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9. 面對疫情,中國人的心態也在發生微妙變化

(一)

面對疫情,中國人的心態也在發生微妙變化。

怎麼變化?

實事求是地說,中國人越來越理性對待奧密克戎,甚至感覺越來越幽默了。

我知道,對很多人來說,當下頭等大事,就是如何順利走過新冠這一劫,雖然也有一些焦慮和抱怨,但至少在朋友圈裡,一邊倒地是對「二十條」「新十條」的歡迎,然後是各種有趣的段子。

以至於正發燒咳嗽皺眉的我,一邊看著人生第一次的兩道杠,一邊忍不住要笑出聲來。

擷取幾個。

段子一。

今天刷到一個,整個屏幕都是葯,還在問網友還差什麼?有人回答,都齊了,就差感染了……

段子二。

各位朋友請控制下陽的時間,如果你12.17以後陽,你會很遺憾地錯過聖誕節。如果你12.20-1.1陽,會很遺憾地錯過元旦節。如果1.15-1.30陽,會很遺憾地錯過春節……所以最佳感染期是12.9-12.17,以及1.2-1.14期間,請務必好好規劃。

段子三。

終於輪到男人們戰戰兢兢地拿著試紙看自己是不是兩道杠的時候了。

段子四。

據說北京新冠毒株有朝陽和海淀兩個分支,朝陽毒株比較激烈,中招后反覆高燒,刀片疼;海淀毒株相對溫和,持續低燒,如果一定得陽,希望陽在海淀。

段子五。

這兩天劇情發展得太快,跟陽過的人聊,總有一種眼看著人家考完試放假解脫了,你的卷子還沒發……最緊張的是,人家還繪聲繪色的跟你講考試的種種體驗。

段子六。

上海的陽終究跟北京有些區別,上海的口感雖然層次感強,但缺少北京那種撲面而來的真實,而且少了那麼點老灰的醇厚。上海的陽雖然在氣場上小了一圈,卻多了些小資的味道,同樣是陽,北京的更接近大陽,上海更接近小陽。硬要說的話,一個帶有銅鍋涮肉的酣暢感一個帶有貓屎咖啡的細膩和情趣廣州的陽濕潤靈秀,但要說量足和味兒正,大抵是不如北京的。也聽說過河北的陽粗礪豪放,可惜又少了一點底蘊罷。

我個人覺得陽還是講究個沉澱,北京的老陽著實是比南方新陽厚重,吸起來入鼻綿柔,卻不失醇厚,仔細品味之下略有回甘。

霧,是故鄉厚;

陽,是北京純。

段子七。

這個或許不是段子了,更多是對人性的反思。

現在北京大街道上冷冷清清,行人稀少,外出的大多戴著N95口罩,人們比實行封控的時候更規矩、更小心。這其實更證明了放開的必要性和正確性。當國家把所有風險都承包時,哪怕做得再好,也會有一些人不滿意和抱怨,當風險分解轉化到個體時,每個人則不由自主地重視起來。頗有當年包產到戶的感覺,集體生產隊時出工不出力,把土地分到各家各戶時,不用揚鞭自奮蹄,起早貪黑地去幹活。或許這是人性的力量,也是社會的規律。

當然,段子還有很多,有些肯定是誇張,或許還不大正確,但有些也確實是生活中的趣事。

我估計有朋友可能會說,這是不是在娛樂化新冠?

真沒必要這樣上綱上線。

對於新冠,對於陽性,我相信每個人都有基本的判斷。新冠肯定不會友善,陽了絕對也不是件好事。

但幽默地對待挑戰,我總覺得,這是一種積極的精神狀態。

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說,這種積極的精神狀態,可能和疫苗一樣重要,或許比連花清瘟還更強一些。

(二)

這種幽默,坦率地說,如果是疫情第一年,我們無法想象;第二年,估計也不會出現;但第三年,卻是很正常的狀態。

我總覺得,這是一種心態的變化,至少反映了三點。

第一,中國人的自信。

什麼是自信?

我總覺得,敢於自嘲,就是一種自信。上面的一些段子,有些其實就是在自嘲,但何嘗不是一種自信?

