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6歲童耳膜穿孔聽損 內視鏡修補術救回聽力

215

▲耳內視鏡手術有傷口小、復原快等特性;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林傳益)

文/林傳益

小城是一個6歲小男生,因之前上呼吸道感染,導致中耳炎併中耳積液,並於他院治療時,曾放置中耳通氣管改善聽力問題,後因傷口反覆感染、癒合不良而造成耳膜穿孔。

耳膜穿孔會導致輕度傳導性聽損,使病人聽力下降,若穿孔狀況超過3個月,會增加慢性中耳炎的罹患風險,甚至造成膽脂瘤,使內耳產生發炎反應,若忽略不處理,還可能造成腦膜炎或腦炎,帶來死亡風險。

耳膜穿孔的治療需透過修補耳膜來治療,傳統顯微鏡手術方式是全身麻醉下,從耳後切開皮膚、翻開皮下軟組織,甚至需鑿開部分的骨性外耳道與顳骨以達到較佳的手術視野來完成治療,傷口大(約4-5公分)、需住院,且術後需加壓包紮耳後傷口。

耳外無傷口 免拆線

而現今耳內視鏡手術已能部分取代傳統顯微鏡手術,除了可避免耳後切開的傷口,還有傷口小、復原快、住院天數縮短等優點,適合長輩與兒童。小城的手術即是使用耳內視鏡搭配人工耳膜,完成無痕耳膜修補手術,更免除術後傷口照護與拆線的麻煩。

小城術後半年追蹤,聽力已恢復到正常狀態。部分成人耐受度較佳,亦可在局部麻醉進行手術,可避免全身麻醉的風險,也無須住院,

除了耳膜修補術的應用之外,對於中耳膽脂瘤侵犯至乳突骨的病患,耳內視鏡也能扮演輔助角色,於手術過程中,合併使用耳內視鏡與顯微鏡,將能降低術後膽脂瘤復發的機率。

在侵犯範圍較小的膽脂瘤病患上,也可以不做乳突骨鑿開術就能完整地移除膽脂瘤,不僅縮短手術時間、降低較長時間麻醉帶來的風險之外,較小規模的顳骨破壞對術後的聽力重建也較有幫助。

(作者為羅東博愛醫院耳鼻喉科醫師)

216

▲醫師提醒,耳膜穿孔會導致輕度傳導性聽損,使病人聽力下降,需注意;圖為情境照,圖中人物與本文無關。(照片提供/林傳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