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引發業界關注!15萬億巨頭突發”人事地震”

  • 新聞

總市值超15萬億的蘋果,最近有點難。

近日,蘋果造車項目負責人跳槽的消息引發業界關注,據福特汽車的公告顯示,蘋果公司的造車項目前負責人管道格·菲爾德(Doug
Field)將擔任福特汽車首席先進技術和嵌入式係統總監。這已經是蘋果汽車項目第4位離職的負責人,而在過去幾個月內,汽車團隊已經連續失去了3名高管,幾乎都是蘋果汽車的頂級經理,堪稱重大人事“地震”。

梳理2021年以來的蘋果造車動態,距離其目標似乎仍遙遙無期。據幾位已經離開蘋果造車團隊的高管透露,該項目尚未確認一條明確的前進道路,導致造車進展一直不及預期。

當前,全球電動汽車的大潮正滾滾而來,更緊張的或許是傳統汽車巨頭們,“諾基亞”的魔咒縈繞,豐田、大眾、通用、福特等傳統車企都紛紛拋出了進軍電動車的計劃,計劃投資的總金額高達131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500億元)。

蘋果造車遭遇“人事地震”

蘋果造車,一場尷尬的鬧劇?

福特汽車的一則官宣,再一次讓蘋果的造車項目備受關注。近日,福特汽車正式宣布,蘋果公司的造車項目前負責人管道格·菲爾德將擔任福特汽車首席先進技術和嵌入式係統總監。

而就在管道格·菲爾德跳槽福特的消息傳出後,蘋果的汽車部門團隊便緊急召開了全體員工會議。據彭博社報道,蘋果高管在會上表示,將對汽車部門進行重組,不會裁員。

值得一提的是,管道格·菲爾德並非是退出蘋果造車團隊的唯一高管,他已經是近7年來的第4位離職的項目負責人,而在過去幾個月內,該團隊已經連續失去了3名高管,全是蘋果汽車的頂級經理,堪稱重大人事“地震”,而2016年後的幾年間,蘋果造車項目已有數百位工程師離職。

據領英的資料顯示,剛剛離職的管道格·菲爾德在蘋果有過3段不連續的工作經曆,中途還加入過特斯拉,擔任高級副總裁兼工程主管。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003%2F261276cfj00r0d9wt000pd2009d00fkg009d00fk

蘋果的造車項目——泰坦計劃始於2014年,這7年間進行得非常坎坷,甚至一度放棄了造車的計劃,嚐試轉向於自動駕駛軟件的研發,之後又重新將造車列入目標。

目前的情況來看,蘋果的泰坦計劃仍乏善可陳,相比其他同行仍處於初級起步階段。

首先來看,自動駕駛技術。截至2020年,穀歌的自動駕駛項目Waymo已經積累了63萬英裏,而蘋果汽車僅行駛了1.9萬英裏,且蘋果自動駕駛的測試進展還在放緩。此外,Waymo在其測試駕駛員的幹預下平均行駛了約3萬英裏,而蘋果隻有145英裏。

另外,蘋果造車的進度更是緩慢。蘋果曾與寶馬、現代、日產和豐田探討聯合開發和合同生產協議,但隨著這些談判陷入僵局,蘋果公司再次轉向完全的自主生產,但仍未有原型樣車被生產出來。

當前負責人管道格·菲爾德又突然離職,業界猜測,蘋果可能停止汽車項目的研發。但彭博社引知情人士稱,曾負責蘋果手表和健康項目的Kevin
Lynch或將接管蘋果的汽車部門。

汽車業資深人士分析稱,所有跡象都表明,蘋果正在縮減其汽車項目的雄心,或將從製造整車轉為智能汽車軟件開發,試圖在自動駕駛、數字駕駛艙和乘客體驗等維度發力。

蘋果的“造車夢”

作為智能手機時代最大的贏家,蘋果自然是最害怕成為下一個時代的“諾基亞”,急需尋找下一個增長點。

於是,蘋果決定殺入炙手可熱的智能汽車項目,蘋果CEO蒂姆·庫克曾表示,希望人們能“在汽車上享受類似iPhone帶來的體驗”,讓人們的車外和車內的生活變得無縫。當時,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看起來已經飽和,營收、淨利潤都在下滑,蘋果急需一款新產品。

近日,蘋果的另一大核心收入——“蘋果稅”也受到威脅,美國加州法院裁決,“蘋果稅”的規則必須修改。據CNBC報告顯示,蘋果 App
Store 2020
年銷售額或超過640億美元,按照30%的抽成比例,“蘋果稅”收入或達192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00億元)。

然而,梳理2021年以來的蘋果造車動態,距離其目標似乎仍遙遙無期。

2021年1月,韓媒報道稱,蘋果與現代集團接觸,打算在喬治亞州生產自動駕駛電動車,計劃在2024年達到年產量10萬輛;

