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夫妻都感染“隻要活一個 5歲女兒就不是孤兒”(組圖)

在這場疫情襲來之前,我曾設想過我的 2020 年:掙多點錢,孝敬老人,和愛人浪漫出遊 …… 但從 1 月 19
日那天起,一切美好戛然而止,我的願望清單上隻剩下兩個字:活著。

1984 年出生的我,是一名普通武漢市民,肖心誠是我的社交用名,因為我相信 ” 誠實如金 “。2015
年,我和愛人詹新相識結婚,在市區買了一套三居室的房子,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也是同年,我決定從銀行辭職,和師兄創立了一家 IT
供應鏈管理公司。作為合夥人,我日夜奔波,談客戶做項目,5 年來,生意總算有了起色,一家三口日子過得還算殷實。

1 月 18 日,武漢的天氣涼意甚濃,我像往常一樣飯後出門消食,出門前翻了下日曆,還有 7
天就要過年了,摸了摸漸長的頭發,決定先去熟悉的理發店剪個板寸。理發師很嫻熟,很快剪好了。我揮手道了別,又在外麵散步了一個小時,當時武漢的街頭幾乎沒有人戴口罩,大家都像往常一樣該幹嘛幹嘛。

治愈患者親述:隻要我倆有一個活下去,5 歲的女兒就不是孤兒

肖心誠在武漢的小區遠眺受訪者供圖

晚上 9
點,回到家後感覺渾身發冷,還伴著少許咳嗽,愛人詢問是不是著涼了,量了下體溫正常,但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吃了感冒藥。第二天一早,額頭開始發燙,一量
38 ℃,發燒了。因為愛人在一家醫療流通企業工作,經常給金銀潭醫院和兒童醫院送檢測試劑,多少知道些情況,她非常警覺地說:”
你趕緊戴上口罩,我帶你去社區打一針。”

打完針後,第二天我的體溫轉為了低燒 37.5
℃,這天正好是我們公司的年會,因為當時鍾南山院士還沒有說有人傳人的症狀,糾結再三我決定戴著口罩參加。在年會上,我全程戴著口罩沒摘,中間沒有吃一口飯,遇到敬酒的同事,我也會側著身子喝。同事們都調侃我說:”
老大,你這也太過了吧。” 那個時候,大家心裏都覺得沒事。

我自己也想,應該不會那麽 ” 倒黴 ”
吧,但考慮到女兒和照顧孩子的嶽母的健康,我還是自行在房間裏隔離了。吃飯他們送到門口,到點了去社區打針,然而,事情並沒有往好的方向發展。22
日,愛人也開始發燒了,因為社區診所 24
日春節放假,加上定點醫院交叉感染風險大,我們決定到就近的一家二甲醫院——湖北省榮軍醫院,做個全麵檢查。

治愈患者親述:隻要我倆有一個活下去,5 歲的女兒就不是孤兒

湖北省榮軍醫院發熱門診受訪者供圖

榮軍醫院距離我家隻有 1.1
公裏,設有定點發熱門診。到了醫院,看病的人排了大長隊,但肯定沒有定點收治醫院的人多。我和愛人一上午就排到了,抽血、做
CT、等結果,很快片子出來了,結果顯示:我雙肺嚴重感染,愛人單肺感染。拿著檢查單,我倆蒙了。

當天,我們被認定為疑似病人收治了進去,剛開始醫院比較慌亂,並沒有太大心理準備,專門隔離病房也沒有,後來,醫院開會臨時統籌將一個病區改造成了新冠肺炎隔離病房,我和愛人算是比較幸運的,是第
8 個和第 9 個收治進去的。

進來安頓好後,我第一時間發了朋友圈,告訴我身邊的親朋好友:” 我可能是新冠肺炎,請大家注意,如果有感冒發熱的,趕緊就診。”
坦白講,入院後,我的情緒波動很大,人都有麵對未知的恐懼,說不怕死那是開玩笑的。嶽母帶著女兒在家也很焦急,一直給我愛人打電話,說著說著兩人就哭得泣不成聲,聊的話題多半是
” 萬一治不好了,怎麽辦 “,” 孩子成孤兒怎麽辦?”

