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抗戰掘開花園口黃河的真相

  • 歷史

20190811120754333

說說背景

1938年國民革命軍在徐州會戰重創日本二個精銳師團第5、第10師團,日軍死亡士兵數量就有1萬6000人。這二個師團狼狽不堪向後潰逃到安全地帶,丟棄了相當一部分裝備。

這個消息隨即為世界各國報紙轉載,中國舉國士氣大震。而一時間日軍參謀本部高層們又是憤怒又是羞愧。日軍在徐州會戰使用了十萬大軍,其中第5,第10師團都是日軍頂尖的甲種一流師團。如果敗給英美軍隊還有情可源,敗給裝備和士兵素質都無法和自己相比的中國軍隊實在無法向日本國民交代。

此時天皇也非常震怒,他隨即在1938年2月16日召開御前會議,取消了以前決定在1938年8月前,日軍不向新地區發動進攻的決定,決定繼續向中國大量增兵。

而此時為了圍殲徐州附近的日軍主力,國軍在徐州一帶不知不覺已經集結了大量的軍隊,前後參戰部隊番號高達三十四個軍,八十九個師。在徐州附近的也有五十個師,總兵力超過五十五萬人。

這個情報很快為日本方面所掌握。

此時日本方面早已經判斷出蔣介石準備使用持久戰拖垮日本,而日本作為一個小國把百萬大軍放在別國長期作戰是極為不利的。

日軍從盧溝橋開始就試圖和國軍主力決戰。中國軍隊雖然有200萬部隊,但是除去地方保安部隊和新兵,真正能夠在前線作戰的始終只有一百萬左右。如果日軍一舉殲滅國軍主力幾十萬人以後,沒有本錢持久作戰的國民政府只能老老實實的投降。

此時這個機會的出現真是讓日本參謀本部高層興奮的幾乎吐血。1938年4月7日日本陸相杉山立即火速向天皇報告:「對於集中在徐州方面的中國軍予以痛擊,可以收到挫傷敵軍抗戰意志的巨大效果。因而,陸軍準備實施對徐州的殲滅作戰,由於該敵差不多是中國軍隊的精銳主力,並且已經處於孤立狀態,我軍應不失時機,以大的兵力,以大的規模會戰,使之一舉徹底殲滅該敵。本職認為,只要達到了殲滅這股敵軍的戰略企圖,就能使武力解決中國事變,促使蔣政權屈服投降,邁出決定性的一步,亦可挽回我軍在臺兒莊的不良影響。」

天皇聽到報告以後,一樣興奮的手舞足蹈。他立即命令:務必圍殲徐洲中國軍隊。陸軍此次進攻,定要取得巨大戰果,不使徐州地區五十個師的中國軍隊一人漏網,務求全殲。

杉山在得到天皇批准以後,4月7日當天就命令華北方面軍總司令官寺內大將,華中派遣軍總司令官畑俊六大將下達大本營陸軍部第84號命令,命令他們立即集中手中所有兵力進攻。

日軍很快集中了華北,華中方面幾乎全部的精銳主力,大約13個師團,其中絕大部分師團都是日軍一流甲種師團,共有三十多萬人,配有大量重炮和坦克,還有飛機數百架。日軍停止之前各自的計畫,全力執行徐州會戰計畫,他們分四路向國軍發動大舉進攻,試圖完成戰略合圍國軍主力。作為回應,國軍各部誓死抵抗。

此時國軍軍事高層尤其是蔣公已經清楚的看到了這點,何應欽、白崇禧、陳誠等人和蔣公的觀點相同,他們認為抗戰為持久作戰,不是為爭取一戰的勝負。如果死守徐州,國軍精銳五十個師必遭日軍殲滅或者重創,這樣一來國軍剩餘兵力幾年內是無法和日軍對抗的,中國就必敗無疑了。

