,電廠住宅樓一套60平方米的兩房掛牌價7萬元,折合單價1,167元/平方米。在下花園區,總價約10萬元的掛牌房源和成交房源比比皆是,單價普遍在800元/平方公尺至1,200元/平方公尺。一名仲介人員向經濟觀察網介紹,2019年,下花園商品房成交均價為1.2萬元/平方米,部分高階樓盤價格曾逼近2萬元/平方公尺。轉折發生在2021年下半年,原來單價一萬元出頭的房子,普遍跌至七八千元左右。第二輪下跌在2023年下半年,跌幅接近一半。單價低於千元的成交首次出現在今年4月。

在吉林省省會,2020年2月,兩房的住宅大樓已經跌破千元大關的成交。 2024年3月,桃北小區以2萬元的價格成交了一套45平方公尺的一房,折合單價500元/平方公尺。在湖南省株洲,玫瑰園小區一套100平方公尺的兩房,以6.7萬元的價格成交,將2,000元/平方公尺下拉至665元/平方公尺。當地多個小區成交單價普遍在幾百元到一千元。在山西大同,平城區局內小區一套48平方米的兩居室,掛牌價5.5萬元;雲岡區新區裡小區一套62平方米的兩居室掛牌價3.7萬元。貝殼找房網成交紀錄顯示,2022年9月,大同二手房出現低於3,000元/平方公尺的成交;今年4月,出現低於1,000元/平方公尺成交。四川、貴州、廣西、甘肅、內蒙古、黑龍江、遼寧等多個省份的城市均出現類似情況,甚至連廣東的揭陽、河源、清遠等城市的房價下限也跌至1,000元/平方公尺左右。房價下跌的速度已經遠遠出乎了絕大多數人的預料…

先前的5月17日,北京推出多項房產救市舉措,然而隨著交易持續低迷、房價持續下滑,上述救市舉措效果令人質疑,越來越多的人焦急的在觀望。根據諸葛找房資料研究中心6月初發布的報告,其監測的100個重點城市二手住宅市場,均價環比連跌15個月,年比連跌17個月。 5月份,各等級城市二手房市場均價維持「全跌」走勢,一線價格韌性特徵持續明顯於二線、三四線,其中,一線城市環比「六連跌」。有分析指出,中國樓市泡沫破裂,整個樓市巨大的這麼一個體量在往下滑、往下坍塌。在這個過程中,任何的措施、救援措施都恐怕都起不到效果。眼下,樓市對中國經濟來說已經成了一個黑洞,除非投入天大體量的資金,否則都會被它吸光。也有分析指出,中共的救市措施看似強大,但是只是一劑一劑的強心針在續命,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來講,房價下跌遠未探底。房地產從幾年前開始,頭部房企開始爆雷以來,中共不以為然,但是沒有想到爆雷對整個房地產市場信心的打擊是巨大的,因為過去這些頭部企業不僅僅是在銀行有大量的貸款,還借了很多外債,這些外債一旦爆雷,外債還不了的情況下,就會連累所有的房地產企業,所有房地產企業它的資產就會大幅下降。

5.中產階級正在中國消失

陷入困境的中國經濟不見起色,那些曾經被視為中產階級的人財富也在迅速縮水,甚至有的重新陷入貧困。有分析指出,中國的中產階級正在消失。

6月7日,資深撰稿人米爾頓‧埃茲拉蒂在《富比士》發文,中國曾經擁有一個樂觀自信的中產階級。他們有時會大量支出,有時會積極投資,這從一方面支撐著經濟的成長。可悲的是,現在這數百萬人正在失去中產階級地位,許多人又重新陷入貧困。

文章指出,這對中共來說不是一個小問題。因為長期以來,中共與中國人民之間存在著一種隱性契約,即中國人民容忍中共執政,中共將為他們帶來經濟繁榮。但現在中共當局似乎越來越不能完成這種「交易」。隨著收入減少,民眾不得不採取了消極的應對方式,削減開支。然而,如果事態發展到極端,不知道中國人民接下來會如何反應。

文章分析,造成這問題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持續的房地產危機,但絕非唯一的原因。自2021年以來,房地產危機一直困擾著中國的經濟和金融,對中產階級來說,最重要的是,現有房屋的價值降低了,這讓中產階級家庭財富的主要來源減少了。最能說明問題的是中共財政部最近關於北京所得稅收入的報告。在1月和2月,個人所得稅收入約為3,622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降整整16%。北京對此解釋說,由於年收入低於10萬元的個人無需繳納個人所得稅,因此,個人所得稅收入的下降反映了家庭收入低於10萬元。但文章認為,10萬的年收入是中國中產階級收入的最低線,這就說明很多人的收入已經低於這個最低線而滑入低收入階層。

彭博社對中國工資收入的調查也證實了這一點,中國的薪資收入在2023年第四季下降了1.3%,這是連續第三個季度下降。獎金數據更令人失望,平均比前一年下降了約17.5%。網路和電信業的獎金下降了27%,金融業的獎金進一步下降了35%。鑑於這些訊息,奢侈消費品在中國的銷售斷崖式下降也就不讓人奇怪了。還有一個數據很能說明問題,就是二手鋼琴庫存積壓嚴重,價格不斷下行。文章最後寫道,這幅場景說明了中國的經濟前景,對中產階級來說,他們的應對就是待在家裡,減少開支,努力儲蓄。而這一幕已經讓北京當局感到坐臥不安。

6.溫哥華華人少女遇害案被告被判終身監禁

約7年前在加拿大大溫哥華地區發生的一名華人少女遇害案6月7日塵埃落定。溫哥華卑詩省高等法院的法官宣布,對被告阿里(Ibrahim Ali)判處終身監禁且25年內不得假釋,出獄後10年內不得持有槍械。法官也就審訊延誤向死者家屬致歉。

遇害少女的父親、哥哥等親友7日在法庭上進行了最後的受害者影響陳述,講述了這起命案給受害者家庭帶來的沉重打擊和無盡痛楚,以及遇害少女的家人們所遭受的身心健康上的巨大影響。先前已被判定一級謀殺罪罪名成立的阿里則仍在法庭上否認罪行。

2017年7月18日,住在大溫哥華地區本拿比市的一名13歲申姓華人女孩於傍晚出門後失踪,其家人當天深夜報警。警方於丹田午夜在本拿比中央公園發現遺體並認定死於他殺。經過一年多調查,警方在2018年9月逮捕當時28歲的男性嫌犯阿里。其DNA在遇害女孩體內被發現。

阿里是敘利亞難民,被捕前17個月進入加拿大,已獲加拿大永久居留權。警方曾表示,阿里沒有犯罪前科,此案屬隨機犯案。這起案件受到當地華人社區廣泛關注。庭審期間,當地不少華人曾到法院外聲援受害者家庭,呼籲嚴懲兇手,維護社區安全。經過漫長的審理,陪審團已在2023年12月8日裁定,認為被告阿里犯有一級謀殺罪。

華客|新聞與歷史:重大信號!李強罕見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