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財政

美國要求中國到2020年底將貿易逆差降低2000億美元

作為本周中美談判的一部分,美國向中方提出了一長串貿易方面的要求,其中包括將美中貿易逆差削減2,000億美元,以及要求中國 政府停止針對高新技術領域的所有支持性措施。中方則稱這些要求“不公平”。

北京談判傳出最新消息 習近平妥協面臨政治風險

中美高級經貿代表團的北京談判傳出最新消息,美財政部梅努欽表示中美雙方進行了良好的對話,中方由中國 副總理劉鶴率領。分析認為,中方已經畫下談判的底線,但最終可能還是習近平拍板。美媒文章表示,習近平一直是中國特色國家資本主義 的堅定支持者,雖然他大權在握,但公眾的預期以及來自中央政府部門、地方政府和國企的阻力,讓習近平的妥協面臨政治風險。

美財長自曝心態激動 港媒:劉鶴靠邊站 王岐山才是主角

中美貿易談判已進行一天,但還未見談判相關消息。美國財政部長稱參加談判心情激動,但雙方態度顯示,一開始就對達成滿意的協議沒有抱有太大的期待。對王岐山和劉鶴究竟誰才是這次貿易談判的靈魂人物,外界看法不一。港媒分析,從王岐山的經歷、經驗、專業知識以及習近平對他的信任來看,是最有可能主導中美經貿談判的人選。

買房不是逛菜場!華人房子沒買到 反倒賠50萬

相對於中國 大陸 很多一線大城市的房價來說,美加不少房子的價格簡直就是“白菜價”。但買房子卻不是逛市場,決定下單前最好要慎重考慮。加拿大多倫多一對華人夫婦,最近就因為買房子的事情萬分沮喪。他們不僅沒買到新房子,反而要倒賠近$50萬。

中美談判 中共團隊突顯弱勢 雙方可能低估對方決心 一語成讖?

美財長率領的美國鷹派代表團已經抵達北京,今日就將開啟中美貿易談判、並延續到周五。而目前僅有美方公布了代表團成員,中方只提到劉鶴“牽頭”。雙方陣容“內涵”懸殊較大,加之4.27宣言之後,中共底牌已逝,在雙方對對手的估計或不足的前提下,談判結果難料。而美國鷹派代表團成員之一,美商務部長羅斯行前對美媒表示“完全談不攏,美方人員隨時可縮短 訪問中國 大陸 行程走人”。羅斯會否一語成讖?

一分鐘看懂中美貿易爭端5大癥結 中國晶元產業內憂外患的背後

美國財政部長姆紐欽(Steven Mnuchin)將率團訪問中國 ,以紓緩兩國貿易爭端的緊張局勢。路透社列出了中美貿易爭端5大癥結。一同前去的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本周表示,中國在高科技行業的國家投資計劃"令人害怕",中國的貿易赤字"部分原因就是這種惡劣的做法所引起"。此前,美國政府已經多次阻止了中國企業收購美國半導體企業的企圖。而美國對中興的“封殺令”引起了中國高層 的危機感。

北京放送的貿易「大禮包」可能是「坑」? 中方連出三張牌示弱

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Robert Lighthizer)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率領的經濟代表團於5月3日至4日訪問中國 ,就美中貿易問題 進行談判。中方近日不斷推出開放汽車和金融領域,調整匯率政策等舉措,不斷向美方示好。多家美國媒體發表文章提醒川普(特朗普)政府警惕北京放送的“大禮包”可能是坑,同時建議,如若北京再次使用拖延術、承諾與執行脫節,美國還有其它選項可用。

劉鶴領軍中方談判遇大考 川普力挺5G研發的前因後果

北京當局周三正式對外證實美國財長將率團 訪問中國 大陸 ,現任中共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將牽頭與美代表團就中美經貿問題 進行談判。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表示,5G移動通訊系統 是美國發展的優先項目,川普政府接連出台政策力挺5G技術開發。美智庫負責人表示,中共政府不斷加速的‘創新重商主義’行為,對整個全球經貿體系成威脅。英媒稱,“中國製造2025”不僅是中國科技行業的追趕,更是國家資本主義 的味道。

川普發警告 若貿易戰繼續中共先死

中美貿易談判在即,美商務部長指責中共的〝邪惡行為〞,並引用總統川普的觀點表示,若打貿易戰中共死亡的風險比美國大得多。當下許多美國企業已擱置對華交易,觀望談判結果。

中美談判前景如何?美商務部長警告中共 還霸氣定調:達不成協議就…

由財政部長努欽(Steven Mnuchin)帶隊的美國代表團將於明、後天(5月3日、4日)在北京與中方高級官員展開商貿談判。美國商務部長羅斯(Wilbur Ross)在啟程前表示,美中貿易逆差問題 一定要解決,而所有談判成果都要由川普總統最終拍板。同時他也警告中共:在這場商業大戰中,中國 損失的要比美國更多。

美媒:貿易談判對手是王岐山劉鶴 中共貨幣政策走鋼絲

美媒30日證實習近平的經濟顧問劉鶴和王岐山等高官,將是中美貿易談判的主角。中共官媒日前放出風聲稱,中方不會通過人民幣貶值來尋求所謂〝出口優勢〞,也不通過讓人民幣升值來幫助提振美國出口。有輿論認為,這其實反映出中國 的經濟和金融現狀十分棘手,北京的貨幣政策只能小心翼翼〝走鋼絲〞。

美貿易團訪華 中方大禮包曝光 現在向美國投降代價最小

本周中美政府將在北京進行貿易問題 的首次正式談判。外媒稱中方開出的大禮包中,大多數並未超出中共入世時允諾要遵守的內容。有觀點認為,中美雙方此次貿易談判會取得實質性進展,不過也有分析認為中共應該不會過早的作出巨大的讓步,而且川普的談判條件中,有兩條是中國 不能夠接受的。有關貿易戰認為,中共無法承受經濟崩潰的後果,最終會妥協讓步。

中方「大禮包」攻勢下 美貿易團訪華如何接招?

