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晚清為何有一個外包的政府機構?

shuiwuga

在鴉片戰爭之前,清政府也是有海關的,這就是著名的粵海關,因為一口通商的緣故,有這麼一個海關也就夠了。這個海關,直接隸屬於內務府,因為收來的進出口稅,主要是用來購買皇室需要的海外珍品,比如自鳴鐘和打簧表。這個海關,主要事務,都由十三行的商人代辦,他們要做的,除了留出一部分錢用來給皇室買東西,剩下的,就都自己分了,反正,海關的人,也都是旗人,自家人的事兒好說。

鴉片戰爭之後,五口通商,但只有上海一地,商貿繁盛,其他的通商口岸,包括原來的老口廣州,反而都衰落了。鬧太平天國的時候,全國上下都不消停,1853年,上海被小刀會佔了,但租界小刀會沒有動,外貿生意還是照舊。可是,上海道台收不到進出口稅了,很是著急。就跟英法美三國的領事商議,能不能有個辦法來解決。領事們決定成立一個機構,由外國人代收進出口的稅款,被叫做稅務司。英國人李泰國,成為第一任稅務司。由於上海一地,佔了當年進出口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這個稅務司,就等於是全國的總稅務司。

忙於對付太平天國的清政府驚奇地發現,這個由外國人管理的機構,徵收到的稅款,要遠遠高於原來上海道台徵收的數額。在財政極度困難,特別需要錢的當口,這筆錢幫了大忙。所以,在小刀會被粉碎之後,這個稅務司,就原樣存在下來了。直到中央政府有了總理衙門,總稅務司就名正言順地成為隸屬總理衙門的一個政府機構。在李泰國被換掉,赫德做總稅務司之後,由於赫德了解中國人,也了解中國官場,比較會做人。更主要的是因為海關收入,逐年增加,到了1870年代,已經增長到每年兩千多萬兩白銀(當年清政府全年的財政收入,不過7、8千萬兩),由原來微不足道的收入,變成朝廷的財政支柱。要知道,這是在進口稅值百抽五的低稅率情況下實現的成績。總稅務司作為一個事實上的外包機構的體制,就維持下來了。

總稅務司,從開始就是外國人辦的,不僅主要負責人,底下的辦事人員,也是外籍的,中國人原來只能做清潔工,到後來,才有一些最低級的辦事員。所有進海關的人員,必須是大學畢業。由各國使節推薦,但由赫德選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幹預海關事務,赫德反覆強調,海關是中國的海關,所有僱員,必須聽命于清政府。但實際上,所有僱員,只聽命於他一個人。

海關的薪水特別的高,新僱員被錄用之後,從最底層的B記四等幫辦做起,每月還有兩百大洋。等升到一地的正稅務司,薪水則有兩千大洋左右。只是,在這個過程中,所有僱員,都要定期輪換就業地點,而且不能有絲毫的貪污行為,只要有了丁點的貪污嫌疑,就會被立即解職。所以,在赫德手上,海關一直保持了它的效率和清廉。比起它貢獻的稅款來說,那點高薪,就不算什麼了。

看在總稅務司大額的稅款面上,雖然清政府對這樣一個事實上的外包機構,也心裡直犯嘀咕,但是,始終下不了決心要改換體制。因為,他們知道,只要換成了中國人干,不僅效率下來了,廉潔則更談不上,海關的稅收,就跑冒滴漏得一塌糊塗。加上赫德又很會辦事,經常會像清朝官員那樣,孝敬西太后。1894年西太后辦60大壽,赫德的私人奉獻,比任何一個官員都多。不看僧面看佛面,誰也捨不得改變了。

當然,由於赫德這個英籍愛爾蘭人的存在,英國也得到了比其他西方國家都多的好處,非常巧妙地維護了英國的在華利益。因此,英國政府封他為男爵,而清政府,則給了他頭品頂戴,以及祖孫三代的封誥。

一個國家,只有外包的機構才能保持效率和清廉,說明了什麼呢?

來源: 張鳴

作者: 張鳴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