作為家裏的頂梁柱,我心裏特別不是滋味,我勸自己不能倒下,既然事情已經這樣了,那就把自己放心地交給醫生,相信醫生。隻要我和愛人有一個能活下去,我
5
歲女兒就不會成為孤兒。想通了以後,我還是做了最壞的打算,把家裏的財產盤了盤,交代了身後事,還有,寫了遺書。事實上,當你開始平靜地接受死亡,心態就會發生很大變化。

第二天,我告知嶽母和親朋,如果沒有不好的消息,不要打電話,沒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我和愛人開始互相鼓勵,專心對抗病魔。一天輸液 10
個小時,打的多了,手上布滿了針眼,有時候針走動了,整個手都是腫的。而且當時醫院還沒有配飯服務,家人每天把飯菜送到醫院電梯口,護士再去取。

治愈患者親述:隻要我倆有一個活下去,5 歲的女兒就不是孤兒

大年夜,肖心誠和愛人在醫院看春節聯歡晚會受訪者供圖

麵對新的病毒,醫生也是試著來的。入院前五天,醫生按照抗菌和抗病毒的治療方案,打了頭孢等抗生素。治療 2 天,我的體溫從 37.7
℃的低燒,上升到 38 ℃甚至接近 39
℃的高燒,因為之前生物學得還不錯,知道一旦輸液,肯定是一個免疫力被破壞的過程,所以根本沒有去想:” 為什麽越來越厲害了。”

治愈患者親述:隻要我倆有一個活下去,5 歲的女兒就不是孤兒

在武漢市第三醫院光穀院區,馳援武漢的上海第四人民醫院醫生正在幫愛人詹新做檢查受訪者供圖

住院第 5
天,核酸檢測結果才出來,我倆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我是弱陽性,愛人是陽性。由於榮軍醫院的醫療條件有限,愛人被轉到了武漢第三醫院光穀院區(以下簡稱:武漢三院光穀院區),我心情一下子跌到了穀底。雖然我不讓家人和她聯係,但我每天都發微信給她,說的都是鼓勵的話。愛人告訴我,武漢三院光穀院區的治療方案不同,沒有打針,就是吃藥。醫生叮囑吃鹽酸阿維多爾片和連花清瘟膠囊,然後多吃飯,增加營養。

幸運的是,從第五天開始,我開始退燒了,每天用毛巾擦出很多汗。愛人給我發來微信說:” 你一定要先治愈,我才有希望。”
吃飯問題醫院也解決了,為了避免交叉感染,護士每天一天三頓送飯,菜譜也很豐富,每天至少兩個雞蛋,半隻雞,有魚肉、青菜等等。醫生再三叮囑說,就算再沒胃口,也要多吃蛋白質,提高免疫力。

話是這麽說,但任誰遇到這種事,保持好心態都太難了。愛人轉院後,旁邊病床上轉來一個 50 多歲的大叔,是在家庭聚餐時感染的,現在一家 8
口人全部住進醫院了。大叔很憂心,一天要量無數次體溫,總擔心自己的身體。” 體溫怎麽上來了,又到 38 ℃了 “”
為什麽又給我上呼吸機了,我病情重了嗎?”” 我沒病,為什麽要打那麽多吊瓶啊?”

治愈患者親述:隻要我倆有一個活下去,5 歲的女兒就不是孤兒

武漢市第三醫院光穀院區隔離病房受訪者供圖

我算是個 ” 過來者 “,知道退燒肯定有個反複的過程,大叔年齡大點負麵情緒多,也很正常,我就試著幫他排解。從 1 月 22
日住進來,醫護人員的辛苦我是感受最深的。因為病人多,床頭的呼叫鈴一天都沒停過,此起彼伏。全院的醫生、護士十幾天沒回家了,每天搶救病人、輸液都用跑的,跟
” 打仗 ” 沒什麽區別。

