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付了餐費後又被“薅羊毛” “拒付小費”在美國成潮(圖)

很多去過歐美國家遊玩的小夥伴們,無論是去感受純淨自然風光,還是欣賞先賢大師們的傑作,一定有著一個相同的小煩惱——給小費。給多少、什麽時候給、具體給誰?這些問題似乎沒有一個準確答案,不同地不同俗。其實,關於給小費這件事,不僅咱們有些“水土不服”,就連發展壯大了這個風俗習慣的美國也對此褒貶不一。近日,美國數據和營銷服務公司Dynata的一項調查發現,隻有37%的人表示他們“總是”或“經常”給小費,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的一項研究也發現,近60%的優步乘客從不給司機小費。來自亞特蘭大谘詢機構的數據顯示,有29%的18至34歲的受訪者認為給小費這種行為已經過時。

近年來,在美國的服務業,刮起了一場抵製小費的“拒付小費活動”(No-Tipping
Movement)風潮。早在2015年,聯合廣場酒店集團(Union Square
Hospitality)的老板丹尼·梅耶(Danny Meyer)就宣布名下的11家餐廳全部禁止給小費行為。Joe’s Crab
Shack也發聲稱,禁止旗下的18家連鎖店收受小費,很多知名連鎖餐廳、咖啡館也都紛紛效仿,加入到這個活動中。

說起給小費這個習慣,還得追溯到17世紀的英格蘭。當時,鄉紳貴族們會經常和朋友一起到郊外聚會喝酒,他們會塞給酒保、留宿地的房東一些錢,以此“確保迅捷的服務”(To
Insure
Promptitude),後來,這句短語被縮略成了每個單詞的首字母“TIP”,給小費的習慣也由此慢慢擴展開來。19世紀時,一些到歐洲旅行的美國富人看到了這種“時髦”的生活方式,於是將這種具有“上層貴族氣質”的習慣帶回了美國本土,以此“炫耀”他們高人一等的社會階級。給小費這種習慣最初遭到很多美國人的反對,他們認為付小費的行為會滋生出依賴權貴階層的“奴性社會”。於是,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時,美國就掀起過一場反對小費的活動,包括威斯康辛、伊利諾伊、愛荷華、內布拉斯加、田納西以及南卡羅來納在內的六個州的立法機構都提案關於反對小費的立法,但都宣告失敗。小費製度在美國的餐廳、酒吧中迅速蔓延,並“大行其道”。

2004年,一位名叫傑伊·波特的計算機顧問辭職下海,在聖地亞哥開了一家名為The
Linkery的時尚餐廳。2006年,餐廳的一個舉措吸引了全美的目光——老板傑伊·波特宣布餐廳將嚴禁給小費行為,當時,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很多媒體都對此進行了宣揚,甚至有人稱其為“拒付小費活動”的“教父”,反對小費的風潮時隔近1個世紀後再次被點燃。傑伊·波特曾在其博客中解釋了采取這一舉動的原因,他認為,給小費已經慢慢從風俗演變成了行業不成文的“潛製度”,而這樣的一種分配製度其實不利於服務業的正常發展。傑伊·波特指出,小費的直接受益者隻有服務員,這對餐廳中的其他工作人員不公平,其次,服務員也有可能無法專注於服務顧客,因為他們得分心想著其他桌的顧客有沒有付小費。這樣分配不公的工作環境有可能打擊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最終受害的其實是餐廳。

1a8b3700e334de722a556a7744c9b80b
對顧客而言,小費是對享受到的優質服務的一種額外獎勵,而現實中,在餐廳忍受了漫長等位、等餐時間,或是回到酒店時看到依舊粘著頭發的床具、浴巾的顧客們,迫於“入鄉隨俗”的壓力,不得不支付小費。一些店家類似“綁架”或“索要”的方式要小費,也讓不少顧客感到非常反感。

“拒付小費活動”的成員卡羅爾•薩多夫斯基曾在網上分享過她在拉斯維加旅行的一個經曆,她居住的酒店所在的街道有很多洗衣店和美發店,在這些店鋪裏,無一例外地都擺放著一個物件——小費罐,即便是自助洗衣店中也不例外。“當你沒有往罐子裏塞小費時,店裏的員工會一直瞪著你直至你離開,有些店鋪甚至會在小費罐旁放上耶穌的畫像,並寫上“上帝看見了你的誠意”等語句,以此‘綁架’你掏錢。”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餐飲店把顧客給小費當成了補貼服務員工資的一種方式,這讓很多已經支付了餐費後又被“薅羊毛”的顧客怨聲載道。

針對“拒付小費活動”可能導致服務員收入降低的問題,一些學者和業界專家認為,大多數消費者的注意力會集中在直接消費的項目上,對那些間接的費用反倒不會太過於關注,例如,相對於數百元的餐費而言,幾塊或是十幾塊的小費和服務費不太會讓消費者們上心。因此,餐廳或其他服務業者可以通過適當地提高商品價格,或者以收取服務費的方式,讓餐廳的所有從業人員享有這份福利,薪資提升帶來的幸福感會促進大家的工作積極性,這才是讓服務業長遠穩定發展的好辦法。

文中圖片均來自Instagram

華客網:付了餐費後又被“薅羊毛” “拒付小費”在美國成潮(圖)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