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國歷代周邊極限疆域

  • 歷史

20190506111553587

突然覺得應該統計一下中國歷史上到底佔過多大的地方,梳理下祖先們開疆拓土的成就。因而略加考據,遂著此文。

Part1:中南半島東區

20190506111553476

最南端位置:北緯17度,越南順化;北緯12度(極短時間)

佔據時間:西漢武帝元鼎六年(前111)-東漢獻帝初平三年(192);隋大業元年(605);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明仁宗宣德三年(1428);

大家都知道越南北部有一千年左右的時間是屬於中國的,被稱為「北屬時期」。但是其中大部分時間只有榮市以北的小塊區域屬於中國,更南的部分呢,就不一定了。

中國在越南達到的最南邊界是北緯17°的順化城,本人習慣稱為「日南郡順化」。從公元前111年漢武帝滅南越,至公元192年天下大亂日南郡被亂徒奪取,前後約三百年,在此期間中國在今越南地區設有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公元192年日南郡本地豪族發動暴亂,朝廷討伐失敗,後來孫吳、東晉、南朝都有過征討,但均無建樹,自此中國的南界長期維持在北部灣,直到……

公元605年,即隋大業元年,隋煬帝發兵攻滅了佔據日南郡的林邑國,連本帶利使得中國疆域一度接近了湄公河口,置比景、海陰、林邑三郡,這是中原王朝曾經到達過的最南端。但是旋即在當年林邑舊貴族起兵造反,三郡立馬丟失。隨後隋朝注意力集中在了東北的高句麗和西北的吐谷渾,再也沒有關注過這兒。

明朝永樂年間,時為明朝屬國的安南發生謀反事件,最終導致前朝王族全滅,等到明軍南下消滅叛軍時發現已經前朝王族已被叛軍殺盡,王位無人可當,於是在1406年設立交趾布政使司,將越南再次統一進來。但是當地很快就又……犯老毛病了,1428年即丟。當時的當政者宣德帝認為價值不大,未予以反擊,中越邊界便一直維持到現在。

Part2:中南半島西區

20190506111553385

最南端位置:北緯15度,緬甸克倫邦、寮國萬象、泰國清邁

最西段位置:東經93度,印度曼尼普爾邦、孟加拉灣

佔據時間:明成祖永樂十一年(1413)-明神宗萬曆三十四年(1606)(完全丟失)

自從元朝滅掉大理國之後,中國第一次在雲南建立起了較為穩固的統治。元、明兩朝對西南頻繁用兵,先是元朝消滅了舊大理國最後的白族抵抗力量,後來明朝又恩威並用改土分流(這招特費勁)繼續加強。在明朝初期,疆域一度達到頂峰,情況如圖。

1413年,即永樂十一年,明朝在雲南南部設立十個宣慰司,為:麓川平緬、木邦、孟養、緬甸、八百、車裡、寮國、大古喇、底馬撒、底兀剌。當時擁有幾乎緬甸全境、泰國北部、寮國北部、印度東部一區,毗鄰孟加拉國,可觀印度洋之潮。

但從1531年開始至1606年,緬甸、寮國的地方勢力逐步攻陷了這些宣慰司,在一番長期而艱鉅的拉鋸戰和扯皮之後,中國的西南疆域退縮到了和今天相差無幾的地方。只有越南以北、緬甸以東的地方的漢化速度超過獨立速度,成為了延續至今且及其穩固的中國領土。而曾經存在過的印度洋出海口則成為了昨日黃花。

Part3:喜馬拉雅區

20190506111553626

最外端位置:克什米爾中部,錫金、不丹及尼泊爾部分區域。

佔據時間: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明崇禎十五年(1642);清聖祖康熙五十九年(1720)-道光時期

1271年元朝以大兵壓境逼迫西藏地方政權歸順,從此西藏第一次成為了中國領土。至1642年又一波蒙古人(衛拉特人和碩特部)奪取了混亂中的西藏,青藏高原第一次「統一期」的邊界線基本一直維持著這個狀態。

1716年,準噶爾人滅掉了當時統治西藏的政權和碩特汗國,旋即在1720年清軍護送六世達賴入藏,驅逐準噶爾人。至此時邊界基本還是這個樣式,直到英國人和印度錫克人的到來……巴達山克、坎巨提、錫金、不丹、藏南……中國丟掉了世界屋脊上的一塊又一塊土地,直到本朝立國方才止住。

但是在這裡要插一嘴,如果不限定於中央王朝的話,中國割據勢力曾經在西南高原幹出過更廣的國境線,那就是吐蕃王朝在公元800年前後鼎盛時期的邊界。當時吐蕃的鐵蹄進入了孟加拉國,其勢力沿恆河而下,直達河口的孟加拉灣,整個北印度都在藏人的羽翼之下。

Part4:阿富汗區

20190506111553727

最西南端位置:伊朗東部

佔據時間:唐高宗顯慶二年(657)-唐高宗麟德二年(665)撤兵自治;唐玄宗開元二年(714)一度再次進入,後又被蠶食,玄宗天寶十一年(751)完全放棄。

公元657年,即唐顯慶二年,唐滅西突厥,自此整個突厥王庭都成為了中原王朝的屬民。在此前的651年阿拉伯強盜毀滅了薩珊波斯帝國,和唐朝有交情的波斯王子俾路斯攜子尼涅師逃到長安,請求唐朝幫助復國,並允諾成為藩屬,於是在西突厥被消滅後的661年,唐庭在吐火羅(今阿富汗)設立了一堆都督府,其中就有今天看來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伊朗省行署」的波斯都督府。

