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魏武大帝曹操】第7集 濟南國相

魏武大帝曹操】第7集 濟南國相
從這兩點可以看出,曹操此人恪守原則,敢作敢為,這種個性對他後來「奉天子以令不臣」,一統北邊江山有著很大的影響。

記者/主持人:靜汝

來源:希望之聲  (希望之聲千古英雄人物節目組)

引言:明辨天下之勢 擅運安邦之略 勇行治國之為 實乃亂世之英 魏武大帝——曹操

聽眾朋友您好,這裡是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歡迎您收聽「千古英雄人物」,我是德明,現在為您播出的是魏武大帝曹操第七集-濟南國相

上次我們說到黃巾之亂在爆發後的一年被鎮壓了下去,曹操也因平亂有功而被升為了濟南國相。東漢時的濟南是一個分封國,位於現今山東、河北省一帶,管轄範圍含十幾個縣。「國相」這個職務相當於郡太守,是中央王朝派到地方管理政務的官員。但是獲得升遷的曹操卻是憂喜參半的。喜在自己終於有機會可以有所作為,憂在當前漢朝的局勢和朝政情況實在是不容樂觀。

在平息黃巾之亂後,漢朝的江山看上去恢復了平靜,但是卻暗藏著許多隱患。什麼隱患呢?首先,黃巾軍主力被滅,但是其餘黨甚多,軍中有不少非作歹之徒,經常燒殺擄掠,擾民甚深,朝廷不得不時常派兵圍剿。

其次靈帝在平黃巾之亂之時所採取的措施也留下了不少「後遺症」。比如靈帝增設都尉、命各州郡準備作戰、召集義軍、任用了取多將領的子弟及民間有深明戰略的人,這些有征戰才能的人在平亂後留在了地方上,許多州郡為剿滅黃巾賊而擴充的兵力也都沒解散,致使後來東漢末年各地州郡守擁兵自重,戰火紛飛。

最重要的一點,東漢這艘大船的掌舵人——漢靈帝,在經過黃巾之亂這場風浪後絲毫沒有改變,繼續荒淫無度,而且由於他輕信宦官之言,使得許多忠臣良將蒙冤。別的不說,就說平黃巾的兩位主要功臣盧植和皇甫嵩吧,他們非但沒有因平亂有功而陞官,反而都因得罪宦官而被剝奪了軍權。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曹操帶著既為國家社稷發愁又為自己前途擔憂的複雜心情踏上了去濟南的路程。

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曹操剛上任後,只燒了兩把火便讓濟南「一郡清平」。

這第一把就燒到了貪官污吏的頭上。濟南國貪污受賄現象非常嚴重,而且那些地位較高的省縣級官吏們十分貪得無厭。這些官吏們大多都是世家子弟,在朝中都有後台。正所謂官官相護,前任的濟南國相對他們都聽之任之。老實窮苦的百姓在這種情況下得不到司法的保護,有冤難伸;紈絝子弟,流氓地痞橫行於市。曹操一上任就向朝廷舉報這些官員的惡劣行跡,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罷免了八九個不法官員。其餘的貪官污吏沒想到這位新上任的濟南相行事竟然如此果斷,他們生怕會懲治到自己,都紛紛逃到別的郡去了。

曹操這第二把火燒的是不正當的祭祀。曹操懲治貪贓的官員後,濟南國的政行清廉了不少,那些行為不端的人也得到了教化,百姓們也開始敢於舉報官員們的不良行跡。一日,曹操得到一密報,說某商人假借官府之名祭奠劉章,向百姓騙取貢品,中飽私囊。劉章是漢高祖劉邦的孫子,他連同其餘劉姓族人平定呂后一門叛亂,使得劉氏家族重掌大權。劉章因平亂有功被封為琅琊王,封地在青州,也就是今天的山東一帶。為了紀念劉章的功績,青州一帶特地為他建立了陽景祠。歷來都有官員為紀念有作為之人進行祭祀活動的習俗,而百姓們也會相應地奉上一些貢品以表示愛戴。而到了東漢末年的濟南國,百姓上納貢品則成為了一條律例,因此時有官員假借祭祀之名榨取錢財。曹操接到密報後覺得十分奇怪,商賈雖然家有萬貫,但還是平民,如何借官府之名呢?再說假冒官員可不是小事,怎會無人治理呢?於是便派人徹查此事,這一查可不要緊,牽扯出大小官員無數,他們為能使祭祀更加頻繁,好榨取民脂民膏,在濟南郡建造了六百多座陽景祠。而奸商們則覺得此事有利可圖,竟然不惜重金「租借」官服、官轎乃至隨從衙役,假借官府之名祭祀,從中撈取油水,而大小官員們則因能獲得大量「租金」,在祭祀後還會獲得不少「分紅」,而對此事不僅不聞不問,甚至暗中支持,使得百姓苦不堪言。由於祭祀目的不純,祠堂中也是烏煙瘴氣,邪靈亂鬼滿布。為了能杜絕這種胡亂祭祀的行為,曹操乾脆以禁奢侈、除姦邪之名,下令把濟南境內六百餘座城陽景祠全部搗毀,禁止官民亂行不合正道的祭祀,《三國志》中記述曰「禁斷淫祀,姦宄逃竄,郡界肅然」。

然而,還沒等曹操放這第三把火,朝廷就下詔讓他去當東郡太守。曹操不用細想就知道八成是他得罪過的某個朝廷權貴搞得鬼,他越來越覺得在這「權臣專朝,貴戚橫恣」的朝廷之上,要想官運亨通恐怕只能捨棄治國安民的抱負。但是曹操又不願「違道取容」,就是違背原則顯示寬容博得好名聲,當個趨炎附勢之徒。經過慎重考慮之後,曹操決定棄官不做,他託病辭了官,回到了故鄉譙縣,在城東五十里的地方,蓋了一所雅緻的精舍,修身養性。《魏書》中記載說曹操「春夏習讀書傳,秋冬弋獵,以自娛樂。」

說到這裡,我們可以從曹操入仕以來的十年,來看一下他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魏書中記載曹操任濟南國相時「恐為家禍,遂乞留宿韂」,意思是曹操怕自己連累到家眷,因此流浪在外,居無定所。也就是說,曹操完全知道自己的這些舉措不僅會使自己身處險境,甚至會禍及親屬,但仍然按照自己「治世」的原則與理念行事。棒殺蹇碩叔父、罷免貪官污吏、禁止祭祀亂神等這幾件事都是原來擔任過這個官職的人不敢做,甚至不敢想的事,但是曹操卻毫不猶豫地實施了。從這兩點可以看出,曹操此人恪守原則,敢作敢為,這種個性對他後來「奉天子以令不臣」,一統北邊江山有著很大的影響。

然而這麼一位剛正大膽的孟德公,卻被這世道逼得回到了故里過起了讀書狩獵的生活。有傳言說曹操本想隱居二十年,等天下太平後再出來,但我們知道事實並非如此。是什麼事又讓曹操復出了呢?請聽下集——危機四伏。

(轉載請註明希望之聲)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