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天下第一痛」卻常被當做牙痛?

  • 健康

20190908092751357

據錢江晚報報導,今年84歲的方奶奶也被這種痛折磨到精神崩潰,體重只剩下70斤;以為只是牙疼作祟的方奶奶,甚至拔光了足足一整排的牙齒!

然而拔了一排牙齒的代價還不夠。

方奶奶是安吉人,本應該是個安享晚年的年紀,卻足足被三叉神經痛折磨了十幾年。她的女兒告訴記者,“最開始就是左臉痛,我們都以為是牙痛,給她吃了消炎藥沒有用,想想也可能是年紀大了牙齒不好,就又帶她去小診所拔牙。”拔了這顆沒效果,那就拔另一顆,沒成想把左下邊一排牙齒都拔光了,反而越來越嚴重了。

就這樣,方奶奶的三叉神經痛被誤診了多年。毛病也就越來越厲害,直到去了市裡的醫院,方奶奶才被確診為三叉神經痛。

三叉神經痛讓人痛不欲生

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經痛三叉神經痛是最常見的腦神經疾病,以一側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烈痛為主要表現,國內統計的發病率52.2/10萬,女略多於男,發病率可隨年齡而增長。三叉神經痛多發生於中老年人,右側多於左側。三叉神經痛敏感區主要分布在:口周,如上下唇部、鬍鬚處;口腔內,如舌的前半部、牙齦、臼齒處;鼻周,如鼻翼、鼻唇溝;臉頰部,如上頜區、下頜區、耳前區;前額部。

其實像方奶奶這樣誤以為是牙痛的三叉神經痛患者並不少,因為三叉神經疼就像閃電一樣,歷時幾秒或幾分鐘,來得快去得也快。不同的病患會有刀割、燒灼、撕裂等不同的感覺。疼痛呈周期性發作,發作間歇期同正常人一樣。說話、洗臉、刷牙或微風拂面,甚至走路時都會導致陣發性時的劇烈疼痛,這種疼痛被稱為“天下第一痛”。

最容易被誤診為牙疼、偏頭痛由於是發生在面部的疼痛,三叉神經痛常常以牙痛、偏頭痛等幾種“假面目”出現。

由於三叉神經也支配牙齒功能,所以痛起來時跟正常人的智齒痛很像,特別容易和牙痛混淆,但其實二者還是能區分的。

三叉神經痛多呈電擊、刀割、撕裂樣疼痛,突發突止,多有“扳機點”,一碰就發作。

扳機,就是控制手槍工作的一個開關,當我們扣動扳機的時候,子彈就射出去了,這個裝置就叫扳機。三叉神經痛患者也是這樣,在三叉神經受侵犯的分布區域內有一個或多個特別敏感的區域。微風、吃飯、漱口、洗臉不小心觸及這個敏感的區域都可能誘發劇烈的三叉神經痛,這個點就叫扳機點。扳機點多發生在上下唇部、鬍鬚處、上下齒齦、鼻翼、鼻唇溝、頰部、眉毛等處。

而牙痛表現為持續性鈍痛或跳痛,牙痛通過X光或CT檢查,即可明確。卡馬西平等治療神經痛的藥物,對牙痛無效,對三叉神經痛有效。

偏頭痛也表現為劇烈疼痛,呈搏動性、刺痛及撕裂痛或脹痛,會反覆發作。但偏頭痛一般是在疲勞、月經、情緒激動時發作,每次發作前都有先兆,如視物模糊、閃光、暗點、眼脹等,且常伴有噁心、嘔吐、流眼淚、面色蒼白或潮紅等癥狀。

注意三叉神經痛與牙痛、頭痛的區別

外科治療三叉神經痛首選微血管減壓術三叉神經痛一般先行規範化藥物治療,但隨著病情發展,藥物劑量會逐漸加大,導致病人因無法耐受副作用、效果越來越差而選擇手術。

2015年制定的《三叉神經痛診療中國專家共識》(下稱共識)指出,藥物治療失敗的患者應儘早考慮外科治療。共識推薦的外科治療方法主要包括經皮三叉神經半月節射頻熱凝術、Meckel囊球囊壓迫術、立體定向伽馬刀放射治療和微血管減壓術。

共識指出,微血管減壓術的遠期預後優於其他外科方法。從適應證方面看,經皮三叉神經半月節射頻熱凝術、Meckel囊球囊壓迫術和立體定向伽馬刀放射治療更適用於高齡和全身狀況較差的患者,而微血管減壓術無明確的年齡限制,更適用於較年輕的患者。

晚近亦有文獻報導,微血管減壓術是一種治療老年難治性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安全、有效方法。

微血管減壓術手術適應證包括:診斷明確的原發性三叉神經痛;藥物治療無效的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經皮三叉神經半月節射頻熱凝術、Meckel囊球囊壓迫術、立體定向伽馬刀放射治療無效的原發性三叉神經痛;青少年期發病的典型原發性三叉神經痛。

