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日本19年拿了19個諾貝爾獎!盤點日本27位諾獎得主

10月9日,日本研究員、71歲的吉野彰因鋰電池研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在隨後的發布會上表示“好奇是研究鋰電池的最大驅動力”。至此,日本諾貝爾獎得主增至27位。21世紀以來日本諾獎得主已有19人,獲物理學獎和化學獎人數最多。21世紀初日本曾製定50年拿30個諾貝爾獎的計劃。

獲獎名單

【物理學獎,8人】

2002小柴昌俊(76歲)

東京大學宇宙射線研究所

領導證實了太陽電子中微子與理論預言的差值,1987年(61歲)在神岡地下實驗室第一次截獲由超新星(SN1987A)爆炸所釋放的中微子,打開了天體物理中極為重要的中微子窗口。

2008小林誠(64歲)、益川敏英(68歲)

名古屋大學博士(72/67)畢業,京都大學理學院助教

1973年,小林誠(29歲)和師兄益川敏英(33歲)提出了“小林-益川理論”,認為宇宙中正反粒子的“對稱性破缺”原因是誇克的反應衰變速率不同。他們還預言存在6種誇克。

到1995年,6種誇克都被發現。2001年,日本和美國科學家確認了“小林-益川理論”。從而成為基本粒子物理學的一種基礎標準理論。

南部陽一郎(87歲、美籍)

1952年東京大學博士畢業後赴美普林斯頓研究院,1956年起任教芝加哥大學,1970年加入美籍。因60年代對對稱性破缺的早期研究獲獎。

2014  赤崎勇(85歲)、天野浩(54歲)

名古屋大學教授、博士

1989年,師徒兩人(60歲、29歲)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氮化镓的PN結,為製造藍光LED奠定基礎(此前隻有紅色和綠色LED)。

中村修二(60歲、美籍)

日亞化學研究員,德島大學電氣工程碩士

1991年獲得氮化镓成長關鍵技術(37歲);1993年,實現藍色LED商品化。紅、綠、藍混合進而可以得到白光,“照亮了21世紀”。2000年後辭職赴加州大學巴巴拉分校,加入美籍。

2015  梶田隆章(56歲)

東京大學宇宙射線研究所

1998年(39歲)在神岡地下實驗室發現中微子振蕩現象,並因此證明中微子具有質量

【化學獎,7人】

2000  白川英樹(64歲)

東京工業大學助教

1977年(41歲)首次合成出導電的聚乙炔薄膜,此後在築波大學繼續研究發展導電性高分子材料

2001  野依良治(63歲)

京都大學博士畢業,名古屋大學教授

1980年(42歲)對手性不對稱合成領域的研究,大幅提高合成催化效率

2002  田中耕一(43歲)

京都島津製作所分析測量事業部生命科學研究所主任工程師

東北大學電氣工學本科畢業

1985年(26歲)發明用激光轟擊,使生物大分子分離,便於質譜分析的方法

2008  下村脩(80歲)

名古屋大學有機化學博士,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約翰森實驗室博士後

1961年(33歲)博士後期間發現綠色螢光蛋白(GFP),後成為現代生物科學研究領域的重要工具

2010  鈴木章(80歲)

北海道大學工學部應用化學科教授

1979年(49歲)發現鈴木偶聯反應,在有機合成中的用途很廣

根岸英一(75歲)

美國雪城大學助教(東京大學本科,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

東京大學工學部畢業、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課程修了(Ph.D.)、普渡大學教授

1976年至1978年(41~43歲)發現根岸耦合反應,這些化學工具極大地促進了製造複雜有機分子可能性

2019  吉野彰(71歲)

旭化成研究員

1985年(37歲)實現鋰電池石墨負極。沒有鋰電池,也就沒有現在的手機、電動車、移動互聯網。

【生理學或醫學獎,4人】

2012  山中伸彌(50歲)

京都大學再生醫科學研究所教授(大阪市立大學醫學博士)

2007年(45歲),他的研究團隊發現誘導人體表皮細胞使之具有胚胎幹細胞活動特征的方法。此方法誘導出的幹細胞可轉變為心髒和神經細胞,為研究治療多種心血管絕症提供了巨大助力。這一研究成果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因為免除了使用人體胚胎提取幹細胞的倫理道德製約

2015  大村智(80歲)

北裏大學教授(東京大學藥學博士、東京理科大學化學博士)

1975年(40歲)與默沙東研究所合作發明低毒生物農藥阿維菌素。在微生物代謝、生物合成、基因分析、篩選天然活性物質等諸多領域也有卓越貢獻。

1983年後,阿維菌素的衍生物伊維菌素用於在非洲和拉美徹底防治盤尾絲蟲病(河盲症)取得了巨大成功,將幾千萬人從失明的危險中挽救出來。

因此大村智與伊維菌素研究者美國默沙東研究所威廉·坎貝爾、青蒿素發現者中國科學家屠呦呦共享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獎。

2016  大隅良典(71歲)

東京大學副教授

從1988年後研究細胞自噬機製,在1992年(47歲),找到了15種和自噬有關的基因。1996年後任日本國家基礎生物學研究所教授。

大隅的工作被認為是現代自噬研究的基礎,與衰老、帕金森、腫瘤、肌肉病變及神經退化性疾病等密切相關。

2018  本庶佑(76歲)

京都大學教授

1992年(50歲)發現“PD-1阻斷”機製,對不同類型的癌症抑製療效顯著。截至目前,共有5款不同的PD-1抑製劑在中國獲批上市。在全球獲批的適應症已經接近20個。

華客網:日本19年拿了19個諾貝爾獎!盤點日本27位諾獎得主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