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延安日記(79)

來源: 延安日記

作者: 弗拉基米洛夫

dasfasdgaf

1945年4月10日

帕特里克·赫爾利在華盛頓記者招待會上的講話,使延安深感沮喪。中共領導人認為,這位美國大使的講話,是從政治上對共產黨在國內外的地位重重的一擊。

毛澤東怒氣沖沖地談到「美國對華、特別是對共產黨的新政策」。他對美國援助所抱的一切希望都破滅了,於是就大罵赫爾利是「帝國主義者」。可是就在五個月前,毛澤東還稱讚這位「美國總統的使者的傑出才幹」,感謝赫爾利將軍「對中國人民所抱的友好感情」。宴會上,毛澤東曾說過多少親切的話;當時他多麼愉快,而他對那位「頭腦清醒的美國政治家」的能力,又是多麼讚賞啊!

感情變化多快啊!正像俄國俗話所說:「先捧場,后罵娘。」

4月3日,中共領導人收到了關於美國大使講話的新聞報導。第二天,中共領導人召開非正式會議,會上提出兩項建議:

1、發表一個答覆聲明:

國民黨也是個武裝的政黨。此外,它武裝奪取了政權。

給國民黨提供援助,就是增強它的挑釁的、反革命的核心力量,這樣做,最終會導致新的內戰。

答覆赫爾利:蔣介石是個法西斯分子!

批駁赫爾利關於共產黨請求美國給它提供武器和軍事裝備的講話。

2、致函帕特里克·赫爾利,向他提出抗議。

但是,4月6日,五個最高領導人開會,決定不採取這一行動。

這裡普遍對赫爾利不滿,好像誰都不打算原諒他的所作所為。毛澤東命令複印去年11月9日晚草就的、由赫爾利和中共中央主席簽署的國共協定,便足以證明這一點。

影印本交給了董必武。不久他就要乘飛機前去參加舊金山會議了。影印本將在適當的時候交報界發表。那時,赫爾利就無法否認協定草案的存在了。如果報界懷疑這個文件的真實性(這個協定畢竟是個密件),董必武就將出示協定原件,這樣就會損害赫爾利的名譽,因為原件上有他的署名。

赫爾利出訪倫敦,同丘吉爾進行了會談。他即將去莫斯科會見斯大林,據說將向斯大林轉交羅斯福總統的親筆信。中共對此深感不安。人們普遍猜測,赫爾利的活動是同遠東問題、主要是同中國問題直接有關的。

1945年4月12日

本屆中共中央全體會議正在討論任弼時和康生的報告(草稿),代表大會本來應該已經開起來了,但是對這兩個報告的不滿,已經發展成激烈的爭吵。特區黨組織的代表們,在小組會上辯論得特別激烈。高崗是個代表小組的組長。代表們的心情是不難理解的,因為整風對特區的打擊最大,想使他們平靜下來是不可能的。他們回顧了中國共產黨的全部歷史。陳獨秀、李立三、博古、王明、「莫斯科派」,還有康生及其一夥,統統受到猛烈的抨擊。

毛澤東正在採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來結束事態的逆轉。代表們一個個被叫去進行個別談話。

中央全會一致通過了中共中央主席所作的政治報告。對軍事報告提了些意見,報告隨即作了適當的修改。

劉少奇關於修改黨章的報告(草稿),也獲得批准,但是其中並沒有把毛澤東抬到高於黨和可以不受批評的地位的詞句。

至此,共產黨擴大的中央全會議事日程上的問題,已全部討論完畢。但是,對任弼時和康生的報告的辯論拖長了時間,中共領導不得不將召開代表大會的時間推遲一星期左右。

不出所料,任弼時的《論1931年1935年間黨的政治路線》的報告,觸發了一場激烈的辯論。毛澤東很聰明,把這個報告從代表大會日程中移到了全會上來,如果不這樣做,結果會怎樣,當然只有他知道。

1945年4月14日(1)

