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為什麼說懂得縮手的人 很有智慧?

20190806063353738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這話令人印象深刻,因為“這兩句話,文雖淺近,其意則深”。

《紅樓夢》第二回寫賈雨村有次到郊外觀賞村野風光,在山環水旋、茂林深竹之處,有座牆垣朽敗的廟宇,門前有額題著“智通寺”,門旁一副破舊的對聯,寫著:

“身後有餘忘縮手,眼前無路想回頭。”

這令賈雨村印象深刻,因為“這兩句話,文雖淺近,其意則深”。

的確,是曹雪芹要透過這兩句話去揭示一點人生道理了。寺名“智通”,沒有通達的智慧,是無法提煉出這兩句話的。

“身後有餘”,即是現世生活已無須再為衣食物資擔憂了。在這情況下,卻忘記“縮手”,即是要再為自己添名添利了,後果往往不會是切合人的想望的。這是一種貪戀名利的人屢次犯上的錯誤,嚴重的會導致個人遭際“眼前無路”,到了這些時節,能否“回頭”,也是無可逆料的。

歷史上“不縮手”遠較“縮手”多

歷史上就是充滿“縮手”與“不縮手”的事例,但兩者比較,總是“不縮手”遠較“縮手”的多,因而歷史的悲劇是不斷重複的。

不妨舉兩個“縮手”的例子。第一個是張良。張良是著名的漢初三傑之一(其餘二人為蕭何和韓信),替劉邦定天下,建立漢朝。一個據司馬遷形容為“狀貌如婦人好女”的人,卻能“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千里外”(見《史記・留侯世家》),漢朝建立,張良功勞極大。可是當劉邦論功行賞之時,張良卻選擇急流勇退。他自言:

“家世相韓,及韓滅,不愛萬金之資,為韓報仇疆秦,天下振動。今以三寸舌為帝者師,封萬戶,位列侯,此布衣之極,於良足矣。原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游耳。”《史記・留侯世家》

他“乃學辟穀,道引輕身”,是要遠離名利,去做道家信徒,過著極其簡樸的生活了。這個決定,劉邦不理解,自然世人也不易理解。張良明白,權力的追逐,是沒有止境的,尤其在一個極權的世代,人君有絕對的權力,幾至可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史傳記劉邦樣貌,“隆準而龍顏”,可卻不能掩蓋骨子裡潑辣無情的特性。伴君如伴虎,那知幾時一個錯失,或者只是一些無緣無故的忌恨,會招來沒頂之災、殺身之禍也未可料。韓信功大,後來卻因功高蓋主,因而被誣陷叛變,被夷三族,甚至屍體也被刴成肉醬。劉邦知信已死,第一反應是“且喜且憐”,你說是不是教人寒心?成王敗寇的對比,這些教訓是深刻的。張良是一極聰明的人,他的晚年抉擇正好說明一切。

張良范蠡因“縮手”得全身而退

另一個善於“縮手”的例子是范蠡。范蠡助勾踐滅吳,第一樣想到的也是全身而退。他在會稽之恥之後說:

“‘計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國,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於江湖,變名易姓,適齊為鴟夷子皮,之陶為朱公。”(《史記・貨殖列傳》)

世傳范蠡離開越國之時,帶同西施浮於五湖之間,這個故實史書沒載,或許只是出於有心人的幻想。但范蠡真箇行為撇脫,他離開越國,走的是海路,甚至每到一處,變換姓名一次,是想完全消磨自己的身份,不使行蹤被人察覺,要這樣做,或許源於他對勾踐性情太了解了。這個被描述為“長頸鳥喙”(長的頸項,尖的嘴巴)的君主,被聰明的臣子判定為“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安樂”,如果不採果敢的手段斷絕關係,後果如何也難逆料。范蠡去到陶,化名為陶朱公,以善於貿易而致富。他對財富也有一套哲學:“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與貧交疏昆弟。此所謂富好行其德者也。”(也見《貨殖列傳》)

這些“縮手”的事例,保存了兩個聰明人的性命,不致被極權者妬恨殺戮,只是小事,但卻能在歷史之中起了一種珍貴的垂範作用。因“不縮手”而導致身敗名裂的,在歷史中或許更多。

現代的人,了解些歷史,了解些人類的性情,在適當的時候急流勇退,或許對立身處世,對保存生命的意義會有點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