國軍軍事高層認為徐州國軍主力應該以一部阻擊日軍,而主力應該立即放棄徐州突圍。

此時徐州最高指揮官李宗仁將軍的觀點和蔣公基本一致,他在接到撤退命令以後,立即下令部隊分五路突圍。

國軍以一部阻擊日軍,其他各部在5月底全部撤離出徐州地區,由於李宗仁撤退指揮得法和後衛部隊成功迷惑了日軍,國軍五十多個師沒有一個被日軍殲滅。日軍為了圍殲國軍徐州主力作戰近一個月,以傷亡3萬多人的代價佔領了一座空城。

此時狼狽不堪的日本參謀本部和侵華日軍最高指揮官們已經失去了理智,按照一般軍事常識,日軍孤軍深入他國腹地,應該以穩紮穩打的方法作戰。應該一步步控制佔領區域,扶持偽政權,消滅佔領區反抗力量,同時要保證鐵路航運的通暢從而保持後勤的充足。

但是此時日軍已經丟了大臉,根本不可能再去考慮那麼多。他們決定立即轉向武漢作戰,圍殲從徐州突圍到武漢一帶的國軍主力,實現徐州沒有實現的目標。

日軍大本營的戰略方針是:華北、華中日軍,在追擊從徐州突圍的中國軍主力時,在行進中轉進並展開為武漢會戰。即:華北派遣軍以主力兵力沿長江由東向西仰攻武漢;華中派遣軍全力沿淮河由東向西推進。華北方面軍在攻佔鄭州之後轉鋒南下,與華中派遣軍主力合攻武漢。

這種違反兵家大忌的行為讓日本在後來的武漢會戰中傷亡病疫,一共減員近20萬人,大大傷了元氣。武漢會戰之後日軍由於損失過重和佔領區域過廣,在長達五年的時間失去全面進攻的能力。

中國方面

此時中國方面情況也很不好。日軍華北主力南下,同時一部沿著長江向西進攻,這也就是說武漢會戰很快就要爆發。

此時武漢會戰的主力仍然是臺兒莊突圍的那五十多個師。這些部隊在徐州戰鬥數月都有一定的傷亡。還有,徐州大突圍在日軍機械化部隊的追擊下,各部除了有一定人員和裝備上的損失以外,成功突圍的士兵也都經歷了千里強行軍,一路上糧食非常短缺還有日軍的追擊,大多疲憊不堪,士氣也比較低落,戰鬥力只有臺兒莊會戰前的五六成。另外還有約八個師的後衛軍隊仍然在徐州突圍的道路上,尚沒有逃離日軍的追擊。

蔣介石判斷,從長江仰攻的日軍還好辦,因為安徽江西一帶地形極為複雜,除了大量丘陵山地以外,還有數量眾多的湖泊。這些都是適合裝備較差的中國軍隊發揮威力的地方,日軍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通過這些地域。

但是進攻河南的日軍則不同了,河南山東一帶基本都是平原地區,日軍第14師團,第11師團等師團都為機械化師團,其中僅僅第14師團就有戰鬥裝甲車300多輛,士兵二萬多人。有些軍事知識的網友都知道,一個機械化師在平原地區擊潰二三個步兵師是沒有什麼問題的,更別說是一個軍就三四門平射炮的國軍步兵師了。

中日雙方首先在蘭封地區拉據戰,5月23日,日軍首先突襲攻陷蘭封,中國一方在三天後拚死奪回蘭封,但是在日軍裝甲部隊優勢火力的打擊下,國軍傷亡五千多人,三個旅長傷亡。

日軍第11師團幾天後從山東方向和第14師團回合,此時日軍總數超過五萬,裝甲車增到數百,國軍開封守軍眼見不敵。

同時,華北方面軍主力第2軍主力,也輕易突破中國第8軍河南商丘防線,分兩路大軍,從隴海路南側向西推進。各路日軍在河南集合,準備合擊河南戰略重鎮鄭州。

鄭州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他是平漢和隴海鐵路的交匯點,同時還是黃河的重要渡口。扼守陸上水上交通線。但鄭州周圍都是平原,並不適合防禦作戰。日軍於6日攻陷河南省會開封,7日攻陷鄭州外唯一一個戰略緩衝地中牟縣城,鄭州城岌岌可危了。除了戰略上的意義以外,鄭州還是河南重要城市,是河南文化和經濟中心,如果失陷對中原一帶軍民士氣會有嚴重打擊。

