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剛剛,馬雲“殺回”香港(圖)

來了來了,它真的來咯!馬雲帶著阿裏巴巴要回到香港上市了。

13日晚上的消息,阿裏巴巴集團向香港聯交所網站提交初步招股文件,正式啟動香港IPO計劃。由此成為首個同時在香港和紐約兩地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香港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也是阿裏最初首選的上市地。2014年阿裏巴巴遺憾錯過香港,馬雲在紐約敲鍾時說,“隻要條件允許,我們就會回來。”

聯席保薦人為中金香港及瑞士信貸香港公司,未披露募資金額。

剛剛,馬雲“殺回”香港

如果一切順利,阿裏巴巴預計將於年內完成在港IPO,香港市場將迎來騰訊阿裏互聯網雙巨頭齊聚的時代。

據新浪科技報道,一份投資意向書顯示:阿裏巴巴股票將於11月26日開始在聯交所交易

關於這次阿裏巴巴重回香港上市,基金君整理了幾個要點。

要點一:這次IPO募資多少?

據披露,阿裏巴巴集團本次發行包括5億股普通股,以及可額外發行最多75000000股普通股新股的超額配股權。本次發行將包含國際發售和香港公開發售,預計最早於11月20日定價。

據披露,阿裏巴巴集團的美國存托股將繼續在紐交所上市並交易,每一份美國存托股代表八股普通股。此次上市完成後,集團香港上市股份與紐交所上市的美國存托股將可互相轉換。這也意味著,阿裏巴巴集團將成為首個同時在中國香港和美國紐約兩地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

初步文件沒有顯示具體募資金額。

今日早間,《南華早報》引述消息人士說法稱,阿裏巴巴獲港交易批準推行上市計劃,籌集資金約為150億美元(差不多1000億人民幣)。阿裏巴巴將於11月13日開始為時一周的麵向全球投資者的路演,價格會在11月20日敲定,25日開始交易,港股上市計劃並沒有收到香港形勢影響。

彭博社上周也曾報道,這家中國電子商務巨頭的目標是融資至多150億美元,將是香港自2010年來最大的股票集資。

剛剛,馬雲“殺回”香港

要點二:募資用來做什麽?

據招股書披露,本次IPO所募資金主要用於驅動用戶增長及提升參與度。將繼續在數字經濟體中拓展並提供廣泛的產品和服務,持續通過中國領先的線上視頻平台優酷及一係列其他分發和內容平台來打造數字媒體及娛樂服務。繼續實施新零售業務,持續在雲計算技術、供應鏈管理係統和營銷係統進行投入。

剛剛,馬雲“殺回”香港

要點三:持股結構如何?

招股書顯示,阿裏巴巴集團目前的股權結構為,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軟銀實益擁有約25.8%已發行在外股份,是最大股東。本次全球發售完成後,軟銀將保持其最大股東地位。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馬雲和蔡崇信分別實益擁有約6.1%和約2.0%已發行在外股份。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包括馬雲和蔡崇信)共計擁有約9.0%已發行在外股份。

剛剛,馬雲“殺回”香港

要點四:馬雲說了啥?

阿裏巴巴在提交港交所的上市申請文件中稱,馬雲已向董事會作出承諾:他有意逐漸減少且隨後限製他在螞蟻金服的直接及間接經濟利益(不包括公司在螞蟻金服中持有的股份),直至前述經濟利益所占比例不超過他及他的關聯方在緊接公司首次公開發行前持有的公司權益,且前述經濟利益的減少不以馬雲及其任何關聯方從中獲得任何經濟利益的方式進行。

要點五:阿裏的規模有多大?

剛剛,馬雲“殺回”香港

要點六:阿裏旗下有這麽多的核心業務

剛剛,馬雲“殺回”香港

要點七:12年前曾以B2B業務在港上市

早在12年前,阿裏巴巴便與港交所有一段交集。

2007年11月,阿裏巴巴以B2B業務作為主體在港交所上市,募資116億港元,成為當時中國互聯網公司融資規模之最。上市後,其股價曾飆漲至發行價3倍,成為當年“港股新股王”,市盈率一度超300倍。

然而隨後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爆發,阿裏2B業務受到巨大影響,股價開始崩盤。2008年3月破發,10月跌至3.42港元低位,較發行價跌去30%。與此前41.4元高位相比跌超90%。

剛剛,馬雲“殺回”香港

最終2012年,阿裏巴巴宣布以13.5港元/股的發行價進行私有化,“黯然”告別港交所。

2013年,阿裏巴巴集團首次謀求整體上市時,香港便是首選地,但最終因其同股不同權的股權結構與港交所機製不符,轉赴美國上市。

美東時間2014年9月18日阿裏登陸紐交所,發行價68美元/股,不計超額認購行權,IPO募資約218億美元,若計入可高達250億美元,創美股史上最高IPO融資記錄。

