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紐時:貿易協議,習近平學韓信忍胯下之辱?

2019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等待特朗普出席G20峰會中的一場會議。
2019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等待特朗普出席G20峰會中的一場會議。ERIN SCHAFF/THE NEW YORK
TIMES

對於中美上周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雖然各方反映不一,但在中國民間輿論及不少人看來,是中方作出的單方讓步,美國幾乎沒有任何退讓。盡管也有美媒和政客批評特朗普不應分階段簽署協議,也不應再容忍中國政府扶持與嚴控經濟的發展模式,而是要和中國達成一個一攬子的全麵協議,但此批評實際要表達的意思是,美國本可以向中國索取更多,特朗普現在得到的還太少。中方似乎意識到各方批評,正如有官方高層背景的陶然筆記微信公眾號所言:
這次協議並沒出現單方麵特別滿意的情況,反倒是雙方國內輿論都有不滿的地方。中方這邊,有人認為美方關稅退讓幅度不大,對美方商品采購的承諾太多,甚至有觀點認為,以美方在過去兩年中的反複表現,很難講會不會故伎重演,實在沒必要簽署。美方那邊,也不太滿意,有人認為中美經貿協議太過軟弱。
客觀和公正地說,以中國政府早些時候堅持的談判要對雙方平等的標準看,這個協議幾乎可以視作城下之盟。根據雙方公布的文本,雖然在表述上有些差異,但今次協議聚焦的議題,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結束強製技術轉讓、大量增加對美農產品采購、移除對美國金融服務的限製、美中貿易關係再平衡、有效爭端解決機製,對中國的要求遠多於對美國的要求。美國所做的有限讓步,僅僅是對已征關稅作小幅削減,以及把本來就爭議很大、出於政治考量而非事實本身的中國匯率操縱國標簽移除。

當然,若換個角度,不是基於文本本身,而是從時間窗口看,中國也並非完全沒有所得,或者並非完全不利中國,起碼它暫時止住了貿易戰的進一步擴大,有利於穩定外界特別是企業家對中國的預期,為中國贏得發展時間,可以不用改變發展戰略或進行結構性改革,即可以繼續利用政府的巨額資金來提供補貼,加快建立與西方企業直接競爭的自主創新產業。
另外,第一階段協議亦有可能會增加美國對中國的高科技產品出口,這塊是美國長期卡中國脖子的地方。曾任國務院副秘書長的經濟智囊江小涓女士最近在一次專門談及貿易協議對中國到底有多大影響的演講中也提到了這些,她認為協議對中國有三方麵影響:一是由於價格的關係和非價格措施的減弱,中國對美出口產品競爭力會增強;二是中美之間高技術產品的貿易應該會增加,可能有一些產業鏈上高端部分和高技術產業的更多引入;三是事態可預期性增強,對企業的可預期會有很大幫助。
也有看法認為,協議中有關中國的承諾,大都是過去已經做出的,就此而言,這些承諾是比較虛的;另外,協議盡管要求中國在未來兩年購買美國產品高達2000億美元,但外界也擔憂北京能否消化得了,因為這似乎明顯超出了中國市場的承受能力,北京屆時很可能以此為由不會購買如此多的美國產品;還有在執行機製上,雙方成立聯合辦公室審查雙方的貿易活動,比之前美國的單方要求有大幅修正,不僅在形式上看似體現了雙方的完全對等,實際上中國也可以審查美國阻擾貿易的行為,假使中國要采購美國高科技產品而美國不同意賣給中國的話。從這些方麵看,有西方輿論認為貿易協議不隻是特朗普個人的勝利,其實習近平也是贏家。
通用汽車與中方合作夥伴在柳州的一家裝配廠。美國的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市場下了數十億美元的賭注。
通用汽車與中方合作夥伴在柳州的一家裝配廠。美國的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市場下了數十億美元的賭注。ALY SONG/REUTERS