更重要的是,鄭州過去以後就是大片平原地帶,到武漢的千里上根本無險可守。日軍機械化部隊如果攻陷鄭州,後續華北二十多萬日軍只要數日(最多十多日)就可以打到武漢,強迫疲憊的國軍主力決戰。此時的國軍雖說不是不能打,但是打了必然遭受嚴重損失。武漢會戰就等於提前失敗了。如果不打,而是倉促放棄武漢地區,雖然可以避免主力遭受損失,但是武漢一帶中國精華地域又被日本以極少代價奪取,這對於持久抗戰是極為不利的。

武漢會戰不在於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以空間換取時間,最大程度殲滅日軍的有生力量,把日軍拖入持久戰的泥沼。

目前中國軍隊最需要的就是時間,二個月,三個月,哪怕一個半個月也好。讓部隊做必要的修正和補充,迅速恢復戰鬥力,同時可以利用蘇聯援助的裝備重新編組十幾萬新的軍隊。

但是想在鄭州阻擋住日軍又是不現實的,鄭州附近的日軍仍然是徐州突圍的湯恩伯,龐炳勛等部。其中龐部在徐州會戰損失超過五成,現在為止還沒有恢復元氣。

於是,一個長期醞釀的計畫自然就被推了出來,就是──以水替兵。

計畫的醞釀

可以說以水替兵並非國民政府倉促的彌補行為,而是早就有的構思。

從歷史上說

中國歷史上中原一帶使用黃河消滅它軍主力或者滅亡他國的較大規模的行動就有30起,最早可能是公元225年,秦軍向魏國大舉進攻,包圍了魏國國都大梁,掘開黃河大堤讓洪水淹沒了大梁城,最終滅掉了魏國。

計畫其實並非由老將制定,而是大多數人的意見:

一.德國顧問的建議。戰前1935年國民政府的軍事總顧問德國人法肯豪森就抗日問題向蔣介石提出了應付時局的建議,內中有關於利用江河阻敵的論點,是為抗戰期間中國決黃河大堤以水代兵謀略的濫觴。法肯豪森認為為了確保隴海交通大動脈,維持與動力資源大省山西的堅固聯繫,中國最初的戰線必須推進至河北的滄州至保定一線,而黃河則為「最後的戰線……宜作有計畫之人工氾濫,以增厚其防禦力。

開戰以後,法肯豪森深感北方中國軍隊很難抵抗日軍機械化部隊的鋒芒,一再向國民政府提出決開黃河大堤阻止敵人的建議。

二.1938年4月,陳果夫呈上一份報告,提出在河南武涉縣的沁河口附近掘開黃河北大堤,讓黃河水去淹北岸的日軍。

陳果夫的理由是:黃河水對於守衛南岸的中國軍隊和守衛北岸的日軍,都是危險的。如果日軍先打開南大堤,則我軍將被水淹。不如趁日軍尚未動手時,先打開北大堤。

三.6月1日,戰區司令場館程潛發來電報上:如果我軍此後不能確保自黃河南岸起,經鄭州至許昌之線,不惟平漢鐵路鄭漢段的運輸和聯絡線將被敵遮斷,而且此後敵人南進可以威脅武漢,西來亦可進逼洛陽和西安,最後由西安略取漢中,進而窺伺我西南大後方。

四.其他人員

5月21日,軍委會辦公廳副主任姚琮提出了決開黃河堤岸、水阻日軍的建議。他在致軍令部次長熊斌的電文中說:「黃河舊險地方在考城(舊縣名,在河南省東部,1954年與蘭封縣合併為蘭考縣)以東中牟,如河北省之劉莊、魯省之朱口,倘即施以決口工作,更於舊河道下流多拋埋柳枝,則河必改道南向,一時造成氾濫區域,至少可使其行動困難,全戰局情勢必將改觀,而於我有利。

