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美國檢測病毒3270美元 中國僅40元 問題出在哪?(圖)

640.jpg

2月27日,中國日報曝出一則新聞,美國一名男子因出現疑似新冠狀肺炎的症狀,於是跑去美國一所醫院做了一個病毒的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回家後他收到了醫院寄來的賬單,金額顯示他需要支付3270美元,折合人民幣大概2.3萬元。

640.png

這費用有點離譜,我又跑去推特上查相關新聞,發現確有其事,以下是來自紐約時報的報道。

0.jpg

推特上前美國選美冠軍Sameera Khan也在吐槽這個事

0 (1).jpg

評論區一片調侃

0 (2).jpg

我又查了一下國內檢測1次的費用,發現在國內公立醫院檢測1次的價格是40元,如果是確診或疑似患者的話是免費。

0 (3).jpg

美國價格居然是中國的572倍,太誇張了!

我調研了一下,發現美國目前檢測費用這麽高,首先是試劑的嚴重不足。

3月1日,美國副總統彭斯在接受采訪時承認美國核酸試劑檢測能力不足,目前僅計劃投放1.5萬個試劑,而實際上需要檢測的人數高達7.5萬人。

以加州為例,目前該州有8400名密切接觸者需要做核酸檢測,而整個加州卻僅有200人份的試劑。

到目前為止,美國境內正在使用的核酸試劑都還是來自美國CDC(疾病控製與預防中心),由CDC分發到美國各地的實驗室,其他私人實驗室和廠商的試劑都還沒批準生產,因此數量非常有限。

而中國疫情自爆發以來的1個多月時間,獲批的試劑生產企業越來越多,截至2月25日日均試劑產能已達到170萬人份。

其次,目前美國跟中國疫情早期一樣,病毒檢測的權限還沒有下放,目前僅有美國CDC和部分州已獲授權的地方實驗室有檢測資格。

從醫院取樣再送到CDC去檢測確診,過程需要不少物流費用,比如之前加州一例患者是在等待4天後才最終拿到檢測結果。

而中國從1月底開始,病毒的檢測權限已下放到區疾控中心以及部分醫院,檢測時間和過程大幅縮短。

綜上所述,病毒檢測的價格差異這麽大,最主要原因是中美兩國目前所處的疫情階段不一樣,中國大概在疫情的中後期,財政補貼、醫療物資的產能、應對疫情的流程等都比較完備,因此可以把病毒檢測的價格壓低。

而美國目前尚在疫情的早期,不管是物資還是流程等都不完善,因此才會曝出3270美元的天價。

但撇開以上不談,在美國看病的成本還是比中國貴很多,以普通流感檢測為例。

以下數據來自美國CDC官網,更新時間是2020年2月。

0 (4).jpg

一次普通的流感門診,如果沒有保險的話,大概是紅框裏邊的價格,匯總是235美金,折合人民幣大概1645元。

國內的話AB型流感檢測大概在100元~200元,取150中間值,再算上15元掛號費,一共165元,是美國的1/10。

如果看急診的話,國內費用估計僅是美國的1/100。

關於美國和中國的醫保製度就不提了,僅從以上可以看出美國的醫療服務真的很貴。

美國醫療服務的昂貴,一部分源自藥企的高利潤,另一部分則因為美國醫務人員的高收入。

醫生可以說是美國收入最高的職業,根據美國Medscape醫生薪酬報告顯示,2019年美國醫生的平均年收入達到31.3萬美元,折合人民幣220萬元左右。

其中收入最高的是骨科醫生,年收入48萬美金,折合人民幣336萬元。

0 (8).jpg

而根據醫學界發布的2018中國醫生薪酬報告數據,全國醫生平均稅前年收入是11.7萬元,僅是美國的1/19。

0 (9).jpg

而最高收入的神經科醫生,平均年收入也僅16.94萬元,是美國骨科醫生的1/20。

0 (6).jpg

醫生的高收入意味著看病的高成本。

不僅收入遠遠不如,中國醫生還比美國醫生苦逼得多!

丁香園2017年出過一版《中美醫生PK》的報告,截取部分數據如下:

中國醫生每周工作時長54小時,美國醫生僅39小時,中國是美國的1.4倍。

0 (5).jpg

中國醫生每周接診155個患者,美國醫生僅46個,中國是美國的3.4倍。

中國醫生每年休假時間少於1周,美國醫生每年休假大於2周。

0 (7).jpg

0 (10).jpg

但即便中國醫生這麽能打,其數量還是遠遠不夠,根據權威醫學期刊《柳葉刀》2018年的一篇研究報告,中國每千人擁有的醫生數量在全球197個國家中排行第90位,僅1.79人。

0 (11).jpg

而美國排行56位,有2.59人,美國是中國的1.5倍。

美國醫生人多事少,待遇還這麽好,原因在哪呢?

答案是美國超級高的醫生準入門檻,先拋個數據。

0 (12).jpg

解釋一下這個圖,左邊是職業,右邊的條形圖是智力範圍,從70到130+。

可以看到醫學博士的智力範圍在105到130+,在所有職業中是智力最高且波動最小的。

是何等變態的準入製度才會篩選出這樣一幫人?

引用知乎一個匿名用戶的答案來回答這個問題:

“美國想當醫生是十分困難的。高中就要定下目標,成績要好,要進入好大學,要選好專業,四年GPA要高(不是3.5那種高,是3.9那種高),要有各種實驗和課外經曆,要有好推薦信,要考MCAT(是醫學版的“GRE”,美國公認最難的標準考試,比LSAT還要難很多,說GMAT的可以洗洗睡了)……

要go
through錄取率普遍隻有1%的醫學院們。每人通常申請25到30所醫學院,但是每年總有超過半數的人沒有被任何一所錄取。嗯,為什麽醫學院錄取要搞得這麽困難呢?因為醫學院太難讀下來了。所以篩選的時候,醫學院要選出最聰明、最肯讀書、最tough的人,所以他們在麵對巨大的學習壓力的時候,they
are stronger enough go through it。

看了讓人虎軀一顫,除了極低的錄取率,還有極長的培訓周期。

“時間上,大學4年+醫學院4年+住院醫3年~5年+fellowship0~6年,最少也要十多年。這十年裏,除了大學稍微輕鬆一點,剩下的時間全部都在巨大的壓力裏麵度過。”

以及極高的學費,這裏引用另一答主Kayeetong的回答:

“每年61,436美元的學費,出席費用每年90212美元~94402美元。 

學費高是因為我們使用最先進的技術,醫學教學模擬器,小班PBL授課,並與最好的學術教師一起工作(大部分部門主管來自HYPS)總共需要4年大學
(出席費用每年可$77,500) +
4年醫學博士(出席費用每年可$90212-94402美元)+3-10年的低薪培訓(residency &
fellowships)。”

按照他的數據,8年所需的費用大概是 77500*4 + 90212*4= 67萬美元,折合人民幣469萬元人民幣。

通過以上數據,也就不難看出為什麽美國醫生人多,事少,待遇還這麽好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美國的醫療體係更傾向於為富人服務,很多美國的普通人生了病都不敢去醫院,怕收到天價賬單。

而我們的醫療體係更像是為窮人服務,致力於讓大多數人看得起病,因此它的價格一定不能高,雖然由此也產生了醫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醫患關係緊張、醫務人員壓力過大等問題。

最後引用一下知乎答主Gavin Huang的一句話:

“醫療體係沒有對不對,隻有博弈到達的局部穩定點。”

華客網:美國檢測病毒3270美元 中國僅40元 問題出在哪?(圖)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