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繼芯片之後,中國的麵板行業也將遭美國卡脖子?

“整體風險我們認為是可控的。”TCL華星高級副總裁趙軍在9月初的一場媒體溝通會上,談及中國麵板行業是否存在被卡脖子的風險時對AI財經社說。

  芯片行業在關鍵技術上遭到美國卡脖子,繼而引發了國內對國產麵板行業的擔憂,畢竟一塊屏、一顆芯,是很多電子產品的標配。

  令趙軍做出上述判斷的,是中國大陸已成為全球液晶顯示行業的核心。在中國大陸地區,到2021年建設完成的、能生產32英寸以上大尺寸液晶的高世代生產線,將達到21條,產線布局占到了全球約三分之二。從產能占比來看,2019年中國大陸占到全球的42%,今年將達到51%,明年則會繼續攀升至63%。

  “中國半導體顯示行業、麵板行業已經成為國外在這個領域公司的主要業務來源。他們不會自己卡自己的脖子。”趙軍在溝通會上說。

  另一方麵,一位行業人士告訴AI財經社,美國自己並沒有發力顯示行業,在該領域的影響力相對較小。

  但就在幾天之前,三星、LG顯示斷供華為高端手機麵板的消息傳來,主要原因是兩家廠商的高端顯示麵板驅動芯片使用了美國技術。因此,即便它們均非美國企業,也不可向華為供貨。這是一個不好的信號。而國內顯示行業的關鍵設備和先進材料,還依賴日韓供應商。

  中國麵板行業有無被卡脖子的風險?“就看美國是否通過長臂管轄,限製日韓企業。”一位行業人士對AI財經社說。

  依賴日韓

  國內顯示屏行業的一些關鍵設備和先進材料,依然依賴於海外供應商,集中在日韓。

  在大部分手機都采用的OLED顯示屏領域,真空蒸鍍機號稱“屏幕界的光刻機”。蒸鍍是OLED生產工藝中的核心環節,就像光刻機之於芯片一樣,蒸鍍機把握著全球OLED行業命脈。京東方前工程師肖頌對AI財經社說:“蒸鍍機理論上比光刻機還要難。”

  而這項心髒技術掌握在日本佳能手中。高端蒸鍍機全部來自日本一家名叫Canon
Tokki的小工廠。Tokki於2007年被佳能收購。不論是三星顯示部門還是國內的華星光電、京東方,想量產穩定可靠的OLED顯示屏,都離不開這家企業。但Tokki蒸鍍機的年產能不到10台,單台售價過億美元,十分昂貴且搶手。

  “基本被三星買完了,國內很少搶到。”肖頌稱。

  三星作為Tokki早期客戶,曾在2006年後者麵臨生死存亡的時候,堅持合作幫助它度過了生存危機。後來,雙方簽訂了協議,一度每年生產的設備全部供貨給三星。這也讓三星在OLED搶占了先機。直到2017年Tokki產能提升後,京東方和華星光電才拿到采購名額。

  除了“屏幕界光刻機”之外,做過光刻膠市場調研的行業人士杜鋒對AI財經社說,京東方號稱現在采用的光刻膠有相當一部分是國產自研了。“但其實是日本合成橡膠公司(JSR)給它的專利授權和技術提供。”

  他解釋道:“簡單來說就是,在國內購買普通原料,然後跟日本公司提供的一些占比極低的材料,攪拌混合,在一個無塵車間內把它做成光刻膠。”

  光刻膠是麵板製造的上遊關鍵原料,相關技術被美日壟斷,日本在成品及上遊材料方麵占支配地位。“沒有人家的核心原料,你是肯定做不出來的。”杜鋒說,“我們隻是完成了一個表麵的國產化,但其實還是一個高級的組裝工廠。”

  除了光刻膠,能夠讓玻璃導電發光、最終變成屏幕的關鍵,是ITO靶材技術,同樣被日本主導。“ITO是在玻璃上麵電鍍用的,是一種透明的導電材料。”肖頌告訴AI財經社,ITO靶材國內每年大概消耗超過1000噸,大部分特別是高端的部分均為進口。