赴美上市的第一天,阿裏巴巴就承諾,“隻要條件允許,我們還會回來”。

痛失阿裏成為港交所醞釀25年來最大改革的導火索,去年4月24日,港交所發布IPO新規,允許雙重股權結構公司上市,還允許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

“同股不同權”不再成為上市阻礙,內地互聯網企業的赴港上市潮由此開啟。

此後,小米和美團點評分別於去年7月和9月成為登陸港交所的同股不同權上市公司。

2019年5月,港交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使用“遠走的人總有一天要回家”來形容像阿裏巴巴一樣在美國上市的內地公司,並且歡迎越來越多像阿裏巴巴這樣“遠走”的公司到香港第二上市。李小加表示,目前與阿裏巴巴正在洽談中,阿裏巴巴也需要多方麵權衡,但不出意外下半年可能會在香港第二上市。

要點八:雙十一交易金額破紀錄

馬雲回應數據造假

今年天貓雙11購物節,再次打破往年記錄,確實讓更多人看到了國內驚人的消費力。

96秒成交額超過100億元;

淩晨1點03分59秒,成交額突破1000億;

下午2點21分27秒,成交額突破2000億,用時較2018年同期縮短8個小時;

截至11日24點,最終實現成交額達2684億元。

11月13日,在第五屆世界浙商大會上,馬雲表示,雙十一的數據超出華爾街的預期,有人甚至猜測數據造假,他說:“我向大家保證,在數據時代,在互聯網時代,每一分錢都極其準確。

截至發稿,阿裏巴巴在美股跌了近2%,市值超3萬億人民幣。

剛剛,馬雲“殺回”香港

最後附上今天的2019年浙商大會,馬雲演講全文

11月13日,2800多位全球浙商回到家鄉,參加一年一度的浙商大會,會長馬雲在麵對主持人董倩的反複追問,“企業家難道不是為了賺錢”時,馬雲忍不住糾正,“社會對做生意的企業家有很大的誤解,總覺得企業家就想賺更多的錢,這是巨大的誤區。”對於企業家,馬雲想為他們“正名”,“實際上我在他們身上看到的是情懷,不是怎麽賺錢,而是怎麽去麵對未來的挑戰。”馬雲的這番話,贏得了台下幾千名企業家的一致鼓掌。

以下為馬雲演講全文:

各位浙商代表,大家好!

兩年一度的浙商大會,已經成為浙商一起思考、交流、學習和探討的重要時間。

現在的世界正在發生劇烈的變化,技術也在發生快速的變化,中國進步也是非常神速。所有這些變化,都會深刻的影響到我們每一家企業,影響到我們浙商。明天到底我們的企業能走到哪一步,關鍵在眼光,對未來的判斷,是不是能夠看到變化,是否能夠把握變化。

最近一段時間來,我相信所有的企業都擔心經濟,都擔憂未來經濟的走向,都擔心自己的企業是不是能夠走過這一關。我們似乎都在期盼一些事情,都在等待一些事情。但是期盼和等待還不如自己采取更多的行動。其實人們很容易被社會所影響,大家說不好的時候你心情就不好。其實大家說不好的時候,你這個時候冷靜是可以看到很多的機會。

我在這兒沒有為阿裏巴巴和雙11做宣傳,但是剛剛過去的雙11展現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現象和變化,我想給大家一些啟發,因為這裏麵也印證了我們對一些問題的看法。

前天雙11的數字是超過預期的,超過了大家對今天經濟形勢的預判。華爾街有一個預測,說雙11大概會增長20%左右,說明中國的消費不振,中國經濟在衰退。但是我們的數據實際上增長了25.7%。甚至還有人猜測,這些數據是不是作假。我向大家保證,在數據時代、在互聯網時代,每一分錢都極其之準確。

盡管這樣,但是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今年雙11其實還可以更好一點。其中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天氣太熱,天氣一冷,服裝才會賣得好一點,從浙江的數字來看,不是太好,去年是第二,今年變成第三,主要是冬天衣服沒啟動。另外一點,這次雙十一是同一,
不能熬夜,所以我們希望未來雙11,國家可以有半天放假。

2019年的2684億和2009年的隻有0.5億相比,10年增長了5000倍。包裹有12.9億個,是美國一個半月的包裹量,也相當於2007年整個國家一年的包裹量。現在,整個中國一年的包裹量已經達到600億個,每一年增加一個美國的量。

