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桑德斯稱不會坐視中國對台動武 對中國強硬是美共識(圖)

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伯尼·桑德斯星期天在一個電視專訪中說,如果中國對台動武,美國“絕對”不會袖手旁觀,允許這種侵略行動發生。桑德斯的說法引發許多議論,有分析人士說,桑德斯過去在有關台灣的議題上表現並不一致,他的表態“令人安心”,盡管他未來的做法不得而知,但目前美國整體氛圍是與中國競爭,對中國“不強硬也不行”。


上周六才在內華達州贏得民主黨總統黨團初選的佛蒙特州聯邦參議員桑德斯(Bernie
Sanders),星期天(2月23日)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60分鍾”節目專訪中,被主持人安德森·庫伯(Anderson
Cooper)問到,在何種情況下他會認為美國的軍事介入是有必要的:“如果中國對台灣采取軍事行動,那是不是某種情況你會…”

桑德斯答複說,“那是某種…是的。我是說,我認為我們必須明確讓全世界許多國家知道,我們不會坐視不管,允許侵略行動發生,
絕對的。”

桑德斯說,對美國人民的威脅是其中一個情況,還有對美國盟友也是另一個情況。“我相信北約。在所有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我認為我們應該與其他同盟國家合作,而不是單獨采取行動。”

美國企業研究所外交與防務研究員馬明漢(Michael
Mazza)認為,桑德斯在防衛台灣一事上的表態“令人安心”,因為他過去曾經在國會支持售台新式戰機及提供台灣導彈防衛能力的立法上投過反對票,因此他對台灣的立場如何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馬明漢在回覆美國之音的電郵中說,聽到桑德斯告訴安德森·庫伯,美國不會在中國對台動武時袖手旁觀“令人感到安心”,不過他的說法“留下許多空間去做很少的事。”

“作為總統,他是否會發表措辭強烈的譴責?施加製裁?軍事幹預?這些我們都不知道,”馬明漢說,基於他在訪問中對這個議題製作了非常簡短的答複,“我們並不知道他對台灣或美台關係的想法,也不知道他認為在哪一種反應下動用武力才是他認為可行的選項。”

美國密西根大學政治研究所學者陳方隅也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說,桑德斯未來的做法目前的確還不得而知,例如他要如何阻止中國侵略台灣、對台灣的承諾會到什麽程度等,不過他認為,桑德斯的表態反映了美國整個社會的氛圍。

他說,“與中國競爭的態勢已經是一種共識,既然中國已經擺明要跟你競爭,你總不能跟以前一樣還期待要交往(engagement)”,所以民主黨對中國“不強硬也不行,就是說,整個議程(agenda)已經被設定好了。”

陳方隅說,民主黨各競選陣營至今在外交政策上仍然“著墨不深”,對中國的態度也沒有很明確,除了一貫標榜的重視人權、言論自由等“不痛不癢”的說法外,民主黨還沒有一套較為宏觀的論述,他猜測或許是由於目前民主黨還在初選階段,外交政策並非民關注的重點,因此也還沒提出能夠與特朗普總統抗衡的“替代選項”。

與此同時,由一群關注美台關係的台灣留美學生、學者和台美人創辦的非政府社團“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US-Taiwan
Watch),星期天在其臉書官網上貼出一篇文章,指出桑德斯關於台灣的表態“直接的程度可能已經是很大的突破了”。

文章說,過去美國沒有任何總統候選人敢做如此“直接明白的表態”,他自己過去30多年來在國會的表現,一向在軍事上持“不幹涉主義”立場,不僅在1991及2002年兩度投票反對美國出兵伊拉克,也在對台政策上投票反對美國提供台灣導彈和F-16軍售案。不過他對台灣的健保製度“讚譽有加”,曾在2014年邀請前台灣衛生署署長葉金川到美國國會作證。

桑德斯的立場近年來似乎有所轉變。文章提到,特朗普2017年訪問中國前,桑德斯簽署了國會聯名信,要求特朗普遵守《台灣關係法》維持美台關係的緊密與交流,因此“從不幹涉主義到認為必須要出兵捍衛台海現狀,這中間的轉變很令人玩味。”

對於桑德斯曾經在涉台法案上投下的反對票,“美國國會台灣觀測站”創辦人之一楊光舜告訴美國之音,這包括1997年的“美台反彈道導彈防禦合作法”(US-Taiwan
Anti-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Cooperation
Act)、2000年的“台灣安全加強法”(Taiwan Security Enhancement
Act),以及2011年“延長‘普及特惠稅製度’”(To Extend Generalized System of
Preference) 中的一個“提供台灣急需的美國多功能戰機”F-16C/D修正案。

針對桑德斯“不會坐視中國對台灣動武”的說法,新上任的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星期一(2月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被問到這個問題時答複說,已經注意到有關報道,台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任何外國無權幹涉。中方敦促美國“有關人士”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慎重妥善處理涉台問題,以免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和台海和平穩定。華客網:桑德斯稱不會坐視中國對台動武 對中國強硬是美共識(圖)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