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國樓市又將「改朝換代」

最近,中共發改委印發《2021年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重點任務》的通知。文件提到:嚴格限制建設500米以上超高層建築,嚴禁建設「醜陋建築」。

中國樓市又將「改朝換代」

2020年,兩部委也提到:要按照《建築設計防火規範》,嚴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築。

同樣在最近,中國住建部發布《關於加強縣城綠色低碳建設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也提到:縣城新建住宅以6層為主,6層及以下住宅占比應不低於75%。縣城新建住宅最高不超過18層。

可見,未來中國樓市建築往低層化發展。

曾幾何時,高樓大廈是多數人的夢想。住在農村的年輕人嚮往大城市的高樓大廈,住在城市的人買房熱衷高樓層。而且,摩天大樓也被視為城市繁榮度和現代化的標誌。甚至各城市之間的競爭力比較放到了摩天大樓的數量和高度上。

最近20年,一座座摩天大樓拔地而起。「中國第一高樓」、「城市第一高樓」等,不斷刷新視野。

根據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官網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包括在建、已經建成和有規劃的超高層,中國300米以上的超高層有464座,這個數據超過全球的三分之一,其中以深圳、廣州、上海等地為最。

此外,另有數據顯示:中國超高層建築規劃在建和建成200米以上占比全世界總數的45%,全世界規劃在建和建成600米以上的18棟超高層建築中有7棟在中國。

一般認為,當建築物超過100米時(約40層)就可視為超高層建築。

超高層建築在特定時期里有一定的經濟社會意義,比如有助於招商引資、緩解城市空間不足難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弊端越來越明顯。

1、超高層爛尾現象嚴重。超高建築技術要求高、消耗資金大、建設周期長,超高樓在結構、材料設備、電梯設備、安全性等方面都有特別要求,不是一般開發商能完成的,建設周期長達數年,有的長達十幾年。最近20年,超高樓層因為資金斷鏈而出現的爛尾不時出現在我們的面前。

2、超高建築空置率嚴重。100米以上的超高建築以辦公大樓居多。

據第一太平戴維斯:2021年一季度北京甲級辦公大樓空置率16.6%,同比上漲3.3個百分點。高力國際數據顯示,2020上海辦公大樓空置率為22.7%。此外深圳辦公大樓空置率也比較高,25.54%。

3、超高建築拆遷成本高。每個建築都有壽命,頂多不會超過80年,到了年限就是拆遷或改造。但超高建築幾乎不可能拆遷,除非政府出資。一是拆遷成本高,個人和企業無力承擔。二是個人和企業拆遷動力不足,如果讓開發商拆遷就得提高容積率,建更高的樓層才能獲得收益,但這不可能。

4、超高建築風險隱患大。比防火為例,現在的火災救援、消防配備頂多上到17樓,超過這個樓層無能為力了。而且樓層太高,電梯承載力越大,維護成本和故障頻率也高,容易出事故。

所以,未來樓市低層化是趨勢。

但必須明白,中國樓市存在嚴重的「人地錯配」,即人口基數少且人口不斷流出的小城市土地面積大,但人口基數大且人口不斷流入的大城市土地供應緊張。

比如實際居住人口超過2000萬的深圳,土地面積不到1000平方公里,比很多人口不到50萬的縣城面積還小。城市空間承載力不足,用地緊張。這時建高層成為不得已的選擇。

類似於深圳、廈門、鄭州等土地面積較為狹小的城市以及其它一二線城市,我的判斷是超高層辦公大樓不斷限高將是趨勢,未來很難看到摩天大樓一座比一座高的現象。

對於大城市高層住宅,目前各大城市很少有高於100米的,由於土地空間有限,未來高層化、高密度化仍然延續較長時間(前提是不超過100米)。

對於這類的城市,未來的出路有兩個:1、強化衛星城、布局城市群。大力搞好交通,把中小城市與周邊的縣市連接起來,在中心城市工作的人員可以在周邊居民、買房,並提供相應配套措施(學校、醫院、購物中心等),降低大城市的住房壓力。2、城市區擴圍,比如深圳這樣的城市,可以把周邊的東莞、惠州併入,解決土地空間不足的問題。

對於小縣城樓市來說,低層化已是必然。未來大城市可能更多呈現的是工作屬性,而縣城更多承擔了休閒屬性。也就是說,未來子女可能在大城市上班、買房,而父母則會在自己的縣城裡養老,這時低樓層就滿足了這種需要,也是人口老齡化的趨勢。

好看新聞|時事與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