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留學生必看!新《學位法》落地,歸國認證變天

近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將於2025年1月1日施行。

這次的學位法的製定,主要是針對學術不端行為的管理,明確了學位授予的條件,也劃分了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的分類

該《學位法》共7章,包括:總則、學位工作體制、學位授予資格、學位授予條件、學位授予程序、學位品質保障、附則,7大規定類別。

那麼,《學位法》為保障學位所授予的品質都做出了哪些具體規定呢?對留學生有何重大意義?一起來看看吧!

留學生重點關注

對於留學生而言,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法》在涉外學位方面做出了重要改進。

該法加強了國際學位的管理,明確了境外個人在學位授予單位學習和申請學位的具體條件,同時規定了境外學位在國內的認可標準。

第三十七條,抄襲、人工代寫等都屬於學術不端。

第四十四條:學位授予單位對申請學位的境外個人,依本法規定的學業要求、學術水平或專業水平等條件和相關程序授予相應學位。

學位授予單位在境外授予學位的,適用本法有關規定。

境外教育機構在境內授予學位的,應遵守中國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

對境外教育機構頒發的學位證書的承認,應​​嚴格依照國家相關規定辦理。

中留學生必看!新《學位法》落地,歸國認證變天

中留學生必看!新《學位法》落地,歸國認證變天

《學位法》對留學的影響

新的《學位法》不僅更新了教育法律框架,更突顯了教育公平的概念。它規範了學位授予的流程,設立了透明的標準,旨在杜絕「鑽空子」和「水學歷」現象,確保學位的真實價值。

中留學生必看!新《學位法》落地,歸國認證變天

(資料來源:學術不端人員公佈)

在涉外學位領域,《學位法》明確了境外學習的條件和學位認可的標準,為留學生提供了清晰的指引,保障了他們學歷認證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隨著《學位法》的正式實施,預計海外學歷認證將更加嚴格。國家仍然支持留學,認同國外學歷的重要性。

對留學生來說,這意味著更高的標準和更公平的競爭環境,以及更可靠的學位認證。這項法律將為廣大留學生帶來更好的留學體驗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打擊非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非教育部正式批准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諸如各種4+0、1+3、2+2、3+2形式,名目繁多的「國際本科」項目。

中留學生必看!新《學位法》落地,歸國認證變天

在學位法正式實施後,未來將有可能成為無法獲得學歷學位認可的重災區。

海外學位如何認證

新法將對留學認證產生一定的影響,為留學認證提供了更規範、透明和公正的法律基礎和認證標準。那麼留學生回國後,如何進行學歷學位認證呢?

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是申請者的自願行為,不具強制性。但如果不認證的話,回國後的就業、落腳、申請創業基金等都將無法享受。

外籍人士或在留學期間獲得外國永久居留權的中國公民均可以申請國(境)外學歷學位認證。

中留學生必看!新《學位法》落地,歸國認證變天

在認證前,需要準備以下材料:

文憑證書

護照/通行證/身分證

居留卡/簽證/簽注

證件照片

授權聲明

其他材料

當然,不同情況的留學生需要提供不同的材料:

在國外學習的申請人需提供在外學習期間使用的護照,並掃描上傳以下內容:個人資訊頁(首頁)、學習期間的簽證頁(包括電子簽或居留卡)。

在港澳台地區學習的申請人需提供學習期間使用的通行證,並掃描上傳以下內容:個人資訊頁(首頁)和學習期間的簽注記錄(卡式通行證需提交正反兩面)。

參加中外合作辦學計畫或機構的申請人,如果在國(境)外學習的時間不足6個月(180天),需提供個人身分證正反兩面的掃描件,無需提交護照相關資訊;如果在國(境)外學習的時間超過6個月(180天),則需依照在國外或港澳台地區學習的要求準備相關資料。

中留學生必看!新《學位法》落地,歸國認證變天

其中最容易踩雷的有2種:

• 未依要求提供資料

• 無故重複提交資料

大家在提交學歷認證時一定要注意,在申請提交前,根據要求收集準備好所有申請的認證材料,避免出現未能按要求提交和重複提交的情況,今年開始這種情況可能會收到“不予受理通知」。

教育部認證院校

如要查詢國外院校是否獲得了認證,可前往中國留學網進行查詢:https://www.cscse.edu.cn/

中留學生必看!新《學位法》落地,歸國認證變天

認證流程

開啟網頁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線上服務大廳後,就可以開始進行認證流程。

中留學生必看!新《學位法》落地,歸國認證變天

(資料來源:中留服認證流程)

目前教育部官網的認證時間是10-20個工作天。在認證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需要補交相關資料的情況,會寄送至手機/信箱通知。

華客|新聞與歷史:中留學生必看!新《學位法》落地,歸國認證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