自信我們都能渡過這一關,自信我們很多人應該不至於有大礙。

我知道,也有一些朋友可能不同意,會說這幾天發燒燒得我痛不欲生,會有一些老人已經倒下。確實,奧密克戎不是善茬,真不能大意,我這兩天,也是發燒燒得五迷三道,咳嗽咳得感覺像有刀片,但我們大多知道,對大部分人來說,多休息多注意,過幾天可能就會好了。

三年疫情,我們有很多值得總結。但無可爭議的一點,我們國家的政策,付出了很大的代價,但讓中國少死了很多很多人,終於等到了致病性很弱的奧密克戎毒株的到來,然後就是「二十條」、「新十條」的發布。

我們不可能永遠不開放。以變應變,這才是中國。

陽,確實可怕,尤其是那些有基礎病的老年人,特別要注意。對普通人來說,陽也不可怕,就是身體有點遭罪而已。

第二,中國人的樂觀。

為什麼樂觀?

我總覺得,還是因為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因為我們都知道,我們肯定會渡過這一關,一個欣欣向榮的充滿活力的中國,肯定還會回來的。

前幾天寫一篇阿富汗的稿件,寫著寫著不勝唏噓。要知道,1978年時,中國的人均GDP還遠遠比不上阿富汗。但隨後四十年,阿富汗是一場接一場的戰爭,中國卻和平穩定,一直處於發展上升期。

雖然過去三年疫情,對我們來說是前所未有的挑戰。但我們還是很清楚,苦難是暫時的,中國還會回到上升的軌道上去的。

個體的樂觀,匯聚在一起,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樂觀。

這樣樂觀的心態,這樣的中國,有什麼不可能呢?

第三,中國人的不可戰勝。

確實,不可戰勝。

還記得2020年疫情暴發之初,真有一種世界末日的感覺。我們都不知道,這場災難將發展到什麼地步?但我們齊心協力,愣是打贏了武漢會戰、湖北會戰……

太不容易。我當時就說,霹靂手段,菩薩心腸。

數據很簡單,但數據也足以說明一切。2020年,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成為全球唯一GDP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2021年,中國經濟總量達114.4萬億元,佔全球比重超過18%;今年中國經濟遭遇挑戰,但會保持總體穩定;明年中國經濟,肯定比今年更好。

奧密克戎應該是最後的瘋狂,我們不能大意,坦率地說,難免會有人倒下,這確實很不幸,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將這個不幸數據壓到最小最小。

但中國是不可戰勝的,「二十條」、「新十條」以變應變,將幫助中國走出疫情,讓中國經濟恢復活力。

這樣的中國,難道不應該更加幽默嗎?

(三)

因為還在發燒咳嗽中,腦袋嗡嗡地疼,最後,還是很感慨的,三個致敬吧。

致敬醫護人員。

關鍵時刻,沒有他們的挺身而出,就沒有今天這樣的中國。但考驗還沒有結束,哪怕奧密克戎致病性很低,中國畢竟人口基數大,隨著感染人數的增加,不排除一些醫護人員,必須「輕傷不下火線」。

關鍵時刻,這是真正的懸壺濟世。你們也要注意安全,注意休息啊。

致敬中國的脊樑。

魯迅先生說過,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歷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醫護人員肯定是脊樑,但脊樑也不僅僅是他們,還有快遞小哥,大量的志願者,堅守崗位的勞動者……北京最近一波疫情,導致快遞員短缺,京東、菜鳥等快遞企業馬上宣布,調集快遞小哥進京應戰。

他們很普通,但他們真的是中國的脊樑。

致敬偉大的中國人民。

為什麼有的事情,中國人能做到?

這有制度的原因,有決策者的遠見,但不用否認的一點,我們有全世界最好的人民,我們上下同心,我們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我們才走到了今天。

永遠勿忘人民。如果我們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就對不起這麼好的人民。

生活給我以痛,我報之以歌。這是自信,是樂觀,也是一種國民心態的成熟。這樣的中國,確實是不可戰勝的。我相信,隨著中國越成功,大家肯定就會越樂觀,越有幽默感。

當然,得了陽之後,不發朋友圈,也是可以很快痊癒的。但有基礎疾病的老人,你們還是要小心啊。這也是我在樂觀之餘最大的擔憂。


探索更多來自 華客 的內容

訂閱後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