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國國家級轉基因大豆玉米品種審定標準印發

全球糧食供需偏緊背景下,我國轉基因大豆、玉米的商業化應用迎來政策“東風”。

6月8日,農業農村部官網發布通知,《國家級轉基因大豆品種審定標準(試行)》、《國家級轉基因玉米品種審定標準(試行)》已經印發,要求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各專業委員會從印發之日起遵照執行。

業內認為這預示著我國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又邁出重要一步。

當前,我國生物育種產業化“萬事俱備,隻欠東風”。

此前國信證券表示,轉基因在落地的過程有兩個核心點,一個是轉基因轉化體的安全證書,一個是品種的審定。

其中,轉化體安全證書前的準備工作有性狀研發、中間實驗、環境釋放、生產性試驗,2019-2021年已有國產玉米、大豆品種連續獲批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即目前轉基因玉米、大豆品種已經完成“安全正式獲批”階段。

1654927086 122 1000

而品種的審定核心在於《品種審定規則》,之前國內品種審定規則沒有相關內容,去年12月農業部發布了關於轉基因農作物品種審定的相關細則,這次修訂主要是填補轉基因農作物品種的內容,這在政策上表明,轉基因從實驗階段落實到商業化階段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而如今國家級轉基因大豆玉米品種審定標準印發,意味著轉基因大豆、玉米品種鑒定方麵有了進一步的政策推進。

根據浙商證券最新研報,實現商業化種植,在經過“安全正式獲批”階段和關鍵的“品種審定”流程後,企業還需要具備相應的種子生產經營許可,才可以上市銷售。

國信證券則預計在正常情況下,轉基因品種有望在2023年前後上市銷售。

1654927086 509 1000

具有較強技術實力、擁有轉基因先發優勢的公司或將受益

浙商證券分析師孟維肖在最新研報中表示,轉基因生物育種技術是解決國內油脂油料短缺的關鍵。

轉基因種子的抗蟲、抗除草劑效果明顯,可以明顯降低除草和防蟲成本,提高產量和種植收益。

1654927086 1 1000

對標美國,自1996年開始推廣種植轉基因玉米和大豆後,每英畝玉米產量從127蒲式耳增長至177蒲式耳,增幅達到40%;每單位大豆產量從37蒲式耳增長至52蒲式耳,增幅達到37%。其中2012年玉米和大豆產量均大幅減少主要係美國大旱天氣所致。

1654927086 189 1000

浙商證券認為,轉基因品種上市後對種業市場的影響如下:

1)種子價格提高、種業擴容。

轉基因品種由於研發時間長、經費投入大,一般會增加專利基因的知識產權費,參考國外為10-20元/畝,因此轉基因種子定價一定高於非轉基因品種。轉基因品種滲透將逐步帶動行業擴容。

2)行業分化加劇,集中度提升。

轉基因種業競爭壁壘極高,若轉基因品種成功上市,轉基因性狀儲備豐富、轉育技術成熟的技術公司以及市場布局領先的種子企業將會充分受益。性狀公司或將實現盈利從0到1的突破,頭部種企業或將實現業績和市占率的進一步提升。

此前招商證券稱,國內轉基因玉米商業化仍在穩步推進,或在糧價周期外,為種子行業增加技術革新的又一增長動力,布局較早的性狀公司及種子企業或再添盈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