盡管如此,如果我們回顧本次中美貿易之爭的全過程,北京是輸家這個結論無疑可以肯定。2018年上半年特朗普最初威脅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征關稅時,他關注的焦點是兩國的貿易平衡問題,提出的加征關稅數額是500億美元,假使中國政府當初答應這個要求,不跟他打嘴仗,不向美國征收同等關稅,雖然不排除美國在具體談判中提出其他議題,但至少在關稅上,不會高於500億美元,美中關係大概也不會惡化到如今這個地步。

可是,中國政府認為特朗普的這個威脅對自己是莫大侮辱,那時整個官僚機器對美國群情激憤,反而威脅要同美國將貿易戰打到底。矛盾就這樣一步步螺旋激化,直至特朗普威脅對中國全部5000多億輸美商品加征懲罰性關稅這個在初期階段是絕大多數人認為不可能的事情。看看現在,再想想當初,北京為自己的愚蠢付出了多大代價,也就理解中國政府從之前的一再硬抗到去年11月底的忽然服軟,同意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了。

這種轉變的根本原因是北京發現高估了自身的經濟和科技實力,以及對整個社會的掌控能力。在過去40年,由於全球化的深化,中美經濟很大程度上捆綁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這給了中國政府一種錯覺,以為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對中國市場和產業的依賴會限製華盛頓的胡作非為,但它還是未料到,中國經濟和科技對美國市場的依賴仍然要遠高於美國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另一方麵,政府盡管掌握著中國龐大的資源,然而畢竟不能一手遮天,貿易戰對民眾和企業的信心打擊超出了北京的預估,使得他們對中國未來的預期益發趨於悲觀,這種悲觀情緒反過來投射到真實的經濟活動中,由此我們就看到,前年底以及整個去年,中國資本外流加速,富豪和普通中產階級移民加快,股市一跌再跌。

任何強大的政府都無法對抗經濟和市場規律,在此情形下,強勢如習近平,也不得不認清現實,因為再和美國在貿易問題上鬥法,北京會輸得更慘。
盡管這些年習近平強行扭轉中國的發展方向,其所作所為如強化政治和社會管控,偏向國營產業的經濟政策導致私營經濟處境惡化,讓大多數人對他心生厭惡,中美貿易戰的擴大化他也難脫幹係。但習有一個特點,就是不信邪,比如在多數人看來,用共產主義重新來呼喚中國的那套做法是走不通的,強行走會給中國帶來莫大災難。但習的認知使他固執認為,這是一條光明大道,回歸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會給中國帶向一個光明前景。在選擇正確曆史方向的前提下,這種不信邪的精神和幹勁有助於鼓舞士氣,走出困境;然而在錯誤方向的指引下,越不信邪,陷入泥潭會越深,情況越糟糕。

中國2019年的情形有些類似,內憂外患迫使習在南牆麵前清醒一回,但這不代表他撞了南牆後要走回頭路,而僅僅是表示,他要學漢朝的韓信,忍一時跨下之辱。韓信在年少沒落之時,遭受無知頑劣少年的侮辱,眾目睽睽之下從他的的胯下鑽過,以此鍛煉自己的意誌和忍耐力。習近平的內心,無疑也是把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看作自己的滑鐵盧,是對自己通過一係列手腕好不容易建立起的無上政治權威的莫大打擊(民間輿論罵劉鶴是劉鴻章表麵針對的是劉鶴,但打擊的是習近平,因為誰都清楚,沒有他的點頭,協議是不可能達成的)。他不可能因此認輸,但可以像韓信一樣,為中國夢的大業,忍一時之辱。
1月,特朗普總統和中國副總理劉鶴周三在白宮簽署了一項有限的貿易協議。
1月,特朗普總統和中國副總理劉鶴周三在白宮簽署了一項有限的貿易協議。PETE MAROVICH FOR THE NEW YORK
TIMES

習近平的忍功其實也一流。他幾十年的從政經曆,別看現在媒體把他早年的生涯翻出來吹噓,但實際和多數中共的官員一樣,基本上碌碌無為,根本看不出有上台以後的所謂雄才大略,特別是做儲君的五年,夾著尾巴,不出頭,盡量掩飾自己,讓人看不出是一代雄主。