  “現在ITO靶材國內能做,但是在尺寸上突破困難,而且產出效率遠趕不上國外。”基於他去年的了解,國內可以做出的靶材長度不超過800毫米,而日韓企業可以做到3000毫米,差距明顯。資料顯示,中國是ITO靶材最大的需求國,需求量占全球的25%。有統計稱,2019年之前,國內ITO靶材近9成依靠進口。

  而ITO靶材的生產設備“燒結爐”,頂尖的基本上也都來自日本。據稱這樣一台設備的售價動輒上千萬元。而燒結工藝更是各家壓箱底、不會售賣的秘方。

  此外,麵板核心材料偏光片,國內自給率也處於較低水平,仍需大量進口。目前全球偏光片產業也主要由日本日東電工、韓國三星和LG、中國台灣企業奇美材料和明基材料主導。

  除了日韓,美企在高世代玻璃基板上具有較大話語權。玻璃基板是麵板行業的最上遊,絕大部分市場份額被美國康寧、日本旭硝子等幾個大廠瓜分。

  “每一個有京東方工廠的地方,都有康寧工廠。“肖頌告訴AI財經社,基本上已經屬於配套設施。

  AI財經社了解到,京東方和華星光電都形成了較為穩固的玻璃基板供應配套。京東方主要是與美國康寧合作,而華星光電則主要由日本旭硝子提供配套供應。

  “康寧世界第一,其它都和它有差距,日韓也不行。”肖頌說。美國康寧參與到中國市場超過35年,在中國的17座城市建立了辦公室,也是國內手機廠商外屏主要的供應商。其在中國投資巨大。截至2019年底,康寧在中國的投資規模已超70億美元。

  美國通過康寧在麵板行業掌握著一定的話語權。但肖頌分析,美國通過康寧打壓中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中國市場是康寧除北美以外最大的市場,失去中國市場,將給雙方都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如果美國刻意打擊,還要看日本、韓國是否跟隨。單純美國來說影響不大,美國帶來的影響主要是貿易連帶。”肖頌稱。

  而造成國內企業在關鍵技術上對外依賴的現實原因,一方麵,過去大家認為,企業越大,越需要全球化,雖然上遊材料設備國產化率在逐步提高,但不到萬不得已,還是進口成本低。另一方麵,則是國產全鏈條對核心技術的重視和投入都不夠。過去多年,類似關鍵技術落後於人的呼籲很多,但改觀很小。

  國內雙雄格局

  雖然上遊材料設備依賴海外,但不可否認,近年來,中國液晶顯示麵板的生產已經走在了世界最前列,在效率、競爭力、市場響應速度方麵,都有著巨大優勢。其中,大尺寸液晶麵板中國已經處於全球領導地位。到2023年,大尺寸液晶麵板中國會達到或超過全球70%的產量。

  同時,日韓企業在加速退出液晶麵板業務,韓國兩大廠商三星和LG均在今年退出,轉而聚焦以OLED為代表的新型產業,而OLED顯示屏更輕薄、色彩顯示更佳。

  繼芯片之後,中國的麵板行業也將遭美國卡脖子?

  分析人士告訴AI財經社,中國大陸麵板行業崛起,產能的提升加劇了競爭,令液晶麵板價格持續低迷,疊加疫情,負擔進一步加重,是韓企退出的重要原因。

  不過,肖頌對AI財經社稱,三星退出液晶麵板生產,是因為“其他所有的液晶廠都需要用三星的技術和設備”。“三星在用液晶技術來賺錢,然後發展OLED。”他表示,三星的技術和設備不光局限在麵板生產上,麵板生產的上遊也依靠它。“液晶對三星來說依然有利可圖。”

  三星和LG顯示的退出,令液晶麵板的產能進一步向中國大陸集中,多家分析機構對京東方、華星光電持看漲態度。“隨著麵板雙龍頭市場占有率的提升,行業周期性顯著縮短,麵板價格波動將大為放緩,格局長期看好。”信達電子研究認為,此輪麵板景氣度上行周期將持續1-2年。

