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教育

披露!中共竟要篡改歷史刪掉文革?

大陸有微信公眾號周三(10日)發表文章,披露大陸新版歷史教材的當代史部分有“重大變化”,據指舊版教材書的“文化大革命 的十年”一課刪減合併,並刪走負面字眼,引發關注。人民教育出版社(簡稱人教社)官方網站發文回應,指“文化大革命”會單獨作為專題方式重點講述,以全面系統 性講述了“文化大革命”發生的背景、過程和危害等。

一窺究竟!蔣介石如何指導蔣經國讀書?

蔣介石、宋美齡和蔣經國合影。(網絡圖片)蔣經國在回憶他的成長時,談到不少蔣介石如何教導他讀書學習修養的情況。雖然在蔣經國童年與青少年時期,父子二人經常不在一起,但蔣介石對兒子的讀書學習始終關心,堅持寫信對蔣經國進行指導教育。1937年蔣經國從蘇聯回國後,蔣介石更指導他系統讀書,着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習。直到晚年,蔣介石仍不忘對其子學習修養的指導。

比勤奮更重要的學校秘訣

哈佛真有人啃書到凌晨四點半嗎? 有,但是很少。 頂尖學霸確實都很勤奮,但比勤奮更重要的是——‌‌‌‌“學習力‌‌‌‌”。

效果等同外出運動!在家就能做的6簡易回春操

夏天外頭天氣炎熱讓人懶得出門,尤其係高齡者出門更擔心中暑、跌倒等問題。NHK的健康節目“今日的健康”請到運動科學教授根本賢一,整理出6個在家裡就可以做的保健體操,不用滿身大汗曬太陽,居家運動也可以防跌倒、預防腰痛、消除水腫、鍛煉肌力。

造反派為何鬧分裂、打內戰?

文化革命的一個顯著特點係廣泛的群眾參與。這種廣泛參與的一個顯著特點係,群眾依據觀點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派別,派別之間進行激烈的鬥爭,其鬥爭導致了嚴重的暴力衝突。毛澤東將之戲稱為“全面內戰”。如何理解這場“全面內戰”,無疑係理解文革的一個最有趣、也係最複雜和最困難的問題。

開心一刻: 前車之監

鸚鵡(圖片來源:Adobe Stock)前車之監一個小夥子在生日那天收到禮物,係一隻會講嘢的鸚鵡。

這12個創意讓孩子踏上真正的深度閱讀之旅

孩子從出生開始,有心的父母們就會給他們講故事,營造一個有書香的家庭氛圍。孩子大一點,通常是一兩歲,能夠拿起書本的時候,他們就會獨立自主地玩書和看書。等孩子上了小學,特別是二三年級,學校也開始要求他們開始學習寫作文,進行一些更加深入的閱讀訓練。

毛澤東時代沒幾多腐敗?

當今社會腐敗橫行,讓不少民眾感懷改革開放前幹部的廉潔作風和社會正氣。“毛澤東時代沒幾多腐敗”,成了許多人的口頭禪。

〖微視野〗只是不來電了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1. 讓我平靜接受不可改變之事;讓我勇敢去改變可以改變之事;讓我有智慧去分辨這兩件事。

【揭秘】毛親手培養的黨文化帶給中華民族的內傷空前絕後——七十年代末五萬知青下跪請願要返城 九旬老翁曾為納粹集中營工作被判四年監禁

楊子評:幾十年前,我們和台灣走上兩條迥異的道路。多年後,我們看到兩種不同的中國人。一種懂得禮義廉恥,知道守望相助。中國人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傳統和現代民主得到完美結合,人民安居樂業,社會日益昌明。另者卻道德淪喪、物慾橫流,政府磚制,民眾暴戾。數十年足可讓民族提升,也可使民族墮落

「四大名旦」:除早逝的文革均遭迫害

後排坐起荀慧生、梅蘭芳、尚小雲,前排程硯秋。(網絡圖片)程硯秋1958年3月9日,他的心臟病因突發性梗塞加劇,僅幾分鐘便奪去了這位藝術大師的生命,年僅55歲。

吐槽2017年我看過的電影

韓國這個國家很可怕,從他們拍的電影就可以看出來。沒有他們不能涉足的領域,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缺少管制導致的。一般來說,越是管制放開的領域,越容易百花齊放。越是管制嚴格的領域,越是死氣沉沉。

宋朝如何救百姓於疫病

緊迫的疫病流行形勢兩宋時期,社會經濟得到了相當快的發展。但同樣出現了多種不和諧的雜音,疫病就是其中之一。雖然說經濟的發展為政府和民間救治、預防疫病創造了物質條件,但同時也要看到,正是由於經濟發展帶動的人口聚集和快速流動,為疫病由滋生到爆發,由一地突發到向各地傳播埋下了隱患。據統計,在宋朝三百餘年間里,共發生了大規模的疫病近四十次,其中發生於首都的疫病有二十多次,佔了一半以上。