約95%的三叉神經痛,是由於血管壓迫三叉神經造成的,壓迫三叉神經產生疼痛的血管稱之為“責任血管”,常見的“責任血管”有:

小腦上動脈(75%),小腦上動脈可形成一向尾側延伸的血管襻,與三叉神經入腦幹處接觸,主要壓迫神經根的上方或上內方。

小腦前下動脈(10%),一般小腦前下動脈從下方壓迫三叉神經,也可與小腦上動脈一起對三叉神經形成夾持壓迫。

基底動脈,隨年齡增長及血流動力學的影響,基底動脈可向兩側彎曲而壓迫三叉神經根,一般多彎向較細小的椎動脈一側。

其它少見的責任血管還有小腦後下動脈、變異血管(如永存性三叉動脈)、腦橋橫靜脈、外側靜脈及基底靜脈叢等。

責任血管可以是一支也可以是多支,既可以是動脈也可以是靜脈。

通過微血管減壓手術將責任血管與三叉神經隔離

微血管減壓術的方法是:全麻下,於患側耳後、髮際內縱行4cm的直切口,顱骨開孔,直徑約2cm,於顯微鏡下進入橋小腦角區,對三叉神經走行區進行探查,將所有可能產生壓迫的血管、蛛網膜條索都“鬆懈”開,並將這些血管以Tefflon墊片與神經根隔離,一旦責任血管被隔離,產生刺激的根源就消失了,三叉神經核的高興奮性就會隨之消失,恢復正常。絕大多數患者術後疼痛立即消失,並保留正常的面部感覺和功能,不影響生活質量。

注意三叉神經痛治療誤區

盲目拔牙。由於三叉神經痛與牙痛的疼痛部分及為相似,非常容易混,以為是牙痛,覺得撥牙可以緩解疼痛,殊不知卻耽誤了及時正確的診治。三叉神經痛的特點是在口唇、口角、鼻翼、上齶或口腔黏膜等顏面部位,出現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痛。因此,早期輕度的三叉神經痛或不典型三叉神經痛,常會被誤為是牙痛、偏頭痛、鼻竇炎或其它口腔科或五官科疾病,患者甚至盲目地去拔牙,以為可除去病根,其實是大錯特錯。

胡亂吃藥。很多患者在不分青紅皂白的情況下,一心只想著緩解疼痛,在沒有任何醫學依據的前提下,亂吃止痛藥。殊不知有些止痛藥物對激發三叉神經痛發作起了為虎作悵的作用!

輕信秘方。很多三叉神經痛的患者由於多年飽受三叉神經疼痛病症的折磨,又經多方治療無效,正所謂病急亂投醫,結果往往誤信一些所謂治療三叉神經痛的“偏方、祖傳秘方”,結果錢沒少花,疼痛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導致了各種各樣的併發症,致使終生遺憾。

不治之症。很多患者在經過多年採用各種治療方法都無效而對治癒喪失信心,以為三叉神經痛是不治之症,從此對生活也悲觀失望。其實,三叉神經痛並非不治之症,針對病因治療,可達到治療目的。

三叉神經痛專病門診讓廣大患者更有針對性地看病、治病,避免誤診、誤治。門診匯聚了一大批功能神經外科專家,在三叉神經痛的檢查、診斷、治療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同時醫院採取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及功能神經外科等多學科相結合的診療模式,突破學科界限進行綜合會診與治療。專註於三叉神經痛精準檢測、專業診斷、分型治療,為患者提供個體化綜合治療方案,讓更多三叉神經痛患者再次綻放燦爛微笑,享受美好生活。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預防三叉神經痛發作

無論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檢查或治療三叉神經痛前後,保持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對於三叉神經痛的預防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同時還可以減少三叉神經痛的發生。

飲食要有規律,宜選擇質軟易嚼食物,因咀嚼誘發疼痛的患者,則要進食流食,不宜食用刺激性、過酸過甜食物以及熱性食物等;飲食要營養豐富,平時應多吃些含維生素豐富及有清火解毒作用的食品;多食新鮮水果,蔬菜及豆制類,少食肥肉多食瘦肉,食品以清淡為宜。

吃飯漱口、說話、刷牙、洗臉動作宜輕柔,以免誘發板機點而引起三叉神經痛

注意頭、面部保暖,避免局部受凍、受潮,不用太冷、太熱的水洗面。平時應保持情緒穩定,不宜激動、不宜疲勞熬夜,常聽柔和音樂,心情平和,保持充足睡眠。

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盡量避免觸及“觸發點”。起居規律,室內環境應安靜、整潔、空氣新鮮。同時卧室要不受風寒侵襲。適當參加體育運動,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來源:健康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