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醫良言「是葯三分毒」 藥物不良反應知多少

良藥苦口利於病,古往今來,葯都是用來治療疾病的。只是“是葯三分毒”,伴隨在療效之下的,是藥物本身就有的不良反應。雖然現代每款藥物外包裝都會標明不良反應如何如何,可相信大多數人壓根不會看看,反正聽醫生的囑咐,喝下吞藥片就對了。其實這是很危險的行為,因為不良反應或者就決定你是否適合這款藥物。

藥物的不良反應,指的是合格藥物在治療時,出現與劑量無關的有害作用。不良反應有過敏、副作用、有毒三類,嚴重程度逐漸提升。

過敏

藥物過敏,與個人免疫系統或個體遺傳有關,與藥物使用劑量關係不大,一般表現為皮疹、腹瀉等不適癥狀。唯一要注意的是,對某種藥物沒有過敏反應,不代表永遠都沒有過敏反應。反之,在服用藥物後出現皮疹腹瀉狀況,需要警覺是出現藥物過敏現象。

副作用

藥物副作用的產生,往往因為治療某些癥狀,恰恰與人體某些組織器官運轉有關係,所以在糾正癥狀的時候,影響到其他組織器官運轉。所以除了少數特定藥物外,醫生更推崇藥物的靶向性,追求精確治療。在能夠治癒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劑量和服用時間。

毒性

藥物毒性,需要認真對待的主要有三種,分別是“致基因突變、致癌、致畸”。特別是許多癌症治療藥物,就是靠毒性來殺死癌細胞,而正常人如果誤用,就會錯殺無辜的正常細胞,無異於服毒自殺。另外藥物的毒性傷害,不一定隨著停葯而直接結束,往往會停留在人體一段時間,甚至有累積增加的效應。

不良反應發生頻率如何判斷

正規藥物說明書會明確標明藥物不良反應的頻率,大多數發生頻率可以參照以下數據自行判斷。

非常罕見:不良反應發生率<0.01%

罕見:不良反應發生率>0.01%且<0.1%

少見:不良反應發生率>0.1%且<1%

常見:不良反應發生率>1%且<10%

非常常見:不良反應發生率>10%

最後,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院感染控制科副主任醫師陳祖輝指出,用藥治病首選當然是療效好,不良反應少的藥物,可並非全部藥物都能如此理想,但為了治癒該疾病,不得不使用。因此患者服用這些藥物時,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正確使用。

來源:家庭醫生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