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健康網》骨鬆恐致手術效果差 8類人術前需接受骨密度檢查

phpRgsS9z

2019年國際骨密度測量學會(ISCD)建議,糖尿病、炎症性關節炎等高危險族群,需要手術前後進行骨密度檢查;圖為情境照。(圖取自Freepik)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在高齡社會中,骨科手術是一個很常見的治療方式,尤其是人工關節置換手術、脊椎手術。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暨成大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戴大為在臉書專頁「骨科戴大為醫師」與個人網頁表示,2019年國際骨密度測量學會(ISCD)建議,以下高危險族群需要手術前後進行骨密度檢查(DXA)。

●糖尿病(>10年或控制不良)。

●炎症性關節炎(如類風溼關節炎)。

●慢性類固醇使用(每天超過1顆(5mg),持續3個月以上)。

●50歲以上曾有低能量骨折患者(沒有撞很大力就骨折)。

●慢性腎臟疾病,3、4、5期(腎絲球濾過率GFR<60)。

●活動能力受限。

●吸菸。

●手術中發現骨質差。

戴大為以「建築師不會把房子蓋在土石鬆動的山坡上」比喻,骨科醫師也不喜歡把釘子或人工關節放在很疏鬆的骨頭上,然而,對於年齡較大的患者,手術可能會面臨更多的風險。研究顯示,骨質疏鬆是一個可能會導致手術失敗或是長期效果較差的因素。因此,在手術前後及時進行骨密度檢查和相應的治療非常重要。

骨質疏鬆手術後併發症的風險增加

戴大為分享一項2020年發表在《骨與關節外科雜誌》(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的研究,對124名年齡超過50歲、需要接受人工關節置換或胸腰椎手術的患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其中45%的女性和20%的男性患有骨質疏鬆,只有3%的女性和10%的男性擁有正常的骨密度,這些患者可能會面臨更高的風險,如手術失敗、骨折和其他骨科手術後併發症的風險增加。

戴大為說明,基於這個研究的結果,骨科醫師和其他醫療專業人員,應該更加關注手術前的骨骼健康。透過骨密度檢查,醫師可以更了解患者的骨質狀況,並與患者一起討論治療方案。此外,進行骨質篩檢還可以幫助預測手術後的風險,並且可以在手術前後進行必要的預防措施,減少手術後發生併發症的風險。

戴大為表示,臨床實務和理想總是有差距,且骨質疏鬆是慢性病,或許不會立即致命,不過一旦發生骨折、植入物鬆脫等狀況,影響生活品質甚鉅。若自己或家人長輩朋友要接受骨科手術,又有上述危險因子,不妨主動詢問醫師是否可以安排骨密度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