2021年2月3日,彭博社報道稱,蘋果與現代集團談判,嚐試與現代子品牌起亞合作生產汽車;

4月22日,有業內消息人士透露,蘋果汽車項目方麵正在做相關5G+C-V2X模塊測試驗證,但蘋果汽車發布尚無時間表。

另外,據幾位已經離開蘋果造車團隊的高管透露,該項目尚未確認一條明確的前進道路,因此造車進展一直不及預期。

種種跡象表明,蘋果造車的進展較為艱難,且未來的方向仍較為模糊。但隨著幾年來的重金投入,蘋果汽車在技術專利方麵也有了一定積累。據不完全統計,從2017年至今,蘋果已經拿到超過100項汽車專利技術,涵蓋了自動駕駛、充電、車載係統、車體結構優化等多方麵。其中,智能駕駛的占比從2016年的22%上升到2020年的41%;車輛硬件創新專利占比由2016年11%增長到2020年的37%。

從專利技術來看,蘋果在電動車的積累並不算落後,甚至超過許多已經量產的新能源廠商,但當前蘋果自動駕駛最欠缺最薄弱的或許是道路數據。

專注於遠程駕駛汽車的初創公司Designated Driver的首席執行官 Manuela
Papadol表示,蘋果根本不可能製造整車,但蘋果在汽車領域的潛力依然驚人,主要涉及汽車內部空間。

全球電動車“戰爭”打響

當前,全球電動汽車的大潮正滾滾而來,蘋果已經失去了先發優勢,未來想在電動車領域分一杯羹的難度或許會越來越大。

其實,麵對這波新能源浪潮,更緊張的或許是傳統汽車巨頭們,“諾基亞”的魔咒縈繞,豐田、大眾、通用、福特等傳統車企都紛紛拋出了進軍電動車的計劃。

9月7日,全球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日本豐田汽車宣布,將在未來十年投資1.5萬億日元(約136億美元)用於電池開發及其供應係統,以保持其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在價格以及持久性方麵的競爭優勢;

大眾汽車計劃,從現在到2030年在汽車電氣化和自動駕駛方麵花費大約800億美元,計劃到2030年電動產品銷售占比將達到50%;

今年6月,通用汽車宣布,投入80億美元建立2家電動車的電池工廠,其中一部分電池為了合作夥伴本田汽車(HMC)而生產;

福特汽車在5月宣布,與韓國SK
Innovation公司成立一家電池合資企業,預計在2021年至2025年的電動車總支出大約300億美元。

很顯然,電動汽車替代燃油車的大趨勢,已經成為了全球的共識,首先來看各國政策:

國務院發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年)》中提出,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售量要達到汽車總銷量的20%左右;

美國總統拜登將簽署一項行政命令,目標2030年新能源車銷量占近50%,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或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另外,包括英國、荷蘭、加拿大、法國、西班牙等國家或地區將先後在2030年-2040年禁售燃油車,挪威禁售燃油車的時間點最早,將在2025年實行。

再看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數據,今年7月,全球電動汽車市場銷量480506輛,占當月全球汽車市場7.1%的份額,其中純電動車銷量為318000輛,占全球電動車銷量的66%,今年1-7月,累計全球已售出逾312萬輛電動汽車,已超過去年全年的總和。滲透率方麵,7月份全球電動汽車滲透率已超過9%,連續兩個月超過6%,創曆史新高。

?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1%2F1003%2Ff82689e4j00r0d9ww001dd200u000fog00vp00gj

種種跡象表明,燃油車時代正在沒落,新能源汽車時代正在加速,這一次,中國不會再缺席電動車浪潮。國產電動車製造企業:比亞迪、五菱、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等已具備先發的規模優勢,另外電動汽車最重要的三大件:電池、電機、電控,中國也都有重量級選手。

首先,電池領域自不必說,寧德時代已經占據了全球頭把交椅,全球市場份額第一;另外,憑借著中國具備最全的稀土產業鏈,中國在電機行業也具有了先天稟賦與先發優勢,比亞迪出貨量位居國內第一;電控是控製驅動電機的大腦,盡管核心的功率器件基本被外資半導體公司把控,但比亞迪已經實現了突破。

華客新聞 | 時事與歷史:引發業界關注!15萬億巨頭突發”人事地震”

相关推荐: 疫情下立功 飽受西方抨擊的中國大數據 “監控蠕變”

多項研究表明,盡管二維碼係統具有侵擾性,但這種由國家控製的大數據監測得到了公眾的支持,因為它在控製疫情方麵非常有效。 中國公眾認為西方國家最初的批評是不公平和虛偽的。 例如,有一條評論說:中國的二維碼——“侵犯隱私,侵犯人權”。澳大利亞二維碼——“極好的新工具…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