5月26日,軍令部高級參謀、陸軍大學教官何成璞也提出了決開黃河的建議。

5月26日,湖北省主席的何成浚致電蔣介石:”現黃河已屆桃汛,倘施工決口,則黃河水即循故道直奔徐州,不特大地氾濫使敵機械化部隊失其效能,抑且足以摧毀其戰鬥力,使其打通津浦之企圖仍歸泡影,幸及早圖之。”

6月2日,豫西師管區司令部的劉仲元、謝承傑致電蔣介石,提請以破釜沉舟之勢,決開黃河陸沉敵軍。

還有白崇禧,陳誠等軍事高層也在軍事會議上一致贊成以水阻擋日軍的戰略。

以上資料第一說明放水計畫是很早就有的既定計畫,而日軍進攻的迅速促進了這個計畫的實施。

同時,雖然是大家都贊成,但是畢竟最後的決策者是蔣公,自然由他承擔所有的歷史責任。

計畫執行

5月28日,商丘失守,豫東門戶大開,日軍跟蹤進犯,省會開封岌岌可危。

如果此時再不掘開黃河,等到武漢最後一個戰略門戶鄭州失陷就已經來不及了。但是如果掘開黃河,河南,安徽流域必有大量平民遭受水災之苦,這是承重的歷史包袱,誰下令扛都要有很大的勇氣。

5月31日,蔣介石終於下了決心。需要說明的是,蔣公當時也想讓程潛下令,所以口頭命令其執行。但是有豐富政治鬥爭經驗的老將程潛也不是一般人,他不願意背這個黑鍋。他直到蔣介石命令委員長侍從室主任林給予明確電令以後,他才下令立即執行。

6月1日,蔣介石在武漢召開國民革命軍最高軍事會議,下令豫東的各部做戰略撤退,退到黃河以南,同時令第一戰區司令長官程潛,下令商震第20集團軍負責開掘黃河大堤,阻止日軍前進。商震則命所部第39軍軍長劉和鼎具體負責。

商震部第53軍第1團奉命在中牟縣境內大堤較薄的趙口掘堤。但是,趙口的情況特殊,掘堤失敗了。

6日河南省會開封被日軍攻陷,機械化前鋒繼續火速突進。由於此時趙口仍然無法掘開,改到趙口以西的花園口重新挖掘。負責挖掘的新第8師第2團、第3團以及工兵連負責執行,用圓鍬、十字鎬、鋼釺、籮筐、土箕、木槓等挖戰壕的常用工具挖掘。

6月8日日軍前鋒甚至已經推進到離鄭州只有百裡的白沙鎮,日軍機械化部隊一天時間就可以達到鄭州。

1938年6月9日上午9時,終於掘開了花園口大堤,黃河水經中牟、尉氏沿賈魯河迅速下泄。但是由於破口較小,水流速度很慢。

10日,黃河流域突降暴雨,花園口破口立刻增大數倍,先前沒有掘開的趙口也被大水衝開。趙口和花園口兩股水流匯合後,激流衝破賈魯河,衝斷了日軍已經控制大部分的隴海鐵路,向豫東南流去。西邊一路沿穎河下瀉淮河,東邊一路沿渦河到安徽懷遠流入淮河。黃、淮合流後湧入洪澤湖,淮河、洪澤湖沿岸立即變成了一片汪洋。

直接戰果

可以說,黃河破堤從戰略上來說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

先說說直接的戰果:之前日軍第14、第16兩個師團各一部人馬,分兩路攻入中牟、尉氏、新鄭,切斷鄭州以南的平漢鐵路線。結果是第14師團最前方的兩個聯隊近3000人全部被水淹死,還有一股日軍被洪水擋在中牟城,中國軍隊乘機反擊,1000多日軍無路可退,全部被打死或跳水逃生被激流淹死。尉氏城也淹死了1500名日軍。