但其實我個人覺得,雙11不是阿裏巴巴的成功,實際上雙11的成功是中國內需的成功。今天中國經濟比較困難,但是內需給了我們巨大的信心。中國的內需一直沒有被挖掘,我們今天在這兒看到的內需,隻是剛剛啟動。中國的內需是一個千載難逢、百年不遇的金礦。我也想跟大家講,過去的三駕馬車,我們專注在基礎設施投資、出口,這兩個政府可以做得很好,但內需要靠企業,靠市場經濟驅動做起來。

從今天的形勢看來,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包括我們自己,所有在座的人,我們都沒有真正認識到內需的潛力,內需對經濟的影響。我們沒有從生產關係上進行調整,今天國家很多的部門設置,各地省政府,包括我們企業內部的製度、體製和部門的設置,依然還是按照原來的基礎設施建設、出口為導向。今天的雙11其實隻是極少數的企業擁抱了變化,改變了自己,適應了市場,隻有少數企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假如我們所有的企業真正根據需求改變自己,內需所帶來的經濟潛力空間巨大。

雙11的數字其實並不關鍵,關鍵是數字背後真正的力量,技術的力量,中國製造業創新的力量,商家求變的力量。所以我個人認為,雙11不是一個數字的盛會,而是一個創新力量的盛會。

另外,很多人反對電商,我今天已經不做電商了,電商本身在阿裏巴巴已經成為一個傳統的業務。但是,電商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很多企業並沒有深刻認識到。

第一、電商所帶動的新技術大力的支持了實體經濟的發展。大家知道,今年光阿裏巴巴的電商會賣將近1萬億美元,其中80%以上的產品都是中國實體經濟所生產出來的。如果沒有電商這個渠道,很難想象這些企業的產品能夠賣出去。今天既然已經有這麽好的渠道營銷,我們浙商要好好利用。

第二、物流業的奇跡。中國的物流成本是世界上最貴的,但是中國擁有全世界最好的機場、最好的高鐵、最好的高速公路,我們在物流基礎設施上的投資是最大的,但是我們的物流成本卻是最高的。但是,在短短十年以內,通過市場的力量、民營企業的力量,建立起全世界最強大最先進的物流體係。今天,這個快遞物流體係一年能夠承受600億隻包裹。

第三,支付的奇跡。在傳統的銀行以外,建立了現代強大的移動支付體係。由於大數據、AI的應用,整個雙11期間中小企業獲得備貨所授的貸款超過3000億元。

另外,對房地產行業也有巨大的改變。原來市中心的商鋪特別貴,出現電商以後,商鋪的價格下降,用市場的手段降低了房地產。希望我們國家還是要高度重視房地產行業的發展,因為它是帶動整個經濟鏈條的重要因素,通過市場手段來完善。

所以我想,未來我們麵臨三個巨大的變化:第一是技術變革。技術變革一定會帶來金融變革,帶來物流變革,生產方式的變革和交易方式的變革。

第二是未來十年,世界的貿易遊戲規則會發生變化,數字貨幣帶來金融體係的變化,世界格局會因為技術發生變化。

第三是中國已經從出口型國家變成消費型的國家,這個變革也會非常之大。

所以,對於我們浙商自己,我想在現在新的經濟形勢下,我還是要強調未來觀、全球觀和全局觀。未來觀,我們必須要擁抱高科技,未來不是屬於互聯網公司的,數字經濟勢不可當,未來屬於擁抱數字經濟,擁抱互聯網經濟的企業。未來不是所有的企業都要轉型,但未來所有的企業都必須升級。

第二是我們必須要從出口導向走向消費導向,浙商是從出口導向中發展起來的,如果不變成以消費為導向、以內需為導向,很多浙商肯定會死。今天中國的消費主力是小鎮青年,今年雙11三四五六線城市的消費人群、消費金額的增速第一次同時超過了一二線,網上購物的新增用戶60%到70%來自於三四五線城市和農村,美國用3億人口撬動了全球經濟,中國有14億人口、3億中等收入人群,一定能夠撬動中國經濟,並且帶動世界經濟。投資、出口我認為是政府的強項,消費經濟是企業的強項。企業的眼睛要從外看迅速變成從內看,要做好本土經濟,這比什麽都重要。

