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研究稱中國限製湄公河上遊流量,引發下遊多國幹旱

800px Mekong river basin
由 Shannon1 – 自己的作品, CC BY-SA 4.0,
連結
 

曼穀——2月下旬,當中國遭受冠狀病毒襲擊時,湄公河流域的農民和漁民正在與有生以來最嚴重的旱災作鬥爭,在老撾,中國外交部長向一群關切此事的聽眾發表了講話。

他傳達的訊息是:我們感受到了你們的痛苦。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表示,這條世界上最豐產的河流之一正在遭受幹旱,中國也麵臨這個問題。

但美國氣候學家的最新研究首次表明,中國根本沒有經曆同樣的困難。湄公河發源於中國的青藏高原,北京的工程師似乎通過限製其流量,直接導致了創紀錄的低水位。

“衛星數據不會說謊,西藏高原上有大量的水,盡管柬埔寨和泰國這樣的國家正被迫麵臨極端的威脅,”這份報告的聯合作者艾倫·貝斯特(Alan
Basist)說。該報告由水資源監測機構“地球之眼”(Eyes on Earth)於周一發布。

“有大量的水被攔在了中國,”貝斯特還說。

湄公河是地球上最豐饒的河流之一,以其養分豐富的水體和漁場養育了數千萬人。但是大部分位於中國的一係列大壩掠奪了這條河的財富。

依賴於內陸漁業的人說,他們的捕獲量急劇下降。持續的幹旱和突如其來的洪水打擊了農民。

盡管東南亞國家依賴與中國的貿易,但北京對湄公河上遊的控製已經引起了憤怒。在旱季,湄公河上遊向下遊提供多達70%的水。雖然中國政府推出了一項全球發展計劃,並說該計劃將使較貧窮的貿易夥伴受益,但在那些感覺自己正在遭受損失的國家中,反對的聲音越來越大。

“問題在於,中國的權貴階層把水看作是供他們使用的東西,而不是一種共享的商品,”斯廷森中心(Stimson
Center)東南亞項目主任、《湄公河最後的日子》(Last Days of The Mighty
Mekong)一書的作者布賴恩·艾勒(Brian Eyler)說。

隨著地緣政治影響力的增長,中國的領導人開始把自己描繪成另一種超級大國,用中國的話說,就是與其他國家建立“雙贏”關係的大國。

但斯裏蘭卡和吉布提等國因其戰略項目最終落入中國之手,已陷入批評人士擔心的債務陷阱。其他非洲和亞洲國家擔心,中國隻不過是另一個渴望攫取自然資源的帝國主義大國,並不關心當地民眾。

“這是中國商業發展的一部分,”泰國東北部瑪哈沙拉堪大學(Mahasarakham
University)講師、湄公河專家猜那龍·瑟他賽(Chainarong
Setthachua)表示。“依靠湄公河資源維持生計和創收的普通人被自動排除在外。”

貝斯特和同事克勞德·威廉姆斯(Claude
Williams)創建的數據模型測量了河流的各種成分,從雪和冰川融化的到降雨和土壤濕度。科學家們發現,在大多數年份裏,湄公河上遊暢通無阻的自然水流大致與泰國測量的下遊水位一致,隻有在中國的水壩水庫蓄水或泄洪時偶爾會有例外。

當中國出現季節性幹旱時,下遊的5個國家——緬甸、泰國、老撾、柬埔寨和越南——最終會受到影響。當中國水資源過剩時,湄公河流域就會發生洪水。

但在去年的雨季,湄公河這兩段的命運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在中國河段的水量高於平均水平的同時,下遊國家遭受了嚴重的幹旱,部分河流完全幹涸,在本應有大量漁業捕撈的季節,龜裂的河床暴露出來。

在泰國北部清盛縣一個測量點測得了創紀錄的低水位。

總體來說,在他們對這個點長達28年的研究中,貝斯特和他的同事計算出,中國的水壩阻礙了410英尺以上的河流高度。

中國外長王毅2月向該地區各國外長發表講話時回應說,中國也在承受困難。他表示,讓水流向下遊是中國領導層的慷慨之舉,特別是在北京正麵臨嚴重的新冠病毒疫情之際。

他說:“盡管中國本身也遭受旱情和上遊降水嚴重匱乏的困擾,但中方克服自身困難,主動加大對下遊放水力度。”

貝斯特對此表示懷疑。

“你看我們的繪圖,在中國是鮮豔的藍色,有大量的水,而在泰國和柬埔寨則由於極度缺水顯示鮮豔的紅色,”他說。“中國能通過大壩調節河的流量,而它似乎正是在這樣做。”

中國常常未經事先提醒突然放水也增加了下遊的痛苦,農作物因幹旱種植在靠近河岸的地方,突然放水會導致農作物被淹。

“中國的放水是出於政治原因,”瑪哈沙拉堪大學(Mahasarakham
University)的猜那隆說。“表麵看上去是在幫忙。他們製造了損失,但要求感恩。”

湄公河是下遊國家居民的生命線,但在中國則是穿流於狹窄的峽穀之間,因此除了水力發電以外,其他經濟活動都不現實。本世紀初,在當時由工程師主導的領導層執掌下,中國政府開始加快在瀾滄江——湄公河在中國的名字——築堤的計劃。

今天,該河流在中國的部分被中國西南地區的11個主要水壩控流,生產的電力遠遠超過該地區的需求。其他始於冰天雪地的青藏高原的大河,如在印度被奉為印度教聖河的布拉馬普特拉河(Brahmaputra),在中國部分也建有大壩。

中國環保主義者之所以能成功說服政府擱置在該地區另一條河怒江上修建大壩的計劃,一部分原因就是目前存在的能源過剩。怒江在進入緬甸後成為薩爾溫江(Salween)。

然而,盡管開始用湄公河進行水力發電,北京仍然拒絕加入泰國、柬埔寨、越南和老撾的一個致力於河流健康的區域組織。在這個名為湄公河委員會(Mekong
River
Commission)的組織委托的一項調查中,科學家警告說,湄公河上湧現的諸多水壩可能截住流向越南河口的流量中97%的沉積物。

泰國北部的社區組織者和保護主義者尼瓦特·羅卡威(Niwat Roykaew)說:“這條河就要死了。”

然而,北京創建了自己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倡議,並為該組織在柬埔寨提供資金建造一棟豪華大樓。首相洪森堅決地將柬埔寨帶入北京的軌道。批評者指責北京資助的這一倡議不是保護河流的機製,而是中國的湄公河行動的喉舌。

但是,即使是亞洲執政時間最長的獨裁者洪森,也因湄公河嚴重缺水而產生動搖,去年7月,湄公河缺水加劇。能源部上個月宣布,柬埔寨將暫停湄公河大壩的建設計劃,而該計劃的建設資金主要來自中國。

同時,數千年來冰川融化流入湄公河的水填滿了中國的水庫,中國的儲水量激增。

“冰川就像水的銀行賬戶,但隨著氣候變化,它們正在迅速融化,”貝斯特說。“中國人正在湄公河上遊建造保險箱,因為他們知道銀行賬戶最終將被耗盡,希望能留作儲備。”

華客網:研究稱中國限製湄公河上遊流量,引發下遊多國幹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