不仁不義的帝制和亦道亦德的憲政

“即便是洋務時代的極端守舊派,如陳蘭彬、劉錫鴻,也非常清楚帝制的不仁不義和實行憲政的好處。到了辛亥還能不立憲嗎?而清廷堅持不做虛君,發生革命就不奇怪了。”

午飯與王老師

我是1962年考入呼和浩特第五中學的。那時,呼市五中只有教工食堂,沒有學生食堂。路遠的學生帶飯,學校的大灶可以給餾一下。

我最喜歡的十本書

【1】 《外婆的道歉信》 [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這是我讀到過的關於孩子的最完美的故事,沒有之一!

金岳霖的理想和無奈

左起:金岳霖、梁再冰、林徽因、費慰梅姐妹、費正清西南聯大的教授中,馮友蘭和金岳霖的人生道路都很漫長,經歷了許多歷史變幻。馮友蘭的命運,給中國知識分子留下許多啟示,這人們已經說得很多了。我曾寫過一篇《晚年馮友蘭》,說了我對他的理解。我對馮先生的學問是門外漢,我感興趣的是他的經歷。我想從他的經歷中看一代知識分子的坎坷人生。我常常想這樣一個問題:在同樣的歷史條件下,同樣面臨不適應,這時決定一個知識分子選擇的動力是什麼?過去的理想、文化的傳統能起多大作用?也許這是難以說清楚的。但有一點,我覺得可以說,也容易找到相應的歷史事實,那就是一個人的個性。個性這東西,有時候和信仰和傳統是分裂的。在環境壓力下的知識分子,信仰和傳統的力量有時會很快消失,生存的力量是決定性的。像馮友蘭在“文革”中的轉變,從他早年的行為中也能找到相應的依據。台灣馬逢華曾說過當年他和蕭公權閑聊,說起清華舊事,蕭公權說,戰前清華園教授同仁之間就流行這樣的說法:

【揭秘】入住中南海後 胡耀邦劈頭就問 毛澤東晚年係咪天天都看《金瓶梅》——杜月笙解釋政府吹鼓手沒有好下場的原因 五大右派之一在學生費孝通懷中辭世

純真嘅雲07:美國《獨立宣言》講的唔係群體、國家,甚至沒有講民主,講的只係三大權利:生命的權利,自由的權利,追求幸福的權利,這三大權利都係個人的權利,唔係哪個群體的權力、國家的權力,這樣的文化,才能真正使一個國家強大。美國的強大唔係軍事、經濟、國土的強大,係思想的強大。

毛澤東侄女文革遭火烤下體慘死內幕——毛澤東堂侄女毛遠明、毛遠春之死

文革期間,毛澤東的堂侄女毛遠明、毛遠春因成分問題被批鬥致死。其中毛遠明被人誣陷“冒充毛澤東親屬”而遭到折磨。梅樹大隊革委會副主任李愛芝對毛遠明拳打腳踢,並叫民兵脫光她的上衣,把兩條光手臂用麻繩捆緊,“反彈琵琶”綁到頸脖,跪到高凳上接受批鬥,其昏死倒地後,又把她吊到屋樑上,十幾個打手用拳、腳、肘子推來撞去。毛遠明雖然被打得鼻青臉腫、血肉模糊,大叫救命,但係當李愛芝要她承認係冒充毛主席親屬時仍然堅不改口,要她交出一百塊銀洋,則她實在沒有。

辱國旗不獲大學續約 鄭松泰稱政治迫害

香港本土派議員鄭松泰2016年在議會桌上倒插五星旗早前因倒插國旗而被裁定侮辱國旗罪成的本土派立法會議員鄭松泰,遭任教的香港理工大學不再續約,下星期一起的新學年停教。本為理大應用社會科學系專任導師的鄭松泰形容,事件是政治迫害;曾舉報鄭松泰的建制派議員劉國勛直言,期事件能以儆效尤,又點名佔領行動召集人之一的學者戴耀廷,望其他大專院校跟進違法教師的行為。

某些老人抵制聖誕節其實是想過荒誕節

昨天,一個視頻在網絡上迅速流傳,西北某城市的一群所謂老人在“抵制聖誕節”。他們在喊“抵制聖誕”的時候,還喊“毛主席萬歲”、“抵制外貨”等等口號。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一群毛粉在藉著“抵制聖誕”的機會推銷他們想回到文革時代的私貨。有年輕人很不理解,這些所謂的“老人”在折騰什麼?別人過不過聖誕跟他們有毛關係?我倒是很理解他們,他們就是一群總想刷刷存在感的老紅衛兵,而且,他們現在的“抵制聖誕”的行為跟他們過去“抵制春節”的行為相比,簡直是弱爆了。