沒有淹死的日軍輜重也基本全部沖毀,日軍無糧無彈藥,只能大舉後撤。同時靠空投補給和搶劫農民維持。

資料一:日本士兵日記

日本士兵在日記中寫到:這是一條因黃河決堤而形成的河,走在我前面的士兵在夜色中過了河。渡過河之後,卻不知該向哪個方向前進。不知哪邊是淺灘,但總之必須過河……士兵們一發現一點食物,就像貓叼著魚探到角落裡那樣,隱藏起來一個人獨自享用。我們到處轉來轉去找食物,早田裡開始還有土豆種,不過,沒幾天就被吃光了。把南瓜秧弄來煮著吃,但馬上就被各分隊搶光了。很快田地裡沒有一點可吃的東西了。洪水又切斷了我們前後的道路,一連過了好幾天,糧食都沒有送來。

資料二:日軍高層官方資料說明日本死於洪水上萬人

日本方面資料(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戰史室的《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中寫到:6月10日前後,中國軍隊在京水鎮(鄭州以北15公里處)附近,掘開了黃河南岸的堤防。因此,黃河濁流向東南奔流,中牟首先進水,逐日擴大,從朱仙鎮、尉氏、太康,一直影響到蚌埠。第二軍6月13日為救援孤立在中牟的第十四師團一部,從第五、第十、第一一四師團兵站抽調工兵各一個中隊及架橋材料一個中隊,配屬給第十四師團。

隨後於16日又從第一軍調來獨立工兵第二聯隊主力及渡河材料一個中隊。6月15日以後,由於氾濫的河水擴大到尉氏的第十六師團方面,第二軍除調回第十四師團兩個工兵中隊外,又逐次增加架橋材料兩個中隊,摺疊船40隻,獨立工兵第十一聯隊主力支援,然後向氾濫地帶以外撤退。方面軍於6月17日命令臨時航空兵團全力以赴援助第十六師團方面的補給。用運輸機、輕重轟炸機,在6月16至24日之間給兩個師團投下補給糧秣、衛生材料等,合計約161.5噸。29日,方面軍在徐州舉行聯合追悼大會。僅我第二軍死於洪水人數便達到7452名之多。

資料三:日軍戰時資料

日本大本營陸軍部撰有日軍侵華史長編。其中第440頁記載如下:「中國軍隊6月10日左右於鄭州東北掘開黃河堤防,使黃河水向東南方向湧出,採取了水淹戰術,淹沒了自己的廣大沃野,形成了經中牟、尉氏、周口、阜陽連接淮河的大地障,給我軍行動造成極大困難。」

而據日方目擊者說:洪水到處,我軍士兵驚恐萬狀,東奔西突,人馬踐踏,車、馬、人員淹沒不計其數。

資料三:中共資料

土肥原在黃河放水以後下令日軍中止進攻,並且立即下令後撤。由於到處都是洪水,後撤極為困難,日軍並四處搜搶大小船隻,甚至門板、水缸等工具。

資料四:日軍戰後承認

日軍當時約4個師團陷於黃氾區,遭受嚴重損失的有2個師團以上,沿隴海線兩側進犯武漢的計畫被粉碎,不得不改變部署,由長江進犯武漢。日本軍部承認,由於黃河決口,日軍奪取武漢的時間被迫推遲了3個月。

深遠意義

以上這些並特別不重要

1.從軍事戰略上來說

黃河放水以後,從豫東地區(河南東部)到安徽山東一帶形成一個廣大的黃氾區。這些區域水流其實並不是太急,但是由於黃河的獨特點,這些地區都有大量的淤泥堆積地域和沼澤。幾百裡的地域都是如此,十年後黃氾區已經比抗戰期間大為縮小,但是解放軍挺進大別山的劉鄧回憶:黃氾區寬就到20餘公里,遍地淤泥,積水沒膝,深處及臍。部隊通過極為艱難,被迫丟棄了大部分重武器。

