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北京智庫:美軍偵察機9月對南海出動次數大減 兩可能原因

據北京智庫「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畫」(SCSPI)微博指出,以每月發表的紀錄看,美國偵察機9月對南海出動了28次,少於8月的46次。

智庫稱,美軍今年9月累計出動28架次大型偵察機前往南海對中國大陸進行抵近偵察,較8月的偵察機架次大幅減少,可能的原因是颱風天氣和台海方向任務的牽制。

智庫也補充表示,偵察架次根據ADS-B信號統計,「由於部分美軍機在執行偵察任務時採用虛假識別碼或不開啟信號,因此實際數目更多」。

據南華早報報導指出,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8月初訪問台灣後,共軍圍繞台灣進行了數天軍演及試射飛彈,此舉觸發美方反制,包括在接近台灣之處部署航空母艦雷根號及其戰鬥群。

報導轉述SCSPI指出,在共軍發射11枚飛彈的翌日,即8月5日,美軍當天出動了4架偵察機,包括3架P-8A海神式巡邏機及1架RC-135V電子偵察機,是九月內最多的一次。

SCSPI的數據同時指出,美軍8月出動偵察機的次數又遠低於7月的67次。

報導引述廣州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張明亮認為,美軍減少在南海的出動次數與颱風無關,因為這些偵察機足以應對惡劣天氣。

他認為,美軍偵察機所以減少在南海出動,背後原因之一可能是美方感到來自區域內的「挑釁」及「威脅」減少。

他說,美軍認為被「挑釁」後一般會作出反應,但當對手減少活動時,它也會相應減少出動。

張明亮說,美軍減少在南海活動的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美方希望降低在區內的緊張局勢,原因是裴洛西訪台後已令中美關係惡化。他說,當美國尋求中方在其他範疇合作時,它就會減少類似軍事活動。


華客新聞 | 真實新聞與歷史:北京智庫:美軍偵察機9月對南海出動次數大減 兩可能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