但是唐朝當時的戰爭重心已經轉向了東北的高句麗,在吐火羅的統治極不穩固,加之當時阿拉伯人開始向此處滲透,到了665年便從蔥嶺以西撤退了,失去了對吐火羅的實控權。於是在這一堆都督府上只能打個「661-665」的苦逼標籤,象徵著曾經存在的直接統治。

不過高宗沒有因此食言,678年俾路斯及其數千隨扈被送到吐火羅進行復國運動,但是在進行了二十多年的鬥爭後,終覺無望的俾路斯回到了長安,終老於此。此後唐朝在吐火羅的痕跡逐漸消失,儘管玄宗即位後曾努力試圖恢復控制權並一度成功,但最後未免失敗,751年怛羅斯一戰之後,唐朝徹底放棄了對吐火羅的念想。

Part5:河中地區(阿姆、錫爾兩河流域)

20190506111553743

最西北端位置:鹹海(一稱遠至裏海)

控制時間:唐高宗龍朔二年(662)-唐玄宗天寶十一年(751)

公元662年,即唐龍朔二年,唐朝消滅了當時「還不死心」的前西突厥屬國鐵勒,自此完全統一了西域,並將國境西界推至鹹海(更有裏海一說),設置了各種羈縻都督府,直接受安西、北庭兩大都督府管轄。

唐朝在中亞的統治較之在吐火羅的要安穩的多,中間除了吐蕃有時候會來攪局之外一直沒有出大事,而在武後長壽元年(692)王孝節大破吐蕃入侵之後安西進入了一個平穩時期,鹹海這個「西湖」也一直在控制之下。但是由於羈縻制度使得各地地方勢力享有過高的自治權,給了黑衣大食(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蠶食的機會,河中地區逐漸落入阿拉伯人手中。

之後的751年怛羅斯一役使唐朝統治退回了「天山南北」這一傳統中國國境範圍,而755年安大胖子在北京造反之後,整個西域旋即被吐蕃吞併了,從此中原王朝的足跡再也沒有跨越過帕米爾高原。

Part6:西伯利亞

20190506111553533

最北端位置:約北緯60度

控制時間: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647)-唐高宗儀鳳四年/調露元年(679)

公元647年,即唐貞觀二十一年,太宗滅東突厥,擒頡利,在故東突厥王庭設置燕然都督府,後改為安北都督府。都督府北界深入西伯利亞腹地,在黠吉斯(柯爾克孜族舊地)下轄堅昆都督府,在貝加爾湖以北轄余吾州。

但是這個廣大的北界沒有維持多久,儀鳳四年(679)舊突厥貴族叛亂,建立後突厥汗國,多次討伐依舊未能剿盡。唐朝於是在684年放棄了這一區域,696年正式將安北都護府遷至今內蒙。

Part7:朝鮮半島

20190506111554802

最南端位置:1.北緯37度;2.北緯38.5度左右。

最西南端位置:2.濟州島及今全羅南道、全羅北道、忠清南道。

控制時間:1.漢武帝元封二年(前109)-漢元帝建昭二年(前37);2.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唐高宗咸亨三年(672)(紅線為漢代疆域,藍線為唐代疆域)

公元前109年,漢武帝消滅了東北的衛滿朝鮮政權,其後在其舊地設立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史稱「漢四郡」。前82年,臨屯、真番二郡併入樂浪、玄菟二郡,同時玄菟郡移治遼東。

從設立開始,四郡就不斷受到周邊少數民族的攻擊,尤其是高句麗。雖然中間有光武帝、遼東公孫氏、慕容前燕政權等等不斷的壓制,但最終沒有保住四郡,不僅如此,還丟掉了自周朝就佔據了的遼東半島,從此四郡舊地離了王化,一直處在高句麗手裡。

隋唐時期,朝鮮半島北部為高句麗所據,都平壤;西南角為百濟;餘地為新羅,都金城。隋煬帝三次大舉進攻高句麗企圖奪回遼東,然而損兵折將無功而返。到了唐朝,在多次攻擊之後,首先是百濟在660年被滅,唐朝在此設立熊津都督府,隨後在668年高句麗被滅,唐朝在平壤設立安東都護府。但是新羅隨後迅速開始爭奪勝利果實,先是在672年奪取了熊津都督府,隨後協同新興的渤海國步步緊逼將唐朝又擠回了遼西。安東都護府也一遷再遷,從平壤到遼東再到遼西再到河北,在安史之亂鬧哄哄中的761年,安東都護府被撤,與此同時契丹人逐漸壯大,從此東北逐漸步入了遼金時期。

Part8:缺席的外東北

請允許我對吉林省的原東界:鄂霍次克海的失去表達哀思之情。自唐朝設立黑水都督府以來,在長達千餘年的時間裏中國的東北界一直維持在斡難河——外興安嶺——庫頁島一線,時不時還能往外突出去,直到一百多年前的全線崩盤。而在江東六十四屯遭受屠殺之後,「黑龍江北是故鄉」再也無法從任何一個中國人的口中說出了,當年的黑水都督府、奴兒干都司、吉林將軍轄地如今成為了各種「斯克」,不再擁有方塊字的名稱。

外東北的失去是中國的一場重大災難,而歷朝歷代在東北的疆界也多少因此被關注者們所熟知。之所以不在此贅述,一者是此處疆界幾乎無變化,二來略知歷史的人都能描繪出邊界的形狀,最後是我實在不想把這塊疤揭下來細細「品」一邊然後再做一張示意圖。

細觀自秦以來的兩千餘年,中國的領土一直在不斷的伸縮當中,至唐高宗李治與清高宗弘曆時期兩度達到頂點,然後又再次退縮。

2012年9月14日

作者:唐明俊

來源:博客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