十年後尚且如此,當年的日軍機械化部隊和步兵根本無法通過這些地區。日軍華北先鋒的幾個師團和後面十萬部隊都無法通過這個區域。其中最前方的第10,16師團只得後撤。

除了黃氾區的問題以外,國軍在撤退時又破壞了大量的橋樑和鐵路線,日軍撤退非常艱難。最後二個師團的步兵咬牙扔下無法行動的重武器,徒步繞過幾百裡的黃氾區開往安徽合肥一帶。而炮兵,坦克,後勤輜重車輛只得用隴海鐵路運往青島,再通過海運運到上海,從上海通過長江運輸運到安慶等地,登陸以後再運到合肥地區和步兵回合。

由於隴海線已經被國軍破壞多處,日軍只得一面修路一面運輸,速度極為緩慢。同時,國軍海軍通過大量佈置水雷封鎖了部分長江航線,日軍航運也是一塌糊塗。總之,這樣的運輸比從日本國內運輸還要困難幾倍。嚴重影響了日軍速戰速決佔領武漢的計畫。

黃河放還在於阻擋了河南日軍的進攻鄭州作戰,迫使日軍由北向南的速攻,改為由東向西的沿著長江仰攻。

而河南地帶都是平原,日軍機械化一個師團戰鬥力非常可觀。而且一旦攻陷鄭州,鄭州到武漢一帶無險可守,只有一個小小的武勝關。而一個關卡在現代化作戰中根本起不到多大作用。武漢會戰就會提前進行,中國軍隊主力如果在武漢會戰被殲滅,很有可能無法繼續抗戰而被迫和談。

而沿著長江進攻的安徽等省地形極為複雜,遍佈丘陵山地森林和湖泊,日軍戰鬥力大為削弱。同時國軍破壞了鐵路線,北方日軍也無法很快運往南方參與沿長江作戰,為武漢會戰爭取了一個多月的寶貴時間。

到了日軍進攻武漢外圍的九江時,已經是7月底的事情了。此時國軍各部已經做了很好的修整,重新恢復了戰鬥力。後國軍還利用江西安徽複雜地形多次重創日軍,單單106師團前後二次被殲滅五成以上,在萬家嶺還幾乎被全殲。整個武漢會戰日軍戰損近二十萬,其中戰鬥傷亡也有約十五萬人,相當於臺兒莊會戰戰果的7倍。武漢會戰前後長達三個月,10月25日才放棄空城武漢撤退。

如果沒有黃河的放水,國軍是無論如何不能支持這麼久的。

2.從經濟上來說

黃河放水把日軍阻擋在平漢路以東,戰略重鎮鄭州以及唐河白河流域中原人口密集和物產豐富的區域直到1944年都為國民政府控制,成為國民政府的一個重要兵源和物資的基地。

3.對八年抗戰的戰略意義

同時由於保住了河南大部,使得國軍長期控制洛陽,許昌一帶的第一和第五戰區,和長江一帶國軍其他戰區互相呼應,同時抑制了日軍通過河南進攻四川大後方的戰略。還有大大牽制和分散了日軍的主力。所以日軍在1944年一號作戰時,首先集中十多萬主力進攻河南這部分地區,可見其重要性。

4.對這些意義國軍高層和世界上都有公認

李宗仁將軍回憶到:日軍雖把主力軍抽出,南下圍攻徐州,西進攻佔開封,企圖席捲豫、皖產糧區域,卻又被黃河決堤氾濫所阻。逼不得已,乃轉循長江西侵。因兩岸地形複雜,進展甚緩。到佔領武漢,已成強弩之末,形成僵持的局面。

中國歷史上元、清兩代入關,系由北方南下,以居高臨下之勢,自可事半而功倍。日本恃有海軍的支援,違背傳統戰略有利條件,改由海道溯江西上作仰攻。兵力又不敷分配,其失敗固可預卜。

劍橋中華民國史說:

日本人1938年6月初在開封遭到另一次顯著的挫折。當他們沿隴海鐵路西進時,中國人突然炸開了黃河的提壩。衝出河道的黃河漫過正在逼近的日本人的道路,繼而穿越河南平原,進入安徽省,從那裡在山東半島的南面——而不是北面——入海。這項戰略卓越地發揮了作用。侵略者暫時被遏止住了,武漢戰役被延長了大約三個月。

當時法國著名報紙評論中國黃河放水時候說:

前當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入侵荷蘭時,荷蘭曾以決堤為自衛計,其國人雖患水災於一時,然其領土終得以保全。

厥後1812年冬季,拿破崙一世攻俄時,俄國亦以堅壁清野之法阻止法軍前進,並將莫斯科城付之一炬,卒至拿破崙一世所率大軍,為之敗潰。似此,某一民族受外人攻擊而有滅亡或淪為奴隸之虞時,輒利用洪水與冬季凜冽氣候以禦敵,其事又安足怪異?時至此際,中國業已決定放出兩條大龍,即黃河與長江,以制日軍於死命。縱使以中國人十人性命換取日人一人性命,亦未始非計。此蓋中國抗戰決心所由表現也。

老百姓的傷亡

黃河放水無疑是抗戰歷史上的大悲劇。

中共方面的資料上說,黃河放水淹死和餓死的群眾多達89萬人,而日軍傷亡只有1000多人,花園口決口造成了歷史上人為的一次大災難。這次洪災,河南、安徽、江蘇共計44縣市被淹,受災面積29000平方公里,受災人口1000萬以上。

實際上世界比較公認的資料一般認為,黃氾區淹死和之後死於黃氾區饑荒的一共大約六十多萬人,受災面積二萬平方公里左右,受災人口約六百多萬人。總之,代價著實不少。

老薩的觀點

1.黃河放水應該由日寇負責

道理很簡單,如果沒有日寇的入侵,國民政府怎麼也不至於沒事在自己中原腹地放水,造成自己財產和人民的重大損失。

一切的罪魁禍首都是日寇,這個是我們必須明確的先決條件。

2.國民政府有沒有一定責任?

責任自然是有的,但是客觀來說,按照當時的環境,除了放水國軍根本找不出其他辦法阻擋日軍機械化部隊的進攻。

這從當時軍政各個高層的數量眾多的建議就可以看出來,放水實在是當時各方面的共識,是無可奈何之舉!

如果國民政府有其他的辦法,也絕對不會走這條路的。

老薩覺得,黃河放水這些行為都是弱國對抗強國侵略時一定要經受的代價。

當時中日二國的客觀差距就意味著中國必須以這種破釜沉舟的行為對抗日本,黃河放水是,炸毀鄭州鐵橋是,破壞巨資建立的鐵路線和飛機場也是。

如果中國的國力足夠強,大可去侵略日本,像美國迫使日軍二戰時候用神風敢死隊的自殺機玩命一樣,迫使日軍自己炸堤。

79年中國出兵進攻比自己還弱的越南的時候,越南人雖然自稱世界第三軍事強國,仍然不是中國的對手,最終炸毀自己的水庫,以洪水阻擋解放軍繼續進攻高平。

但是當時的中國有這個國力,軍力,財力沒有?事實是沒有。

戰爭的代價自古都要由弱的一方承擔,抗戰也不例外。

3.放水以後老百姓的嚴重損失究竟值得不值得

老薩其實也是博愛主義者,但是戰爭並不是顯示博愛的地方。

戰爭是人類和人性中最為殘忍一面集中的體現。美國人常說:戰爭就是一部分的人必須死去,他們的死去是保證更多的人能夠活下來。

對於中日這樣的民族戰爭,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並無中間道路可以走。

如果中國失敗,面對日本當時的強勢文明的入侵,中華民族很可能第一次亡國滅種,中華文化徹底消失。

有些人說我們不是同化了滿洲人和蒙古人,是的,那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有什麼文化。而當時的日軍已經實現了文化的重大變革,在儒家文化,日本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吸收西方先進文化創造了先進富有活力的近代日本文化。