主管我們床位的護士說,她一個防護服穿了六天,晚上戴口罩睡覺,為的就是能不浪費物資就不浪費。有一次,她紮針紮錯了,緊張得不得了,還連忙道歉,我就特別體諒她。作為患者,應該理解配合醫護人員,不要再增加他們的負擔,能自己解決的自己解決。其實,他們和患者一樣,都麵臨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次,全國派了許多醫療隊馳援武漢,我愛人住的武漢三院光穀院區,就有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上海同濟大學附屬康複醫院、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的醫生。在他們的精心照顧下,1
月 30 日,愛人已經退燒。

治愈患者親述:隻要我倆有一個活下去,5 歲的女兒就不是孤兒

詹新與同濟大學附屬康複醫院的醫生合影受訪者供圖

2 月 1 日,入院第 9 天,我的體溫已經 70
多個小時保持正常,氣色恢複得也很好,起床從開始的撐著起來,到現在很自然地坐起來。醫生說,再觀察幾天,如果沒什麽異常,說不定就可以出院了。我很開心,聽著外麵的鳥叫聲,心裏的陰霾一下子吹散了。最後三天,我每天按時抽血,照
CT,等結果,乖乖吃飯。2 月 3 日上午 11 點,醫生正式宣布我康複出院。

我第一時間發了朋友圈,大家都很振奮。我又把這個消息報備給社區和物業,值班司機說不敢來接,我表示理解,因為在社區管轄的幾十棟樓裏,有四十多例確認和疑似病例,其中有
2 名物業也感染了。下午辦理完出院手續,叮囑我好好休息,最後是我自己走回了家。那天,我走在武漢的街頭,陽光格外地好。

治愈患者親述:隻要我倆有一個活下去,5 歲的女兒就不是孤兒

即將出院康複的肖心誠發布的朋友圈

2 月 8
日,元宵節,愛人也出院了,武漢三院光穀院區還搞了一個歡送儀式,新聞圖片上穿黑色羽絨服的就是我愛人,和愛人同批次出院的還有另外 6
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當天,主管床位的同濟大學附屬康複醫院主管護師沈豔梅寫下了這段話:” 今天我們病區有 3 位病人治愈,包括我負責的
39 床詹妹妹,這是我來武漢後,治愈的第一批病人,十多天的辛苦終於有了回報。”

治愈患者親述:隻要我倆有一個活下去,5 歲的女兒就不是孤兒

詹新與同濟大學附屬康複醫院主管護師沈豔梅合影受訪者供圖

治愈患者親述:隻要我倆有一個活下去,5 歲的女兒就不是孤兒

武漢市第三醫院光穀院區舉行了首批治愈患者歡送儀式 詹新(左七) 受訪者供圖

在醫院待了整整 12
天,我們特別感謝醫生、護士,也特別感謝社區和物業,相比較那些仍在隔離的重症患者,我和愛人是幸運兒。更加幸運的是,我的女兒和嶽母隔離了
17
天,目前健健康康;我的同事和朋友居家隔離觀察,也都健健康康。我平時不愛發朋友圈,也從不愛拿自己的故事來講,這次之所以願意分享,是想告訴那些正處在
” 黑暗 ” 中的朋友們,不要隻看到悲傷,不要隻往壞處想,把自己放心地交給醫生,打倒病魔,指日可待。

回到熟悉的小家,我和家人團聚了。接下來居家隔離的 14 天,我給自己和愛人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功課:每天房間內步行 5000 步以上,練拳
10 分鍾,每天雞蛋三枚,蔬菜若幹,時刻戴口罩。入院 12
天,我發現客廳桌上的兩條金魚一直沒喂食,依然生龍活虎。生命頑強,人一定比魚更頑強。

治愈患者親述:隻要我倆有一個活下去,5 歲的女兒就不是孤兒

肖心誠出院後在朋友圈曬圖配文:人一定比魚頑強 受訪者供圖

華客網:夫妻都感染“隻要活一個 5歲女兒就不是孤兒”(組圖)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