中國 政府希望給本周來華訪問的美國貿易代表團獻上“大禮”,不僅安排與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的環節,還打算承諾削減關稅和放寬監管規定。然而,僅僅是這些可能還不足以給來訪的美國人留下深刻印象,也阻擋不了一場迫在眉睫的貿易戰。

習近平人事再布局 韓正接「燙手山芋」 大批官員被打入冷宮

4月26日下午,習近平在武漢主持召開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並發表講話。中共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領導小組組長”身份出席座談會。有分析認為,韓正接下的是“燙手山芋”。兩會結束後,中共迎來又一輪人事大調整,不少存在問題 的江系和團派官員被打入冷宮。

昨天 三星關廠清倉撤離 深圳成為最大贏家!

作者:冷眼 在大陸 、台資、日本和美資企業因為生產成本、中美貿易戰等原因跑路美國、東南亞建廠的大背景下,當前韓資企業也加快了撤資、轉移的步伐。今年年初日資世界五百強兩大巨頭——日東電工和尼康公司相繼撤離蘇州,留下廢棄的工廠和大量的裁撤人員,引發了媒體關於外資撤離的大討論。今天,這種討論又將甚囂塵上了。

習近平連出三招促美「超級團隊」訪中 王岐山應戰

兩會至今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履新已有一個多月。期間,王岐山有9次公開露面,會見了多位外國政要。近日還參加了中共上將楊成武遺孀的葬禮。不過更為引發世人關注的是他將在北京迎戰美國經貿代表團。時事評論員文昭認為,美國財長北京之行之所以能夠成行,關鍵在於習近平連讓三城,從汽車、藥品和國債上給川普讓利。

重磅!美司法部和FBI雙雙調查華為 川普對北京下最後通牒 雪上加霜中興再遭罰

繼中興通訊被美國商務部下髮長達七年的出口禁令後,日前,有日本媒體透露,中興再被禁止與其合作的美國公司進行交流和互動。美媒消息,繼中興之後,傳出華為遭調查消息,而且更為嚴重是刑事調查。美國貿易代表將於5月初赴北京談判,除財長努欽代表團又添加了一名重磅鷹派人物納瓦羅。

1953年周恩來被奪權 因一事引毛澤東震怒

作者:諶旭彬 1953年3月10日,根據毛澤東提議,全面變更了中央政府工作的領導體制,周恩來作為總理,退而只管外交工作。誘發此一重大人事變革的導火索,乃是“新稅制風波”。1952年底,“新稅制”由財政部提出,經政務院討論並批准頒布後,卻引起了毛澤東的震怒。

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奇觀」!地方政府是如何控制高房價的?

作者:易憲容 這兩年,各城市地方政府房地產調控政策一出台,儘管房價上漲格局從來沒有改變,但這些城市的房價立即“止漲”。更好玩的是,這些城市的房價不僅“止漲”,而且這些城市的房價變化基本上都控制在上漲在百分之十以下的區間及下跌則在零點幾的區間。我們只要看看國家統計局每個月公布的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價變化的數據,就能夠看到這種“奇觀”。中國 政府真的是太神奇了。

川普千億徵稅產品清單即將拋出 北京人事異動

中美貿戰摩擦升級的敏感時期,北京高層 再現人事大調整。23日,中共人社部網站消息稱,中共中央財辦主任劉鶴,不再兼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職務。英媒稱,美國未來 幾天將宣布對價值1,000億美元中國 產品徵稅的產品清單,同時已展開對中國石英檯面產品的反傾銷與反補貼(雙反)調查。不過,美國財政部長努欽(Steven Mnuchin)、中國央行行長易綱近日都做出給局勢降溫的表態。

川普千億徵稅產品清單即將拋出 北京人事異動

中美貿戰摩擦升級的敏感時期,北京高層 再現人事大調整。23日,中共人社部網站消息稱,中共中央財辦主任劉鶴,不再兼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職務。英媒稱,美國未來 幾天將宣布對價值1,000億美元中國 產品徵稅的產品清單,同時已展開對中國石英檯面產品的反傾銷與反補貼(雙反)調查。不過,美國財政部長努欽(Steven Mnuchin)、中國央行行長易綱近日都做出給局勢降溫的表態。

我們都低估了川普 他要的可能不是中國的錢而是中國的人

(Getty Image)中美貿易摩擦至今,給人的感覺很怪,你既感覺它們之間似乎從來沒打過,又感覺它們之間好像就沒停過。雙方打打停停,每次到談判都感覺挺順利,不料形勢又陡然升級。這說明,中美雙方始終沒有就核心問題 達成共識。

海南深夜宣布全域限購 數千億炒房資金被「關門打狗」

深夜樓市又傳來大消息!4月22日晚,中共海南省委辦公廳、海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穩定房地產市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即日起海南實行嚴格的限購政策,在已出台限購政策的基礎上,實施全域限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