第三是要發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過去40年,中國成為製造大國,浙商憑製造能力走了天下。今後,浙商要憑先進的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走天下。所以,我們希望浙商能夠真正的關注一帶一路,融入一帶一路。新一輪全球化正在形成,新的貿易形態、貿易規則、貿易機遇未來十年以內一定會出現。全球貿易將會以消費者為驅動,以按需定製的新製造為驅動,未來的集裝箱貿易將會變成一個一個包裹。十年以前,我們B2B的訂單平均一單貨值是5萬美金,現在阿裏巴巴B2B的訂單一單已經下降到了5000美金,很有可能未來全球貿易每個訂單是500美金,甚至200美金。過去,全球化是大企業為主導,未來全球化是好企業主導,隻有產品好、服務好、體驗好、為他人好的企業才能走得更好。所以,今天無論哪個國家,都要思考一個問題,新技術、新的貿易格局、新的世界格局出現以後,每個國家必須調整自己的生產關係去適應新的生產力。哪個國家能夠調整自己的生產關係,哪個公司能夠調整自己內部的生產關係,就能夠把握未來。我們要真正認識到,我們的經濟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我們已經不能按照原來的適應投資、出口的那一套去適應以消費為主的經濟。

所以,我也希望給社會各界一些建議,和所有關注經濟的人分享一些思考。經濟發展要專家、學者、監管協同起來,合在一起,監管不僅僅要聽經濟學家,也要聽聽企業家。

所以我的建議:第一,我們建議大力發展現代金融。我們金融不是簡單的寬鬆、發錢,也不是簡單的緊縮財政、收錢,而是需要改革落後的金融體係,建立麵向未來的新型金融體係。中國金融的主動脈做得非常好,但是中國金融缺乏毛細血管係統。我們必須要建立麵向未來的現代金融體係,支撐整個中國未來以消費為驅動的經濟。今天的高速公路,不是基於村鎮公路建設,高鐵也不是基於綠皮鐵路造出來的,快遞不是基於中國郵政的,未來的金融,是麵向數字金融的金融,是否一定要按照昨天的金融體係去建,我覺得值得思考。

第二,我們不要把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對立起來,也不要把實體經濟的提法口號化、正確化。什麽是實體經濟,實體經濟是指先進製造業加現代服務業,我們必須要支持先進製造業,也要強化淘汰落後的製造業。真正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因為中國14億人口,如果不發展現代服務業,中國未來的就業就會有相當大的困難。另外,我們也呼籲各部門真正出台的是政策,而不是文件,以創新服務拉動消費、擴大就業,為主要的拉動手段和目標。

經濟是要運營的,市場靠運、經濟靠營。運是資源的分配,營是效率的意識。市場經濟不是靠管理,管是出了問題叫管,理是出了亂事才要理。我們要運營我們的經濟,希望我們的政策多一點,文件少一點。文件和政策是有區別的,文件是規定不能這樣做、不能那樣做,而政策是需要上下聯動,激發人的積極性,激發人的努力,鼓勵新生事物的發展。所以對新生事物,對消費拉動、內需拉動的經濟,出現的很多新生事物,要多一些保護少一些限製。規則不等於限製,便利促進也是規則重要的一部分。監管是為了健康發展,離開發展的監管毫無疑義。發展也不一定帶來風險,監管不一定就沒有風險,有時候不適當的、落後的監管也會是是巨大的風險。所以,我們今天隻有監管部門,隻有市場主體、企業家們、經濟學家們,大家共同努力,我們的經濟麵對國內外極其複雜的形勢,依然能夠充滿巨大活力。14億人的內需,中國統一的經濟體,中國過去三四十年投下去的巨大的基礎設施,給世界、給自己的國家帶來的希望和前途是空前的。所以,我們希望政府以創新服務拉動消費、擴大就業作為主要的拉動的手段和目標,因為我覺得我們隻有堅定我們自己國家的市場,以中國市場為主,我們才會麵向未來。

今天剛剛大家談到了傳承的問題,科學的問題,文化的問題,我認為都非常之重要。傳承,包括剛才小賀講到的,下一代貼上了標簽。我自己覺得,有標簽總比沒有標簽的人運氣要好很多。我們要給這個標簽注入新的含義,新的定義。從剛才的對話來看,我坐在那邊很感慨,20年、10年以前,我絕對不會像現在的年輕人那樣能夠問出這樣的問題,能這樣坦然麵對社會的壓力。所以我相信,中國的年輕人,中國的下一代,浙商的下一代,一定會超過我們。我們在做自己的事業的過程中,多關注培養人才,建立製度,建立適合這些人才發展的文化體係,浙商就會有未來。所以,在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尤其要學習、尤其要交流。學習和交流,不是讓你去抄襲別人,而是去思考自己到底要什麽,有什麽,放棄什麽和堅持什麽。

謝謝大家!

華客網:剛剛,馬雲“殺回”香港(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