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滾落炭火中的孩子再遇二次傷害,植皮、截肢…

滾落炭火中的孩子再遇二次傷害,植皮、截肢...

西南醫院燒傷科裏的孩子。

啼哭聲中的“燒傷樓”

6月9日到11日,重慶連續3天陰雨,悶熱潮濕的街巷混雜著火鍋、紅油的味道,而我卻無心走進這沸騰的生活。

作為騰訊新聞·螢火計劃的公益體驗官,我進入西南醫院燒傷科——因燒傷臨床規模和世界領先的救治技術,它被稱為“世界燒傷四大家族”之一,每年至少要接收700-800名燒燙傷兒童。

醫院正門左手最顯眼的位置,燒傷科占據了整棟10層大樓,被大家稱作“燒傷樓”。這是此次體驗開始的地方。

滾落炭火中的孩子再遇二次傷害,植皮、截肢...

一位媽媽帶著孩子在“燒傷樓”門口。

一走進大樓,像是進入另一個季節。空調隻開到20度上下,我加了一件長袖外套。燒傷病人最怕熱,他們不能出汗,溫度一高,傷患處就奇癢無比,忍不住抓撓皮膚。

陰天下午,病房裏沒有開燈,透過走廊窗戶看進去,是坐臥姿勢各異的燒燙患者,樓道裏不時響起一兩聲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

護士說,這算一天中安靜的時候了,“每天上午換藥,是才真讓人心碎,病房裏全是孩子們的哭聲,一個哭,全都哭”,即使在這裏工作多年,她依然不能平靜對待。

全球每年有9.6萬兒童因燒傷和灼傷死亡。中國每年約2600萬的燒燙傷者中,0-12歲小兒占30%-50%。

在西南醫院燒傷科,兒童占門診患者的50%以上,占到住院患者的30%-40%。寒暑假更是兒童燒燙傷事故的高發期。

“悲劇,發生在幾秒之間”

病床上的欣欣,聽到有陌生人進病房,蜷著的身體本能地往牆裏靠了靠,懷中緊抱著一隻黃色的毛絨小駱駝。

欣欣3歲,來自貴州,長睫毛、圓臉蛋,除開臉上的疤痕,她和其他女孩並沒有什麽不同——去年冬天,她和媽媽在家中烤碳火取暖,母女倆二氧化碳中毒昏迷,欣欣滾落進炭火中。僅僅幾秒鍾,她的頭部、麵部、手部已被嚴重燒傷。

經過3次手術後,她臉上的瘢痕增生已開始顯現,耳朵上仍裹著紗布,左邊手掌已截肢,衣袖空空地耷拉在被子上。
看到我手裏的相機,她悄悄地把失去手掌的胳膊往袖子裏藏了藏。這個小舉動,讓我鼻子一酸。

滾落炭火中的孩子再遇二次傷害,植皮、截肢...

欣欣躺在床上,手藏在袖子裏。

“第一次住了2個月,之後每次手術住院20多天,已經花了十幾萬了”,孩子的母親,坐在我們旁邊不停抽泣。她在醫院照看孩子,丈夫在廣東打工賺錢,維持著家庭的開支。

和她一樣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的,還有病房裏所有陪護的家長們,他們難過的,不隻是沉重的經濟負擔,更多是為孩子未來的命運擔憂。

1歲零2個月的男孩陽陽來自重慶,我們見到他時,他的頭上纏著紗布,臉上貼著藥棉,手裏拿著糖果。他是被奶瓶中的開水燙傷的。

提起當時的場景,他的媽媽幾度哽咽,“奶瓶裏放了剛燒開的水,倒下來時澆在了孩子的頭頂”,她無數次責怪自己:為什麽要在奶瓶裏放開水,為什麽要把它放在孩子夠得著的地方,為什麽……

滾落炭火中的孩子再遇二次傷害,植皮、截肢...

被奶瓶燙傷的陽陽。

3歲的女孩晴晴,來自四川大竹,她的雙腿纏著紗布,用裙子遮住了裸露的受傷部。她的媽媽說,燙傷後,晴晴曾在ICU裏麵住了20多天,“光頭部全皮就取了三次,背部和大腿都取了皮,前後花了20多萬”,現在燒傷基本好了,又麵臨消化道出血的風險。

晴晴媽提起孩子受傷的經過,和陽陽媽一樣後悔不迭,“他老爸是廚子,鍋裏燒好油湯放在地上,事情就發生在一兩分鍾裏,她上樓喊爸爸,側身時,一下子坐鍋裏去了……”

在這裏,你會發現,發生燒燙傷的場景千差萬別,但都源自日常生活。在疏忽大意麵前,危險無處不在。

“被燒燙傷的孩子,即使救治成功,也可能留下畸形、容貌損毀和心理創傷”,西南醫院燒傷科康複治療師劉秋石說,身體上的疤痕,和心裏的疤痕,都可能伴隨他們一生。

“欣欣想不想去幼兒園?”有人問。欣欣沒有回答,似乎沒有聽見。

我們即將離開病房時,她突然小聲地嘟囔了一句,“我明天就要去幼兒園!”
她並不知道,這一次,她還需要做植皮手術,術後,至少再住院半個月。

第二次傷害

另一間病房裏,住著3位不同年紀、不同燙傷程度的小患者,最小的隻有9個月。小男孩鑫鑫,來自四川資陽,他在農村吃流水席時,不小心撞上了大鍋灶上開水。

他穿著三排扣的壓力衣,手臂和臉色呈現出紫色。這種緊繃的壓力衣是為了不讓皮膚上的瘢痕長起來,穿上非常難受。

滾落炭火中的孩子再遇二次傷害,植皮、截肢...

