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被拖死前,他們想讓中國前首富破產

最近,有近百名國美員工到北京鵬潤大廈36層的國美總部討薪。據說,黃光裕被討薪員工圍堵在辦公室,雙方在談判時候還產生了肢體衝突,後在警察調解下繼續商談。

10月份的時候,國美電器董事長說,到12月底之前,隻繳納社保,不發工資,順帶著還批評了員工態度。但有員工說,其實已經三個月沒發工資了,同時社保隻扣不繳,而公積金更是從6月份開始就停了

對於這種情況,員工要麽接受,要麽走人。在討薪現場,國美也說了,“沒有現金流可以給大家發工資了”。

為期8個小時的討薪,最終也是無功而返。

而欠款比員工工資多得多的供應商們也坐不住了,他們在員工討薪之前,就申請“國美破產清算”。

消息很快引爆市場,國美很快就出來辟謠:國美電器以及國美控股旗下的公司,還沒有收到任何關於破產的法律文書或者問詢談話。

國美還說,請相關各方恪守法律法規,合法合規解決爭議問題。

對於這個說法,供應商以及發布“破產”相關消息的中城院要案中心也有話說:11月底寄出的申請材料,北京一中院剛剛收到材料,現在審查的速度慢一點,但對國美的通知,也隻是時間問題。

而且,供應商方麵稱,已經給國美發過多封律師函,國美對於這個結果應該有心理準備。

也不怪這些供應商著急,國美目前的總負債大約是586.7億,最大的債主是銀行,大約有247.8億的債務,而第二大債主就是供應商們了,其應付賬款和應付票據達到144.4億。

如果國美有資產,他們可能還心安一點,但現在國美現金隻有24.09億,一年內需要還的短債就有229億,顯然是不夠的。經營狀況也一般,上半年營收121億,但虧損高達32.7億,經營產生的現金流不足1億。

8月份曾傳出消息,國美召開過兩次債權人會議,主要是銀行,國美獲得了最大債權人渤海銀行半年的展期,但其他銀行基本上都是提起訴訟、財產保全,走執行的路子了。

真難,曾經的首富也要被追債了。

國美還挺讓人唏噓的。

1987年,黃光裕舉債在北京珠市口開了第一家國美門店,隻是那時還不叫國美,但是黃光裕腦袋靈光,從1990年開始,就擺脫了中間商,開始與廠商直接對接,讓國美從眾多的門店中突出重圍。

那時候,他的對手蘇寧剛剛開店。可以說上遊廠商,就是黃光裕發跡的命脈。

1993年,黃光裕開出的十幾家門店,開創了家電連鎖模式,後來國美走出北京,成為家電行業的領頭羊。

2004年,國美和蘇寧雙雙上市,之後兩年,黃光裕成了中國首富。

2008年,國美的銷售額破1000億,再次問鼎中國首富。

不過,國美的輝煌隨著黃光裕在2008年底被調查以及隨後的入獄而告終,蘇寧進入上升期,國美慘淡經營。

最終,這兩位老對手在2022年殊途同歸,都在債務泥潭裏麵翻滾了。

在黃光裕出獄時,國美股價大漲,一些人對他帶領國美重回高峰充滿信心,黃光裕也給了強勢回應,說是18個月重振國美。

結果老大很努力,恨不得每天工作24小時,但結果不好。公司業績越來越差,不知不覺就虧了70多億,國美的股價也大跌70%以上。

後來又來了一個三年計劃,然後注入諸如房地產在內的“優質資產”,結果,似乎也不盡如人意。

再後來,黃光裕也不再喊話或者推計劃了,而是選擇了不斷套現,從2021年底至今,累計套現已經約10億港元。

減持的錢幹嘛?說是一部分用來補充流動資金,一部分償還到期債務,按這個解釋呢,錢肯定是花在刀刃上了,但是對於頻繁減持,大家還是懷疑黃光裕“要跑”,當然股價也再次應聲大跌。

最慘的就是供應商了。

1.現在國美的應付賬款與票據數額越來越大,144億的總額不少,但是數額分散,比如這一次提交破產申請的供應商有4家,總額400萬,連零頭都不到,可見其他供應商還在觀望,勢頭不好的話,肯定會向國美施壓。

2.周轉周期也越來越長,以前隻有157天,現在要301天,從現金到商票再到商票逾期,100萬咬咬牙都還不上,更何況144億了。

也就是說,在這個產業鏈裏麵,中小企業的弱勢地位,從一開始就決定了。

在“國美破產”這事兒上還有另一個主角,中城院要案中心,這個機構幹啥的呢?主要做的是中小企業和中小投資者保護的,他們除了國美外,還關注了蘇寧的“破產”。

就在國美被申請破產的幾天前,全國破產重整信息網公布了一起破產案件,在四川內江,蘇寧易購及其旗下的內江蘇寧物流,被內江一家物流公司申請破產清算。

當然,蘇寧的反應很快,說破產案不涉及上市公司,債務與蘇寧易購無關,但是在流傳出來的申請破產的材料裏麵,卻可以見到蘇寧易購的名字。

隨後,蘇寧的反應是,聯係了申請人,第二天就把欠款還上了,破產申請被撤回。

不“逼宮”,就不還錢。

而經過今年,更能感受到這種撕裂以及對比所帶來的衝擊感,蘇寧的父子兩代人在國內被各種追債、催債,但是兒子還能再海外繼續玩足球,曬豪車。

而被欠了錢的中小企業麵對的是什麽局麵呢,被渠道壓榨,還要被下遊壓價,勉力維持已經是不錯的了,還有很多拖不下去的,就倒閉了。

無論是對於中國首富還是江蘇首富,破產的陰影隻能說是首富的黃昏,但是對於中小企業來講,那就是自己的末日。

不單單是蘇寧、國美。

去年,樂視在APP的logo上玩梗,“欠122億”上了熱搜,說是什麽自嘲,但是真正嘲笑的是誰呢?當然是債權人們,尤其是樂視的中小供應商們。

2016-2017年,那時候還沒有疫情,樂視的討債大軍們,常年駐紮在樂視的樓下,一些小供應商們,老板親自到樂視去要賬。為了追債,有的小老板們幹脆就住在了樂視大廈裏麵。

賈會計的“下周回國”成為互聯網經典笑話了,在國外還用汽車拿著投資人的錢,造他那個至今未上市的車,而供應商們,有的已經不指望能還錢了,有的已經倒閉了。

而另一個走向了破產清算環節的金立,更是債主遍天下,在統計階段,金立的債權人達到了648家,其中34家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其餘的614家,全部是上中下遊的生意夥伴,實際債務211億。

創始人一把牌能輸7億美金,而供應商成為金立牌局裏麵最大的輸家,畢竟他們到了最後時刻,也甚少能決定自己被拖欠的錢的命運。

這也是中小企業麵臨的最大的困局之一。咋辦呢?

國企拖欠的,還有國家幫忙催呢,今年5月份,有過一次清理拖欠賬款的行動,上半年累計清償拖欠民營及中小企業欠款956億。

但是這部分錢也隻是政府部門以及國企,對於非國企的約束性並不大,那些錢咋辦呢?

要麽靠運氣,要麽靠良心,遇上國美、蘇寧這樣的,也就隻好申請其破產了。畢竟真讓它破產,還能拿回點錢來,再等下去,隻有自己先破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