在對美貿易戰後,習也意識到中國和美國的實力差距,特別是在科技上的差距,雖然不得不低頭服軟,可心有不甘。他采取的策略是,以空間換時間,對美國的條件,能滿足的都滿足,目的是管理好中美關係,降低中美對抗的烈度,不至於失控,給中國贏得戰略緩衝時間。習要一段平靜期,大力整治內務,清潔政治環境,甚至在政治控製的前提下,可能也要適當放寬各級官員幹事的自由,適度推進經濟改革,進一步擴大開放,官媒就不諱言此次協議的簽署與改革開放是一道的,有借外部壓力推進改革之意。
當中國國家實力和美國有顯著縮小後,那時才會有中美之間真正的生死較量,過去幾年的鬥法,不過是一次預演。預計習近平讓中國蟄伏的時間大概會持續五到八年,在這期間,他有三大目標要實現。
一,穩定中國經濟,在新的平衡上實現中國政府規劃的高質量發展。經過五到八年年增速6%同時又是質量較好的發展,中美經濟實力的差距將進一步縮小。
二,大力發展科技,提高中國經濟的科技自主程度,在核心產業和關鍵領域特別是高科技產業實現自主創新。有利條件是,中國的研發投入占全球的比重已從40年前的不到1%到今天超過了20%。習近平正在創造一種新的舉國體製來實現科技產業的彎道超車,但要彌補中美競爭的科技短板,短期內還是很難。
三,將解放軍打造成一支至少在東亞能抗衡美軍的現代化軍隊。中美之間的軍力差距可能較經濟和科技要大。而中國和鄰國還有領土爭端,北京也想統一台灣,中共的政權安全也需要軍隊來保護,習非常清楚這些,所以上台後,將大部分時間用來抓軍隊,改造解放軍,但要把解放軍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目前的努力遠遠不夠。

這三大目標,以習近平的強化專權、黨管一切做法,是難實現的,因為它是以扼殺個人包括中共官員、民間和企業的活力和自由為代價的。這也是中國社會對習怨聲載道、中國經濟發展近年乏力的根源。和美國的貿易戰進一步加劇了這種狀況。假如中國政府的政策不調整,中國的衰退將會是大概率事件。然而美國的壓力也是一個刺激因素。習近平盡管不信邪,大概也明白裏麵的症結。所以他上台後一直在高喊改革,並親自擔任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組長。
2019年,上海的海運集裝箱。
2019年,上海的海運集裝箱。LAM YIK FEI FOR THE NEW YORK TIMES

雖然他的執政思路和做法本身就在阻礙改革,但中國改革不能深入也不能全怪他,既得利益阻礙改革是一個更為深層的因素。其中官僚隊伍是最頑固的一個利益集團,他們已經喪失了改革的動力,甚至反對改革。習近平對他們也沒有好的辦法。然而恰在此時,美國來了,華盛頓對中國發起貿易戰以及貿易談判,要求中國開放市場,進行結構性改革,盡管主觀目的不是為中國,但客觀效果起到為習近平撬動利益集團的作用。

習本人未必清楚這點,但他身邊的幕僚,如劉鶴等是知道的,不排除他們說服了習近平接受美國的條件,達成第一階段協議。
韓信在拜將封侯,為漢朝打下天下榮歸故裏後,特意找到當年的少年,他沒有報胯下之辱,反而讓其做了護軍衛。但習近平應該不會有韓信的雅量,他可能是要報這個仇的。這不僅事關習個人的榮譽,也是因為貿易協議不會結束中美的長期衝突對抗,受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的影響,中美的較量會持續較長時間,在最終決戰來臨前,雙方都力圖維持鬥而不破的格局。習近平忍胯下之辱,就是為革除弊端,補齊短板,厲兵秣馬,積蓄實力,等待最後決戰的到來。

華客網:紐時:貿易協議,習近平學韓信忍胯下之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