鑫鑫站在病床上展示自己的壓力衣。

“農村老人多,沒有防治燒燙傷常識,不知道開水燙傷了,要馬上用涼水給他降溫。半小時內都沒人給孩子做急救”。

鑫鑫媽媽說,“甚至有的老人說要用醬油塗抹,有的說用菜油,我把孩子送到縣醫院,稍微處理後,再來到這裏,路上又耽擱了一天”。

“如果當時處理及時,後果不會像現在這樣嚴重”,她說,“你們一定要多宣傳,不要再讓別的小朋友吃這樣的苦”。

滾落炭火中的孩子再遇二次傷害,植皮、截肢...

家長在孩子傷處抹藥。

另一位家長,正在給孩子腿部擦抹藥膏,她說,“孩子燙傷時,不能用強力去脫衣服。我當時就去脫衣服了,手一抓,一下就把那些(燙傷的)皮膚抓下來了”。

劉秋石說,燒燙傷事故多發於農村、山區或城中村,被燒燙傷的多為留守兒童、問題家庭兒童,“一是疏於照顧,二是預防觀念淡漠、不懂急救常識,錯上加錯,釀成嚴重後果”。

“人們出事時容易慌亂,隻想馬上去醫院,但如果第一時間急救,用冷水衝的話,就可能不會到深二度,不會留疤。防燙傷急救5字口訣,衝、脫、泡、蓋、送,但還有很多人不知道,耽誤了救治的黃金時間”。

滾落炭火中的孩子再遇二次傷害,植皮、截肢...

正確的燙傷急救五步法:“衝脫泡蓋送”。

記住五個字:“衝脫泡蓋送”

離開醫院後,接下來的兩天,我隨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燒燙傷關愛公益基金”的秘書長張代玉一起,探訪了設在重慶彭水的兒童安全課堂和科普空間,它們覆蓋了社區、小學、幼兒園。

為了讓更多的人遠離燒燙傷,燒燙傷關愛公益基金在7年前率先發起了“不要燙傷我的童年”公益項目,以“即使三歲孩子也能聽得懂學得會”的趣味科普形式,走近孩子,走近父母。

在馬峰社區的“皮皮小超人”安全科普空間,每周都有“預防兒童燒燙傷科普”安全教育課,課程由誌願者用重慶話講解。

看著屏幕上觸目驚心的燒燙傷畫麵,很多前來學習的家長搖頭歎息,嘴裏不時發出“嘖嘖”的聲音,甚至捂住眼睛不敢再看。

滾落炭火中的孩子再遇二次傷害,植皮、截肢...

彭水馬峰社區“皮皮小超人”安全科普空間,上課的家長和老人們。

在新田鎮小學的“遠離燙燙小怪獸”兒童課堂,孩子們在老師的講解下,認識存在危險隱患的物件,湯鍋、插座、燃氣灶、電熨鬥、烤箱……

為了讓學生們對燒燙傷有更直觀的了解,老師現場采用燒燙傷關愛公益基金研發的“燙燙小怪獸感溫貼”進行演示。她將感溫貼貼在杯子上,當杯子中倒入高於40℃的熱水後,“燙燙小怪獸”瞬間由黑色變成嚇人的紅色,意味著杯子中的水有燙傷危險。

老師還鼓勵孩子用情景劇的方式,演示燒燙傷急救五字口訣,3個孩子分別扮演傷者、路人、醫生,對著空氣做“衝脫泡蓋送”的動作。

在表演身上著火該怎麽辦時,孩子在地上翻滾,演示“停躺滾”。

滾落炭火中的孩子再遇二次傷害,植皮、截肢...

小學生用情景劇演示“衝脫泡蓋送”。

“我們有的時候做口頭宣教,一些家長不在乎,他們覺得事不關己,沒看到事態的嚴重性,也不會警覺”,張代玉說,而通過不同場景下的動漫化、具象化的科普,家長們能直觀了解、學習燒燙傷預防及急救科普常識,並真切地認識到,“孩子多一份安全,家庭多一份幸福”。

此次探訪,對我影響極深。3天的體驗結束,回到北京的當天晚上,我就專門抽時間給7歲的女兒進行了一次“防燒燙傷教育”,教她識別客廳和廚房等不同生活場景中潛在的危險,教她什麽是“衝脫泡蓋送”。

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平安、健康地成長,也呼籲社會關注燒燙傷兒童的治療與康複,給予燒燙傷兒童家庭政策和經濟上的支持,讓更多孩子能接受正規治療,減少傷殘。

(為保護隱私文中孩子均為化名)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滾落炭火中的孩子再遇二次傷害,植皮、截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