  8月28日,TCL宣布以約10.8億美元收購蘇州三星電子液晶顯示科技有限公司60%的股權,以及三星顯示有限公司100%股權,從而獲得8.5代LCD生產線。

  “液晶電視麵板出貨量最高的還是京東方,但我們並購了那幾家產線後,規模基本上差不多了。“TCL華星光電LCD開發中心總經理趙斌告訴AI財經社。兩家企業分列全球液晶電視麵板出貨量、出貨麵積第一和第二位。雙雄格局的確立,有利於進一步提升中國大陸麵板顯示行業的絕對話語權。

  “華星更像TCL的配套企業,自給自足的感覺。“肖頌稱,京東方在規模上更有優勢。

  “從現有液晶麵板的技術格局來看,雙方確實要競爭。”趙斌稱,兩家是不同的技術流派,華星光電采用的是VA,京東方是IPS,兩者均是液晶顯示器常見的麵板類型,但華星光電更類似三星,京東方更像LG。

  雙方也會在未來的競爭中,相互滲透。華星光電此前收購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的工廠,該廠技術流派和京東方類似。而京東方此前也期望加入蘇州三星廠的競購。“兩方可能會有一個技術融合的過程。”趙斌說。

  據AI財經社了解,華星的技術路線能為TV麵板提供更好的對比度,更快的響應速度,三星、索尼的產品都屬於這樣的陣營。而京東方是另外一種方式,應用更廣。在投資上,京東方更加多元化,華星更加聚焦。

  下一代技術競賽開啟

  大尺寸LCD麵板已成為中國廠商的天下,但一位京東方LCD產線員工對AI財經社表達了悲觀情緒:“要廢了。”他加入京東方超過5年,近來愈發感受到“LCD沒有前景了”。

  OLED取代液晶,似乎已是大勢所趨。三星憑借先發優勢已經拿下OLED市場超80%的份額。中國企業尚需時間追趕。

  這是來自一線工人的直觀感受。但企業的管理者們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TCL趙斌認為,下一代顯示技術4-5年就會比較成熟,但產品商業化可能要等到十年以後,“這十年間應該還是LCD占主流”。

  但下一代顯示技術——印刷OLED和Micro
LED競賽早已提前打響。目前,國內參與新技術研發及生產的企業,一類是京東方、華星光電為代表的麵板企業,另一類是傳統LED芯片廠商。液晶取代CRT,液晶電視市場迎來了幾十年的蓬勃發展。而目前液晶顯示技術已經達到發展瓶頸。業內認為,印刷OLED、Micro/Mini
LED等創新顯示技術才是顯示行業的未來。

  OLED麵板主要有兩種製造工藝,一種是前文提到的蒸鍍工藝,另一種就是噴墨打印,也就是印刷OLED。後者被認為能極大提高有機材料利用率,降低成本,也更適合量產。

  華星光電在2015年就開展了印刷OLED的布局,2016年建了國內首條針對G4.5代試驗線,今年跟日本TJP合作,利用其在日本的產線進行OLED量產屏的開發。

  據趙軍介紹,在2022年到2023年間,華星將會投建第一條8.5代線的印刷OLED工廠。“如果能實現的話,相信是世界第一條高世代柔性印刷OLED產線。”趙軍稱。

  而Micro
LED被認為是顯示技術的”終極形態”,其直接由像素點產生顏色,從而提高了色彩表現。媒體報道,華星已經實現了mini背光產品的樣板出庫,預計明年產出。mini
LED被認為是向Micro LED的過渡產品。

  京東方對印刷OLED也有持續投入,在合肥的實驗線上進行技術、工藝、量產效率、成本對比評估。但據京東方EVP、顯示與傳感器件事業群CEO高文寶回複投資者提問中提到,京東方尚沒有確定最終的技術路線,暫時也沒有相關的產能建設計劃。在Mini
LED技術方麵,京東方也在研發,預計今年4季度量產出貨。

  分析師預計,中國麵板企業未來的規模效應將帶來盈利的快速增長,有了資金支持,中國在更先進的microLED麵板技術上將有機會趕上韓國麵板企業。

華夏新聞|時事與歷史:繼芯片之後,中國的麵板行業也將遭美國卡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