如果日本佔領或者類似於控制當時的朝鮮一樣奴化中國,中國文化必遭嚴重摧殘,甚至出現西方文化一樣的中斷。這種可怕的打擊是任何一個中國人不願意看到的。

死於水患的六十萬老百姓,是中國抗戰歷史上最重大的悲劇,但是我們更要考慮另外的四萬萬同胞可以不用作亡國奴。

當年張巡死守唐朝城池,吃掉了幾乎全城的老百姓,最後仍然被認為英雄。他不過堅持了一年的時間。

而因為黃河放水阻擋住日軍三個月之久使得國軍得以保住抗戰本錢,並且在之後的武漢會戰打破了日軍試圖全殲國軍的戰略意圖。武漢會戰的勝利,就徹底杜絕了日本可能滅亡中國的任何希望。

從這個角度來看,老薩認為還是值得的。

4.蘭封失守到底有多大影響

中共方面一直把黃河放水的責任的推給蘭封的失守。

其實稍微研究一下就會覺得這種觀點比較可笑。

蘭封會戰本意在於圍殲第14師團或者予以重創,但是由於蘭封守將對日軍戰鬥力估計不足,導致5月23日夜蘭封被日軍突襲失守。

國軍隨即以優勢兵力反攻蘭封,並且於4天後以相當的代價收復蘭封。此時日軍第11師團數萬人已經從山東南下和第14師團會合,隨即進攻蘭封。

以當時國軍兵力(不過十萬人),即使蘭封不失手,能夠在第11師團到達蘭封的四五天內在平原地帶殲滅一支日軍機械化甲種師團二萬多人幾乎沒有可能。

畢竟武漢會戰期間中國軍隊集中十多萬大軍,在萬家嶺一帶用了十一天時間才殲滅了一萬多人的日軍乙種106師團。

日軍二戰時候的防守頑強是眾所周知的,在美軍蘇軍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還往往戰鬥到最後一個人。

此時日軍在火力上還佔優,又有大量裝甲車輛,國軍不可能迅速取勝。最多是給予重創,然後還是會放棄蘭封。

退一萬步說,就算國軍在四日內全殲了有三百多輛裝甲戰車的第14師團,那麼必然遭到嚴重損失的國軍如何面對四天後就趕到的日軍精銳甲種第11師團?蘭封一樣還是守不住。

所以蘭封會戰勝負對黃河放水沒有什麼影響,最多隻有一些推動作用。

其實黃河放水在蘭封會戰以前就決定了,具體見上文。

黃河放水並非由於蘭封會戰失敗的救急措施,而是早已經決定的既定策略。

所以說,蘭封會戰的失利和黃河放水是沒有什麼聯繫的。況且蘭封會戰以後蔣介石將守城不力的三十六師師長龍慕寒押送武漢槍決,他的上司二十八軍軍長桂永清立即撤職,另外一同防禦蘭封的四十六師師長李良榮革職留任、戴罪圖功。

5.為什麼事先不撤退老百姓

道理也是比較簡單的,首先撤退分散在黃河一線幾百公里的近千萬人談何容易。沒有二三個月是不可能成功的。

其實,黃河放水是嚴守的軍事機密。因為如果這個計畫被日軍知道,那麼日軍完全可以立即作出針對性部屬,按照當時的情況,日軍在放水前一天離黃河只有一百多里,坦克部隊幾個小時就可以開到。所以說,這個秘密是不可能事先說明的。

6.該事件的解密

黃河放水以後,國民政府為了保證抗戰士氣一直說是日軍所為,這也是可以理解的戰略。

敗退臺灣以後,曾任國民黨中宣部副部長董顯光寓居美國,在1967年出版的《蔣總統傳》中首次明確承認黃河放水一說。

之後的70年代,隨著蔣介石的去世和臺灣自由化的開始,官方終於承認了這段不堪的歷史。

臺灣「獨裁腐敗的蔣家王朝」用了三十多年終於承認了當時全力掩蓋的歷史,還真相於人民!而我們呢?還需要多少個三十年?

來源: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