美國總統弗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突然于4月12日去世。

羅斯福的去世不僅僅是美國的巨大損失。他是一位明智的、有遠見的政治領導人。

他是在畫家為他畫像時去世的。

副總統哈里·杜魯門接任總統。

蔣介石給他所屬將領的密信:

共產黨正加緊對日占區進行控制,目前忙於在湘中、皖北和長江流域一帶擴大其影響。

共產黨正大肆進行不利於民族解放戰爭的宣傳。

共產黨正採取一切措施,阻撓中國軍隊的反攻,並在國內製造混亂,為此正尋求外國援助。

蔣介石號召他的軍隊的將士加強紀律。他指出他的參謀總部腐化成風,將官們欺騙統帥部。

國民黨的全部夢想,就是靠它自己的力量把日本人趕出去。這將有助於他們控制淪陷區。

美國電台評論員要人們警惕未來的中美關係。這些美國人說「戰後的美中關係,對我國來說意味著美國的戰爭與和平的問題。」

這些偽君子,說什麼重慶和延安的關係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大國不應捲入這一年深月久的爭端中去。把這些話與這裡實際發生的事情加以對照,那真有意思。

中共中央主席把任弼時和康生的報告移到全會上,目的在於給激烈的爭執降溫,他的這一招效果很好,當前有關這兩個文件的辯論就證明了這一點。大多數代表想起黨員幹部和非黨人員審查委員會,想起整風中所受的打擊,仍然心有餘痛。在全會的一次會議上,當討論到任弼時的報告時,白髮蒼蒼受人尊敬的林伯渠都不禁流下了眼淚。這就不難想象,如果報告弄到代表大會上去討論,結果將會如何。

林伯渠是特區的代表之一,共產黨創立時期的黨員。

對這兩個報告的憤怒感情,可能會使人們注意到中共中央主席十年來的政治路線。所以他非常注意要設法緩和辯論時的尖刻語氣(最好是能使討論收場)。毛澤東不斷召開出席本屆全會的各代表團團長開會。在最近一次彙報會上,中共中央主席指責代表團團長「對思想感情腐朽落後的人太軟弱了」,要求他們強硬些,以便結束對任弼時的報告的討論。

1945年4月14日(2)

高崗明顯地感到,要改變代表們這種普遍的思想情緒,是他力所不能及的。於是,中共中央主席宣布,他要給「留尾巴」留得最多的各代表團講話。這首先就指特區代表團。

中共中央主席急於要使任弼時的報告順利通過,以便縮短這場辯論,因為辯來辯去,意見不一致和不滿的險兆露頭了。毛澤東自恃其在黨內享有絕對權威,想給代表們開導一番,使形勢能「健康」發展。他想把這些感情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來,使得代表大會能百事順利,誰都對「康生同志的錯誤」閉口不信。

情報局局長的行動,都是受中共中央主席指揮的。這就是說,對這個委員會的活動稍加批評,都會或多或少引起人們懷疑毛的政策是否正確。

毛澤東把王明變成他政治棋局中的一個卒子了。把這個原共產國際執委會的委員選進中共中央,能消除莫斯科的懷疑(整「教條主義者」,想用金醫生的藥劑毒死王明,季米特洛夫的揭發電報,毛同美國人會談的某些方面)。毛澤東已經給代表們施加了壓力,力圖使他們相信,在即將召開的代表大會上,把王明選進新的黨中央委員會是必要的。

由於長期對王明進行誹謗和對輿論施加壓力,他成了不受代表們歡迎的人。這也是代表大會推遲召開的另一個原因。要把王明重新選進中共中央是條妙計,這會帶來許多政治上的好處。因此,毛澤東並不急於召開大會。

這些年來,毛澤東一直在攻擊國際主義者,煽起人們憎恨「莫斯科派」和「教條主義者」的感情,換句話說,他一直在煽起黨內鬥爭的火焰,或者不如說,煽起一場旨在消滅他的政敵的大火。但是,現在他力圖撲滅這場火災,以達到他的策略目的。毛如此固執己見,令人不勝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