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歷史

九一八前後蔣介石日記

蔣介石日記1931年9月18日“早起批閱。與妻竭陵告辭。九時半登永綏艦,下關街中水深三尺,甚為憂慮。艦中無侶伴,寂寞不堪。下午研究地圖,看中山全集,籌劃對粵對匪策略。……”

李大釗因通俄叛國罪被明正典刑 死前有所悔悟

搜查之動機及其實況民國十六年春,北京政府形式上以顧維鈞任國務總理兼攝大總統職務,實際上則為駐節天津自稱安國軍總司令之奉軍首腦張作霖所掌握。時國民革命軍北伐已底定東南,克複滬寧,蘇浙皖贛閩聯軍總司令孫傳芳曁直魯聯軍總司令張宗昌所部均已敗退蘇北,而奉軍十萬人則進入河南,會合吳佩孚殘部,謀窺武漢。此時張作霖仍奄有直、魯、奉、吉、黑、察、熱數省地盤,足與國民革命軍相抗衡。惟顧慮及京津一帶國民黨包含共產黨人之活動甚烈,後方安全堪虞,乃於三月間大肆逮捕北京各大學學生百餘人,以為防微杜漸之計。無如事實上自先一年春馮玉祥之國民軍第一軍,受奉軍及直魯聯軍之逼,退出北京開往南口以後,國民黨北京執行部(即翠花衚衕之左派)及其負責人亦即中共創始人之一李大釗,俱已遷避東交民巷蘇俄大使館,藉外交庇護,作為華北黨務發號施令之根據地,亦久為公開之秘密。迨大捕學生案發生,凡平素從事學運之活躍分子,多已遷入俄館居住,益促安國軍方面之密切注意,於是而有搜查蘇俄大使館之決定。

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目的和意義何在?

1979年2月17日,中國政府在鄧小平的策劃下,發動了一次建國以來僅次於抗美援朝戰爭的重大戰役——對越自衛反擊戰,20萬大軍從雲南和廣西兩個方向同時發動猛烈進攻,攻入越南近100公里,佔領越南兩個省,消滅越軍近6萬人,自己也在傷亡近4萬多人(越南稱6萬人)、付出慘重代價之後,3月10日又從越南撤回中國。

梅花上將張自忠

富家公子要當兵張自忠同宋哲元是山東老鄉,又都出生於農村,卻有天壤之別。宋出生於山東樂陵的貧窮農家,吃了上頓沒下頓,之所以從軍是生活所迫,不得不如此。張則正好相反。

瞠目結舌!毛時代最高級別的腐敗

毛澤東住過的別墅–韶山滴水洞。(網絡圖片)毛澤東真的沒有特權嗎?據上世紀80年代末稅務報的一篇專訪報道,“專機為毛澤東空運活魚”: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毛澤東喜歡吃活魚,特別喜歡吃長沙東方紅漁場的活魚。有關部門為此特別安排專機,每周定期往返北京——長沙,專門為毛澤東空運活魚。為防止階級敵人破壞,還專門在東方紅漁場通過政審,挑選祖宗三代出身貧下中農的農場農民組成基幹民兵連,專門負責活魚的捕撈、挑選、裝箱、押運。往返數千公里,用國家專機為個人運送活魚,在上世紀六、七十年,廣大農民被要求“糠菜半年糧”的悲慘時代,這不算特權算什麼?不知何青青或其父母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否也享有專機為他們運送活魚的這個權力?

男裝搭配的十八條黃金定律

1記住三種顏色:白色、黑色、米色、這三種顏色被稱為‘百搭色’。也就是說它們和任意的顏色搭配都是合理的,因此購買服飾的時候如果不知道什麼顏色好,那麼這三種顏色將不會出錯。

不懂這些 你家的醬油永遠買不好!

醬油和食鹽一樣是廚房的必備調味品。(圖片來源:Adobe stock)醬油和食鹽一樣是廚房的必備調味品。目前,超市裡售賣的醬油種類繁多,放眼望去價格也從幾塊錢到幾十元人民幣不等,再看品牌內容:純釀、天然、甲級、優等…各種名目,五花八門,買哪個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如何“打醬油”。

艾以:音樂家陳歌辛的最後歲月

陳歌辛和妻子金嬌麗。(公有領域)1957年中國大地一場政治寒流過後,數十萬知識份子被戴上了“帽子”,我也難逃厄運,成了這數十萬“份子”中的一份子。1958年3月,我和我的全家,都被攆出上海,押送到皖南山區上海市公安局所屬的白茅嶺農場接受“改造”。在那裡,我“有幸”認識了陳歌辛先生,原來在那場政治寒流中,陳先生也不幸成了“罪人”,終於和我成了“同學”(在改造農場里,“份子”們是不能稱“先生”的,也不能稱兄道弟,更不能稱同志,彼此只能互稱“同學”)。

袁斌:紅軍抓壯丁連老弱小孩也不放過

中共在搞革命過程中,因兵員不足曾大規模抓壯丁。(網絡資料圖片)中共在搞革命過程中,其實是叛亂,曾大規模抓壯丁,其中過程的蠻橫霸道和邪惡,因為中共篡改和掩蓋封鎖,至今少為人知。

今天美國槍多?民國農民們笑而不語

作者:薩沙美國民眾炫耀槍多?民國的中國農民笑而不語!和他們比起來,美國民眾算什麼!當年的農民不但有大量槍支,連土炮都有。民國時期民間是不禁槍的。聽薩沙說一說吧!

