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道光皇帝為什麼派林則徐去廣東禁煙?

  • 歷史

20191220101910538

1821年,剛剛登基不到一年的道光皇帝發布鴉片禁令,嚴厲打擊走私販賣和包庇走私的行為。這已不是清朝第一次發布鴉片禁令了。

由於吸食鴉片會上癮,清朝很早就開始嚴格控制其入口,但吸食者市場仍然存在。清廷於雍正年間已明令禁煙而此時英國本土鴉片的使用仍然合法(英國本土的鴉片禁止要到1912年的鴉片公約之後實行)。但清廷官吏也從鴉片貿易中獲利甚巨,故默許在廣州附近的零丁洋利用中國舢舨進行鴉片走私,使禁令如同虛設。鴉片貿易相關環節關係人利潤甚豐,因此鴉片走私日益擴大。鴉片大量輸入使中國每年白銀外流達六百萬兩,令中國國內發生嚴重銀荒,造成銀貴錢賤,出現通貨膨脹,令清廷財政枯竭,國庫空虛。而且鴉片貿易嚴重敗壞社會風尚,摧殘了人民的身心健康,同時更破壞了社會生產力,造成東南沿海地區的工商業蕭條和衰落。鴉片流毒甚廣,從王公大臣到平民百姓,吸毒者日眾,為害中國國人身心健康,軍隊也吸食鴉片,身體變得虛弱,失去作戰能力。

道光皇帝為何要重申鴉片禁令呢?源自一次農民起義。

粵北發生八排瑤農民起義,官兵去平息遭遇失利。前去調查的欽差做出一個牽強結論說,原因之一是從沿海抽調來的各營兵丁有眾多吸食鴉片者,道光皇帝對他的報告頗為震驚。

道光皇帝經思索認為鴉片應當對此負責。於是道光皇帝再次頒布命令,要求對鴉片「拔本塞源」,加強禁絕措施。

道光皇帝是極度推崇勤儉節約的君主,他的很多決策常圍繞「銀子」來考量。他擔憂大力查禁鴉片,甚至中斷貿易,關稅損失倒是小事兒,最大麻煩在於如何安撫夷人情緒,萬一挑起「邊釁」還不得消耗朝廷銀兩?

皇帝的憂慮不無道理。清朝開國之初有「永不加賦」的承諾。道光十三年(1833年)人口已增加到近4億。中國農業社會史上,首次出現人口大爆炸。管理四億人的財政支出,卻維持開國時一億人的財稅盤子,明顯入不敷出。道光年間,又先後有白蓮教起義、新疆張格爾之亂、廣東八排瑤起義、湖南瑤民起義、天理教變亂。官僚貪腐與平息叛亂,耗費了朝廷巨額銀兩,致使國庫吃緊。

曾在廣東為官的太常寺少卿許乃濟,1836年上呈皇帝《鴉片例禁愈嚴流弊愈大亟請變通辦理折》,主張取消鴉片禁令,准許公開買賣。這個奏摺引來了弛禁派和禁煙派大臣之間的爭議,禁煙派大臣黃爵滋提出激烈主張,認為以往禁煙不力主要是方法不得當,只是針對港口和煙館查禁,現在應改弦易轍,甚至不惜全國誅殺吸食者,必然見到成效。

黃爵滋關於鴉片貿易會導致白銀大量外流的說法,擊中了皇帝的軟肋,這也是禁煙派最核心的觀點。當時大清恰好趕上銀荒,皇帝和大臣很容易認同此說。

於是道光皇帝下發奏摺,向各地將軍和督撫們徵求意見。至1838年10月23日,皇帝收到了29份回復,支持黃爵滋嚴打吸食者主張的,只有湖廣總督林則徐、兩江總督陶澍等8人。

10月25日道光得知,愛新覺羅氏的庄親王和鎮國公在僧尼廟裡吸食鴉片,驚嘆煙毒已浸染皇室。11月8日接直隸總督琦善報告,他在天津查獲鴉片13萬兩,這是清廷百年禁煙以來查獲鴉片最大一案。琦善還彙報說,這些鴉片都是從廣東運過來的。這兩件事再度堅定道光皇帝禁煙決心,而且他有了新的想法。

禁煙派大臣說鴉片導致白花花的銀子大量外流,皇帝倍感心疼,認為鴉片必須要禁,但需用新辦法。皇帝覺得過往太過依賴地方官員,現在唯有派出一位廉潔得力之大臣親赴廣東主持查禁,方可起到效果。

1838年11月9日,道光皇帝發了一道諭旨——「林則徐著來京陛見」,準備賦予他這個重任。皇帝為表明決心,一個月之後,將主張弛禁的許乃濟革職。

皇帝心目中最賞識的有四大能臣,分別是直隸總督琦善、雲貴總督伊裡布、兩江總督陶澍、湖廣總督林則徐,都是才能出眾、辦事幹練之人。琦善和伊裡布暫時走不開,陶澍年老多病,唯有林則徐最適宜擔此大任。此前的討論中林則徐支持了黃爵滋觀點,接到皇帝徵求意見的諭旨後,林則徐在自己轄區立即查獲1.2萬兩鴉片,可謂雷厲風行。

林則徐在京期間,皇帝八次召見,每次長談三四個小時。從後來各種資料中推斷,皇帝給予林的指示是,鴉片必須要禁絕,也可使用雷霆手段,但千萬避免挑起邊釁。道光皇帝與他的大臣們對英國知之甚少,不會認為它比天朝上國先進強大,亦談不上懼怕,但皇帝這些年經歷幾場變亂,國力疲憊,求安穩的心態甚為明顯。林則徐為了讓皇帝寬心,也一再向他保證,絕不會挑起戰爭。

如果道光委派的是一位奸滑大臣,興許這事兒可能重蹈覆轍,不了了之。皇帝沒看錯人,林則徐清廉幹練,素有「林青天」的美稱,是官場上少見的一股清流。林的性格推崇勤儉節約,這點與皇帝氣味相投,因此多次獲嘉獎。在京與皇帝商討期間林則徐可說殊榮備至,皇帝特賜他在紫禁城裡騎馬,察覺他不慣騎馬,又特許他坐轎子。

1839年元月6日,湖廣總督兼欽差大臣林則徐,接待完賓客,焚香九拜,發傳牌,非常高調地正式啟程南下廣州,揭開了中國近代歷史「虎門銷煙」和屈辱的序幕。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