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還原真實的中共:共產黨大力擁護民主!?

故事一開始,我們來看看幾段話。

這是1933年某政治領導人談的「民主化目標」:「一、將國民黨一黨一派的獨裁政體改變為各黨派各階級合作的民主政體。二、允許人民有言論、集會、結社自由;最低限度也應釋放政治犯,開放黨禁。」

在1944年,同一人又表示:「中國是有缺點,而且是很大的缺點,這種缺點,一言以蔽之,就是缺乏民主。中國人民非常需要民主。」

「我們並不害怕民主的美國的影響,我們歡迎它;美國人發揮美國影響的其他方法是多談美國的理想;在中國或在美國,每一個美國官員見任何中國官員時,可以談論民主;每一個在中國的美國士兵都應當成為民主的活廣告,他應當對他遇到的每一個中國人談論民主。總之,中國人尊重你們美國人民主的理想。」

猜猜這是誰說的?答案揭曉:毛澤東。

對比當今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社會的發展情況,和中共領導人當年自己說的話截然相反,這不是大笑話嗎?

其實還用不著和現在的中共相較,我們來看看1930、1940年代中共的實際作為吧!一直以來都有一部分輿論認為共產黨一開始是有理想的,只是後來變壞了,上面這些「談話」可能又會欺騙一部分人,因此,我們有必要直接檢視毛澤東當時的作法。

先來看看毛澤東說出這些話的時空背景。1930年代,共產黨正面臨國民政府的大力清剿。自民國19年(1930)12月第一次剿共開始,到民國23年(1934)10月為止,國民政府總計發動過五次剿共,共軍實力遭到重創。之後共軍突圍,展開中共所謂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其實是逃亡)」,共軍兵分多路,分別行經湘、黔、滇、川、康、甘、青、豫、晉等省,最後在陝北會師,建立根據地,國民政府亦集結多路軍隊於晉陝甘川區域,準備一舉滅共。不料在民國25年(1936)12月12日爆發西安事變,抗戰前的剿共嘎然中止。

西安事變後,第二次國共合作開始。中共建立的「蘇維埃政府」改稱「中華民國特區政府」,占陝甘寧三省之邊地,形成了「國中之國」。1937年1月13日,毛澤東、朱德率部將中央機關由保安遷至延安。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共打出了「抗日」與「民主」的大旗,大肆宣傳蠱惑。一時間,延安,成為許多熱血青年心中的「聖地」。大批知識青年懷抱愛國救亡的熱情,克服艱難險阻、甚至冒著生命危險,奔赴延安,投身共產運動。

在對外宣稱擁抱民主的同一時期,毛於1941到1945年在延安發動「整風」政治運動,批鬥、整肅知識份子,原先懷抱熱情理想的知識青年一時間噤若寒蟬,延安陷入一片腥風血雨。這種言行相悖,從某種程度上證明了中國共產黨從創黨初始就只是抱持投機心態,它從來就沒有一個一貫的「左派」意識型態。

因為逃亡,中共的元氣大傷,它當時最需要的,就是生存空間。為了生存下來,共產黨不惜積極擁護民主,希望國民政府能「民主化」,允許多黨政治。如此一來,共產黨會成為合法政黨,躲過覆滅的命運;且因許多共產黨地下黨員都被捕獲,它也要求國民政府釋放政治犯。

當時毛甚至不惜運用統戰手法大力拉攏美國,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在這個目標下,毛力讚美國民主,現在「邪惡的美帝」當時曾是中共的救世主,令人啼笑皆非。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還原真實的中共:共產黨大力擁護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