三峽工程決策投票萬里被架空 江澤民以黨性逼黨員投贊成票

2015年7月15日萬里在北京去世,享年99歲。目前對萬里很難蓋棺定論,仍存在許多有待歷史拆解的疑團。改革開放初始,萬里和趙紫陽齊名。1986年7月31日萬里發表《決策民主化和科學化是政治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的講話,專題討論政治體制改革,獲得一片喝彩。1989年六四前萬里出訪美國、加拿大,回國途中被阻上海,此後未見發表過與鄧小平意見相左的觀點,當然,不排除有相左觀點,而至今無法面世。本來萬里對三峽工程存有許多置疑,但在擔任人大委員長的末期,竟然出現人大強行通過三峽工程議案的事,而留下終生遺憾,也值得後人深究其中原委。

再論1840年鴉片戰爭的性質

1840年鴉片戰爭是近代中國的開端,已過去170多年,但各方對其性質的判斷仍莫衷一是。雖然國共兩黨在很多問題上不同,但都認為英國發動侵略戰爭。一些學者則和稀泥,比如蔣廷黻稱“那次的戰爭我們稱為鴉片戰爭,英國人則稱為通商戰爭,兩方面都有理由”。英國政府認為戰爭是正當的。1840年2月,英國外交大臣寫信給道光帝稱:由於清政府對英國官員與子民所作所為而引發的憤怒,英國對中國所採取的敵對措施不僅正當,而且絕對必要。1842年8月,《南京條約》也有相同說法:因大清欽命大臣等向大英官民人等不公強辦,致須撥發軍士討求伸理,今酌定水陸軍費洋銀一千二百萬銀元,大皇帝准為償補。筆者認為,對其性質的探討仍然很重要,因為這關乎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審視與以後中國社會的走向。

1958年張國燾為什麼沒回來

張國燾全家合影上個世紀50年代,張國燾在香港生活的很拮据。“1956年中共召開‘八大’,張國燾通過報紙很認真地研究了一番,認為中共提倡“雙百”方針,政策方面放寬了,毛澤東可能會不計前嫌,容納他,以自己的老資格,中共方面至少會養活他。於是,他開始尋找香港與中共有聯繫的人士,以便向中共中央轉達他想回大陸定居養老的意向。”〔霞飛《晚年張國燾靠寫回憶錄為生》《老人報》2011年6月24日〕

共產黨高層 誰信共產主義? 毛劉周鄧江行騙記

劉少奇鐵定的經典對聯──上聯:黨的利益高於一切,下聯:為共產主義奮鬥到底。也就是無條件為共產黨犧牲一切與生命。典型的故事是劉少奇早期到安源煤礦,發展黨員,搞工人運動。他坐轎讓工人抬着,劉少奇說:“你們這是在抬着黨啊!”其實共產黨高層誰信共產主義?今鍾在其專欄《歷史回顧與反思》中說:

伴侶個性決定對方的健康與壽命

你選擇了一位的伴侶,打算與他長相廝守共度一生,這也會深深影響你未來的健康水平。的確,大量研究報道表示,一份長久的親密關係,不僅影響我們的情緒健康,也影響着我們的身體健康。而朝夕相處的愛侶,對你影響之深遠勝於父母、朋友、醫生、保健專家,或者任何一份健康媒體。

長時間這樣開車!你的愛車撐不過三年!很多老司機都中招了

許多車主買了新車之後,自以為很看重對愛車的調養。可開了沒多久之後,車的小毛病就開始不斷。還總是習慣性的認為是汽車的質量不達標,不願意承認是自己的使用不當問題。可能連你自己都不知道興許連你本身都不曉得,本身是怎麼天天普通“毀”車的。

遲了太久 就不必到了(深度好文)

當年參加高考,見過觸目驚心的一幕。那天下午答完卷子出考場時,發現一位考生暈在地上,父母在旁邊呼天搶地。問過路人才知道,原來是這位考生遲到了半個小時,哀求監考老師讓他進去,監考老師卻不為所動,說了一句:“遲了太久,就不必到了。”考生最後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連連磕頭,磕到頭都破了,老師仍堅稱絕不破例,拒不放行。考生最終暈倒在地,父母指責老師不通人情,痛哭大罵不已。

前世今生:蒲松齡前生與來世的歷史記載

作為中國人大概都知道《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然而知道蒲松齡前生與來世的人恐怕就不多了,今天就為大家簡介一下。清代文學家蒲松齡,字“留仙”,號“柳泉”,世稱“聊齋先生”,山東淄川(今屬淄博)人,生於明崇禎十三年(西元1640年)。清康熙十八年(西元1679年),虛歲四十的蒲松齡將收集來的民間傳說與奇聞軼事整理后彙編成冊,定名為《聊齋志異》。在為《聊齋志異》所寫的序言《聊齋自志》中,蒲松齡講述了一個關於自己的奇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